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换得千人安

一人换得千人安

张金生烈士

时光回溯到1975年4月9日。

兰州以东的陇海线上,一辆从乌鲁木齐开往郑州的72次列车正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行驶着。连续的转弯中,又是一个急转弯,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养路工人在施工,铁道上还摆着养路的机械——捣固机,刹车也来不及了,眼看着列车就要与机械相撞……这时,正在路旁整理道渣的养路工人张金生发现火车飞奔而来,而铁道上的捣固机还没有撤下来,目睹险情,他立即扔掉手中的工具,飞快地冲向道心。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他迅速准确地拔出两台捣固机的连接销子,先把左边的捣固机掀出道外,再使出全力去掀右边的捣固机,就这样,他把两台700多斤重的捣固机推出了轨道。

就在这一刹那,列车安全驶过,避免了一场大事故。1000多名旅客安全了,而张金生却献出了年仅46岁的生命。

张金生,1929年出生在原菏泽县辛集公社大马庄大队(现菏泽经济开发区丹阳街道仝庄社区张庄)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境贫寒,一家人过着吃糠咽菜、衣不蔽体的生活。1938年大旱灾,家人带着不满10岁的张金生到单县逃荒要饭,晚上睡在破庙里,一个妹妹在5岁时冻饿夭亡。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儿童团,抬担架,送伤员,积极拥军支前。

1951年,张金生从老家菏泽来到大西北高原,为开通宝天路,修建天兰路而开山凿岭,铺路架桥;1952年,他调到兰州铁路局定西工务段高阳工区当养路工人。1966年11月,张金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志愿书上有这样一句话:“个人的利益坚决服从党的利益,必要时就是献出生命,也要维护党的利益。”他时时处处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由于小时候生活困难,张金生没有进过学校读书。到工区工作后,他积极报名参加“扫盲班”学习。他苦学苦练,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进步很快。张金生最先背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

在工作上,张金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牺牲前他所在的高阳线路条件艰苦而危险,一侧是光秃秃的高山,另一侧是深沟。但他从不说苦,因为他懂得铁路是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动脉,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党派俺养路,俺就要像固定钢轨的道钉一样,紧紧钉在那里,永不松动,把铁路养好!”

张金生牺牲后,定西工务段高阳工区工长侯广志深情回忆了烈士生前事迹,并总结说:“他乐于为革命蹲山沟、修铁路,兢兢业业,忠心耿耿,24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人换得千人安

部分宣传报道张金生事迹材料

1975年7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分别编辑出版了单行文字本和连环画《优秀共产党员张金生》。1975年7月30日,中共兰州铁路局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授予张金生“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光荣称号并追记特等功大会。中共甘肃省委负责同志宋平(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年继荣、张恒云、孙炳光等参加了大会,追悼会由时任铁道部部长万里主持。为一名普通养路工人召开如此隆重的追悼会,不仅是对英雄舍生忘死的褒奖,还是对高尚精神的弘扬。

1975年8月第8期《甘肃新闻照片》整版报道关于张金生的事迹。左上方有3个文件的影印件,分别是:中共甘肃省委文件,省委发【1975】18号《中共甘肃省委授予张金生同志以“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决定》;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关于给予张金生同志革命烈士称号的批复”;铁道部文件,铁道人字650号“关于给张金生同志追记特等功的批复”。

《人民日报》1975年12月16日第三版稿件《永不松动的道钉》这样写道:“在张金生牺牲后的那些天里,噩耗传出,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抬着花圈,翻山越岭,纷纷赶来。泪雨洒落,思潮翻涌,悲切的呼唤,赞美的语言,汇集着高阳人民对英雄的无比怀念。”“巍巍青山,默然肃立,滔滔黄河,波涛汹涌……哀痛中,人们望着英雄洒下的热血,想着几秒钟内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情景,有谁不潸然泪下,无比崇敬英雄的壮举,又有谁的心里不在激烈的翻腾,张金生为什么在自己必死的情况下冲上去创造如此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又为什么在他生命最后的几秒钟里迸发出这样灿烂的思想光辉!”

张金生烈士牺牲时撇下了两儿两女4个孩子。那时,长子张朝田19岁,而最小的女儿张梅只有2岁,是妻子闫昌琴一个人含辛茹苦,撑起一个家。2008年3月18日烈士遗骨迁来菏泽革命烈士陵园。

2017年11月16日,笔者与菏泽市党史委原主任田浩存等一同到菏泽经济开发区丹阳街道仝庄社区张庄村,寻访张金生烈士的遗属。闫昌琴老人说:“……以前日子苦啊,但别管多苦、多难,我们家没给政府提过啥要求。政府很关心我们,市里、开发区还有办事处的领导常来看我。感谢共产党啊!”期间,老人的孙女张娜还将《人民日报》当年刊发文章《永不松动的道钉》以及其他有关张金生烈士的一些报道材料给我们一行人观看。临别时,闫昌琴老人说:“他(烈士的遗骸)从甘肃回来了,能落叶归根了。他一个人的命,换一列车人的命,值啊!”欧阳海式的英雄张金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张文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