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清“瓷器”的真面目!

陶瓷鑑定,斷定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各歷史時期陶瓷燒製的時間、地區、窯口、窯系及辨明真偽的工作。鑑定陶瓷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鑑定工作者憑實踐中獲得的鑑別能力,吸取前輩經驗,參考文獻與圖像來進行鑑定的傳統方法;另一種是科技工作者運用分析、化驗、測示、手持式顯微鏡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鑑定的方法。

傳統的方法以目測為主要手段。考古發掘出的陶瓷,要對地層、墓葬形式、葬式和同出土的其它實物進行綜合分析並與已有科學定論的遺址、窯址、墓葬出土的陶瓷進行器物排隊和分析比較,同時參考考古發掘報告和專門著作後作出判斷。

鑑定瓷器與鑑定陶器一樣,鑑定工作者必須熟悉各地區、各窯口或窯系瓷器的胎、釉、裝飾等方面的特點。如磁州窯白地繪黑彩,耀州窯刻劃花,定窯印花,德化窯瓷塑。同時又不可忽視因技術交流、相互摹仿和時代藝術風格諸因素,造成不同地區、不同窯口的瓷器在器形、紋飾、釉彩等方面出現的相同和相近之處,如宋元之際形成的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龍泉窯系。另外還應注意到銅器、 漆木器、金屬器以及繪畫、 雕塑、織繡,對陶瓷的器形、裝飾、紋樣等方面的影響。

善於對比

瓷器的精與粗,取決原料和對原料的加工,也因成型工藝及窯爐焙燒諸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如南宋官窯瓷因瓷土含鐵量高,便出現“紫口鐵足”。明曹昭的《格古要論》說定窯瓷“土脈細,色白而滋潤者貴,質粗而色黃者價低”。明永樂時的脫胎瓷,因瓷土質優,淘煉工細,坯體旋削技術高,窯爐溫度和還原氣氛適宜而螢白如蛋皮。因此觀察胎質的精與粗及其變化,是鑑定工作的一個方面。

如何看清“瓷器”的真面目!

由瓷釉的色鑑別

瓷釉的色也是由單一逐漸發展成多色的,如汝、官、哥釉出現的“魚子”、“百圾碎”、“金絲鐵線”;鈞釉的 “蚯蚓走泥”。 瓷釉產生的窯變如鈞窯的玫瑰斑、黑釉出現的“曜變”、“兔毫”、“油滴”等,鑑定時則須瞭解其成因,觀察其特點。

瓷彩主要為釉上釉下兩種。釉上彩,如三彩、五彩、琺琅彩、粉彩;釉下彩如褐彩、青花、釉裡紅。鬥彩為釉上下彩的結合。要掌握彩的出現和演變,瞭解不同時代的特點。以青花為例,因鈷料產地不同,青花呈色出現差異,元代到明初永樂、宣德間,主要用進口鈷料“蘇泥勃青”,青花呈色靛藍,出現的鐵鏽斑痕和暈散現象,後世最難仿學。明成化時用樂平陂塘青料,青花顏色淡雅柔和。正德時用瑞州石子青料,青花藍中泛灰。嘉靖萬曆年間,將瑞州石子青與雲南回青料配合使用,青花呈色深濃,藍中泛紫。清康熙時,使用淘煉極為純淨的雲南珠明料,青花純藍幽菁,能分出許多濃淡色階,被譽為“青花五彩”。瞭解釉彩出現的時間和發展變化以及其物理化學機理,是鑑定工作不可少的內容。

如何看清“瓷器”的真面目!

五招辨別方法

一、看器形

陶瓷鑑定,造型是一個重要依據。它有明顯的時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會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如此次鑑寶會上的第一件寶物———蘭溪一位藏友提供的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蓮瓣紋都體現了當時的審美風格。加上宋代生產白瓷窯系多見,但在色澤上偏黃,這是與其他時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處。

二、看胎質

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質上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陶瓷是火和泥的藝術,隨著燒製技術的不斷進步,胎骨的質量越往後期,質地越細膩,上釉的工藝方法也越多。這使得每個時期燒製的釉彩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三、看紋飾

瓷器上的紋飾有著明顯的民族性和時代性。中國古代陶瓷紋飾繁多,但按類別可分為人物、動物、植物和裝飾四大類。紋飾是當時社會文化的反映。這就需要藏者對我國各個時代的歷史文化背景有所瞭解。

四、看款識

款識也叫年款。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緣等部位,書寫著某某皇帝的年號等,有“官窯”款、“民窯”款之分。這些款識表示某個朝代生產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顏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樣。款識的識別,是古陶瓷鑑定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鑑定出一個古瓷器的年代及價值的高低。

五、看底足

因各時期的燒製工藝不同,在燒製時支撐的方式方法也不同,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著明顯的差異,底足因為有支撐物,凹凸點不同,有的上釉、有的無釉彩。這些都是鑑別瓷器時代的重要特徵。

葉佩蘭說,要把握上述五個方面,所要涉及的知識內容是方方面面的。但最為重要的是實踐,特別是時下一些“高仿”古瓷的出現,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這就需要多看,看書、看實物、看真品也看仿品;通過到博物館、文物商店,逛古玩市場,多摸多看多學。一些有經驗的收藏大家,在鑑定一件古董的時候,只要把它拿在手裡摩挲一會,就能把這件器物的真假和價值估摸得八九不離十,就是這個原因。

如有問題或建議,可於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