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与宋康王——不知天高地厚之人的下场

见识不深远的人并不可悲,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认知的局限性;真正可悲的是那些坐井观天的人,因为他们把自己所看到的小部分天,当作为自己狂傲的倚仗。——前记

湣王地是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坐上齐国国君宝座的,他的父亲齐宣王去世前在燕国大搞破坏,为他留下了一段恩怨。齐湣王承蒙祖荫,一开始时倒像是个守成之君,使齐国像往常一样稳居山东诸国霸主地位。可注定是不甘寂寞的他,怎能会因一时的沉寂,而放弃登上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舞台,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齐湣王与宋康王——不知天高地厚之人的下场

在群雄并起、竞相称王的年代,像宋国这种小国也耐不住寂寞,想浑水摸鱼一把,最终宋康王于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7年)自立为王。有一天,宋国发生了一件怪事,说是有一只小麻雀生下了一只雄鹰。不知道这是宋康王在暗中运作、自导自演的,还是确有其事;反正当时有人立马就蹦了出来说“这是宋国要称霸天下的象征。”就这样,宋康王开始施展起他的宏图霸业,东打齐国、西攻魏国、南战楚国。或许宋康王打的都是一些不要紧的地方,也或许是齐、魏、楚三国国君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导致宋军一路攻城掠地,均大获全胜。这接连丰硕的战果让宋康王愈加自信自己是天生的王霸之主,于是迫不及待的他又着手加快一统天下的步伐。又是射天鞭地,又是砍倒神坛并烧毁,以表示自己的声威可以镇慑鬼神。他在宫室中整夜饮酒,令室中的人齐声高呼万岁,大堂上的人闻声响应,堂下的人接着响应,门外的人又继续响应, 以至于国中没有人敢不呼万岁。一时间,天下人都咒骂他是“桀宋”。

齐湣王与宋康王——不知天高地厚之人的下场

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秦国自称西帝,又建议齐湣王自立为东帝,然后联手攻打赵国。齐湣王当然同意了,但同时心理没有太大底,便征询刚从燕国前来访问的苏代。苏代建议他静观其变,先把秦国推上风口浪尖,然后去灭掉名声不好的宋国,再加上拒绝称帝的美名,就可让楚、赵、魏、卫都恐惧臣服,这样做真可谓是名利双收。于是,齐湣王只过了把称帝仅俩天的瘾,就开始着手讨伐宋国了。以齐国的实力灭掉小小的宋国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战斗比想象的顺利,因为宋国百姓直接四下逃散,弃城不守。“壮志未酬”的宋康王只好逃往魏国,最后死于温地。

齐国成功地灭掉宋国后,齐湣王激动得不成样子。你说能不这样吗?有“称霸天下”之资的宋康王都被齐湣王给干掉了,这说明什么,别人是称霸天下,而齐湣王则是称霸那些称霸天下的人!因此,春风得意的齐湣王走上了宋康王走过的路。向南入侵齐国,向西攻打三晋;还想直接吞并东西二周,一劳永逸,成为天子;对待国中前来劝谏的忠臣,就是直接杀了了事。听说齐国当时是异象纷呈,比如天下血雨、大地崩塌等。

结果可想而知,一直在暗中蓄力、等待机会的燕国趁机联合诸国攻打齐国,齐国阵地接连失守、溃不成军。齐湣王只好出逃,到了卫国,卫国国君让出宫殿给他居住,向他称臣并供给日常用度。齐湣王很是受用这种奉承,丝毫不觉丁点不适,仍向往常一样傲慢不逊,导致卫国人气愤地攻击他。齐湣王只好逃到邹、鲁国,依然保持一副老大爷的做派。结果邹、鲁两地关上门不再接纳他。天下之大,我齐湣王何处不是家,又逃到莒地。

齐湣王与宋康王——不知天高地厚之人的下场

在这里,楚国派淖齿率军前来救援齐王。事不过三这句话在齐湣王这里不管用,一看“淖齿”这么有孝心,就任命他为齐相。淖齿却有自己的打算,想与燕国瓜分齐国。结果,“老子天下第一”的齐湣王就这样拜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