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第一案,区块链技术成最大焦点

“抖音短视频”诉“伙拍小视频”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成为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第一案。但目前,国内外对短视频行业的法律保护均处于探索期,法律如何鉴定版权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

北京互联网法院第一案,区块链技术成最大焦点

▲9月9日北京第一家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该法院将以‘网上案件网上审理’为原则,当事人不需要到法院就可以实现起诉、调解、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执行等全部或部分诉讼环节的网络化办理。

但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第一个工作日,就接到一件相当“棘手”案件。这个案件源于时下最热门的短视频APP——抖音。

“抖音”案件纠纷细则

据原告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诉称,“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5·12,我想对你说”短视频(以下简称涉案短视频),由涉案短视频创作者“黑脸V”独立创作完成,应当作为作品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该涉案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发布不久后,被告的两家公司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将涉案视频上传至自己独立运营的短视频平台“伙拍小视频”,并提供传播下载服务。

原告认为被告未经许可擅自传播的行为给原告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依法提起诉讼,要求二家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万元,及诉讼费合理支出5万元。

北京互联网法院表示,目前,国内外对短视频行业的法律保护均处于探索期。

北京互联网法院第一案,区块链技术成最大焦点

本案作为两大平台之间就短视频版权进行的首次诉讼,其中涉及的短视频是否构成作品,短视频平台之间、短视频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权利边界,目前也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据相关人员称,这个案件或许将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来取证。

区块链存证技术早有先例

早在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已首次确认区块链电子存证法律效力,这也被认为是我国司法领域首次确认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

该杭州案件中,原告为证明被告在其运营的网站中发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相关作品,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进行了侵权网页的自动抓取及侵权页面的源码识别,并将该两项内容和调用日志等的压缩包计算成哈希值上传至factom区块链和比特币区块链中,并以此作为提交法庭的证据。

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后认为,这一电子数据通过可信度较高的自动抓取程序进行网页截图、源码识别,能够保证其来源的真实性。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区块链技术对上述电子数据进行了存证固定,也确保了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在确认哈希值验算一致且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的前提下,该种电子数据可以作为本案侵权认定的依据。

据相关从业人员称,区块链“入证”技术今后或将优先在互联网法院适用。抖音版权纠纷或许将再次使用区块链技术取证调查,这也进一步显示出我国法律法规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完善进步。

北京互联网法院第一案,区块链技术成最大焦点

代码即法律时代或将来临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存储技术’具有不可逆、不可篡改等特性,对于固定证据的‘真实性’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成熟,法律正在逐渐变成代码。区块链与其他技术不同的地方在于,智能合约实际上意味着取代法律合同。它们不再被视为对现有法律规则的单纯辅助或执行机制,相反,智能合约的代码旨在将法律效果作为其主要功能。

➙也许在不久的人工智能时代,现有的法律体系或将完全被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代码所替代。智能机器人将完全遵从代码,因为那时“代码即法律”。


新财经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网易号\360快传

搜狐号\百家号\大鱼号\简书\知乎\巴比特论坛

搜索“新财经

”认准头像即可找到我哟~

撰文 | mirua

排版 | 慕七夕

图片 | 小龙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