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貴安:「沒有新區的扶持,就沒有公司的發展」

9月11日,記者在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雙創園B棟201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徐亞珍。就在這天,徐亞珍與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管委會簽訂協議,根據協議,貴州智邦百佳信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將在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擁有一層樓共1600多平方米的辦公用地。

“我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在外面租用這樣一個辦公場地,一年需要60萬元左右。新區的支持,讓我們節省了一大筆開銷,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談到新區對公司的幫助,徐亞珍高興地說。

徐亞珍是貴州智邦百佳信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以“為企業選人才、為人才選企業”為宗旨,致力於“辦大學城自己的人才市場”。

據徐亞珍介紹,貴州智邦百佳信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前身是貴州智邦之家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在貴州財經大學成立。

2012年,徐亞珍成為貴州財經大學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校區的第一屆學生。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善於觀察的徐亞珍,發現很多學生都想做兼職,但當時的大學城在這領域還是一片空白。發現了這一商機後,徐亞珍一有空就往花溪跑,一家一家地走訪有用人需求的企業。很快,徐亞珍手裡掌握了大批兼職崗位,並迅速在身邊聚集了一批有同樣想法的大學生。

“我們在學校創建兼職團隊,剛開始主要是為高校大學生解決兼職問題,後來慢慢發展為校園地推,只要是想進入高校的東西,我們都想方設法推廣出去。”談及創業初期的經歷,徐亞珍說。

從學校的創業團隊到成立專業化公司,徐亞珍一路都得到新區的幫助。

“缺資金、缺資源是每家公司在創業初期都會遇到的問題,作為一名一窮二白的大學生,我也不例外,所幸的是我們得到了新區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徐亞珍說,在創業初期,學校就為他們解決了最核心的場地問題,讓創業的種子得到成長的土壤和空間。

經過近3年的積澱,徐亞珍的創業團隊規模越來越大,運作也越來越規範,在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管委會和財經大學的支持下,團隊在2015年成立貴州智邦之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業務從過去的校園兼職拓展到學生實習、農民工就業和中高端人才獵聘等。

“成立公司前,我們在新區的幫助下,從大學城這片土壤生長起來。成立公司後,我們又得到新區的大力支持,一步一步地發展壯大。”徐亞珍說,沒有新區的扶持,就沒有公司的今天。

“數字經濟產業園16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裝修完後,我們會將公司的很多業務移搬過去,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做準備。”徐亞珍說,他們會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到提升服務質量和開展社會公益活動中去。

據悉,自設立以來,貴安新區不斷出臺政策,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實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今年2月,新區設立營商環境管理辦公室,統籌推進新區營商環境建設管理、“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重點招商引資企業手續代辦服務等工作。

另外,新區堅持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不斷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大學城雙創園等園區的道路、電力、通訊、給排水及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佈局居住、文化、教育、醫療、公共交通、餐飲商貿、娛樂休閒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園區生產生活服務功能,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條件。

(本報記者 範良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