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類收藏,先要知道古董瓷器的價值與等級

瓷器,作為土與火的藝術,不僅能作為裝飾增添居家環境的文化氛圍給人帶來審美的享受,同時還有收藏增值的效果,因此,瓷器歷來就備受收藏愛好者的青睞,但是,儘管瓷器有如許多的好處,要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瓷器收藏家並非易事。

瓷器類收藏,先要知道古董瓷器的價值與等級

古今瓷器的數量和品種琳琅滿目數不勝數,對於不同瓷器的價值能做到胸中有數的人,如鳳毛麟角,例如早些年某單位曾請幾個工藝美術大師製作一批瓷器雕件作品,結果因對瓷器市場整體情況缺乏瞭解,策劃者竟不知道如何定價;不少本可優先獲得者,也因茫然不知,而無一人購買;事後,當得知這些瓷器作品價格猛升,有人只好無奈地慨嘆:“錯過了一次賺大錢的機會,可惜”。這樣的例子雖然特殊,但絕非個別。究其原因,即在於許多人對瓷器的價值等級缺乏切實必要的瞭解。

在通常情況下,瓷器件的價值大小決定了價格高低,而不同的價格則對應了瓷器件的價值檔次。從目前的市場實況看,古今瓷器的價格結構大致可作以下分檔。

瓷器類收藏,先要知道古董瓷器的價值與等級

就年份已久的古舊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當推各個朝代的官窯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窯”和名頭特別響的器件價格為高,因而也最具收藏價值。北京保利伊五伊,翰海武武伊漆,睿嘉四季漆叄扒貳徵集精品。多年來的市場表現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場追捧,其現在的價格與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琺琅蓮子碗等,如今的市場價已達數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之巨。官窯之外,各種帶堂名款的器件則次之;工藝精湛的民間窯器又次之,其市場價格也相應依次往下。

瓷器類收藏,先要知道古董瓷器的價值與等級

再從瓷器件的胎體、釉質、燒結、紋飾來看,一般收藏家認為,彩色釉、低溫單色釉的價格比青花高;器形特殊的器件,例如官窯的燈、瓶、爐等雜件瓷價,比一般碗、盆、碟等常用器件的價格高;精工細作或器型特大、特小者,價格往往高於尋常物件。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隨著歲月流逝,明、清及以前的古舊瓷器件已越來越少,而且因為市場價格越來越高,其贗品也越來越多,因此,對於缺乏經驗和眼力的初入行者來說,如沒有把握,還是不要輕易介入,改為購藏現代瓷為好。須知,今天是昨天的明天,也是明天的昨天,所謂古瓷是相對而言的。趁多數現代陶藝家所作器件的價格現在還處於低位,擇機購藏若干,三五十年以致百年之後,這些陶藝家的作品不同樣會被視為“古董”而增值嗎?

當然,現代陶藝家的作品,也是按其價值、價格分檔次的。首推者,自然是如秦錫麟、周國貞、王錫良、張松茂、劉遠長、劉平等國家與省市級工藝大師的作品器件;起碼是這些大師簽名的複製品;其次為幾可亂真而數量有限的高檔仿品;再便是為重大事件、紀念日由名人定製、定燒的瓷器器件,1997年慶祝香港迴歸祖國由國家級、省市級定製、定燒的瓷器件等。

明白了上述瓷器的價值等級以後,作為收藏者仍要知曉,收藏瓷器貴在心平氣和,“文火慢工”,不要急躁冒進,要持之以恆,相信多年以後,定有所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