爲什麼現在總聽到華爲和格力,小時候的海爾幹什麼去了?

想知道華為、格力為什麼現在比海爾更活躍,我們就需要了解這三個企業的靈魂人物,究竟有什麼特質。首先,華為的任正非是個低調卻非常務實的人——華為的狼文化雖然現在深受詬病,當年卻令所有對手膽寒。格力則有著非常強大的執行力,這和董明珠說到做到的性格分不開。


为什么现在总听到华为和格力,小时候的海尔干什么去了?​而海爾的張瑞明曾經像詩人一樣高談闊論的同時,也一手讓海爾這個瀕臨破產的企業起死回生,成為近乎一時無兩的存在。任正非和董明珠領導下的華為和格力,雖然執行力都很強,但是他們專注的眼光更多是在當下。為什麼華為手機後來居上,為什麼格力電器銷量那麼高?就是因為這兩個企業的注意力就關注在當下,再配合上自身強大的執行力。

为什么现在总听到华为和格力,小时候的海尔干什么去了?​但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華為手機沒有先發制人呢,為什麼格力的董明珠總是喜歡懟小米呢?因為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當下,所以對未來著力就少。我們再觀察一下海爾的張瑞敏,就會發現另一種風格:他在海爾提出的“名牌戰略”、“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等理念,對海爾的實際發展有很好的效果。這說明張瑞敏相比於前兩位企業家,更像是個理念人。所以在海爾出現危局的時候可以離開原有的思考維度去化解問題。

为什么现在总听到华为和格力,小时候的海尔干什么去了?​就拿海爾現在的“人單合一”來說,基本上是最新的互聯網分佈式思維最經典的體現。原來的海爾已經被分拆,取消了中層幹部,變成一個大平臺。所有人都在這個平臺上自行組成新的事業單位,並直接利用風投資本刺激其中的優秀者。可以說,海爾在製造業領域,竭盡全力地把最先進的理念結合到實際中。如果一切順利,海爾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比其他對手,更多地跨入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