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经济危机十周年,周末复盘记

周末在家,打开电脑K线复盘了2008年那波走势。

08年9月份的时候,上证指数的估值也是15倍,其中南京银行的PB是1.5倍,很多机构认为市场到了底部。大约是1800点左右。

然后市场直到09年1月份,市场才开始反弹,而后持续到09年的7月份,反弹过后,上证指数一直到2013年的时候,市场仍是2000点左右上下震荡。

在08年9月份之前,上证指数持续暴跌,从07年的5000多点跌倒1800点,时间之快,力度之猛,前所未有。

之前跟现在的相似之处有,当时经济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之中,企业盈利下滑,制造业PMI指数数月低于50. 出口订单指数也持续下滑,主要是受到全球经济疲软,订单需求减弱的影响。当时政府的措施也是以扩大内需为主力,其中率先启动的就是基建投资。

而现在的市场也是经历了连续5个月的下跌,企业盈利下滑,制造业PMI指数虽然高于50点,但是在下滑趋势中,毫无疑问,9月31号公布的MPI指数仍将持续下滑。

政府跟上次不同的地方是,持续的坚持去杠杆的方向,没有诸如08年那样大晒水。这是因为假若持续的大晒水,那么经济不但不会有很好的提升,反而会陷入由通胀向通缩的转变的风险。这一次仍然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基于政治的因素,房地产的方向仍是坚持房主不炒。这两点是当前政策的坚定方向,故而只能采取财政降税的方式,为企业减负。

再次回到08年,09年一月份那波反弹的主要动力是,经济率先反弹企稳。先是PMI指数逐渐上升,而后从业人员指数上涨。企业开工率指数也在上升,这些先行数据,使得了09年资金流入较多的就是,投资周期品行业,诸如木材家具、水泥等行业。而在伊利股份等消费股,却跌幅最大,这意味着此前抱团取暖的行业,资金出现了松动,消费类的数据也是滞后难看,不达预期,聪明的资金提前出来了。

先讲到这里吧。

大家可能感兴趣的是,现在这种情况,该关注哪些行业?怎么操作?

熊市不言底。大家可以适当的关注投资品周期,因为国家必然会加大力度在GDP保证上,那么投资内需就是一个重要点。周期品消费适当关注。

关注指标:PMI指数。开工率指数。以及存活周转率。

一般存活周转率高的行业,会率先企稳,得到资金的青睐,因为企业的盈利率先起来。比如:造纸和化工

单一靠货币注水和基建投资已经不管用了,唯一由效果的就是创新。

美国昔日也曾经有过这个阶段,那个时候美国企业的盈利在10-15%之前,但是经过数十年的研发投入,美国的企业如何,股市表现如何?大家都是看到的。

创新才是唯一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