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买自主品牌的车?!


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买自主品牌的车?!


前不久,有个网友在微信上跟我说他看中了中华V7这款国产SUV,问我能不能买。我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真心实意的告诉他:请躲远点,别买。中华是个什么JB烂牌子?它们的车你还敢买?为了说服他,我只能把我所见所想一五一十的告诉他:首先,自主品牌发展这么些年,有没有进步?或者说有没有一部分品牌是进步的?我想是有的,但是绝大部分依旧是不思进取,越做越烂,有的甚至可用烂透了来形容。

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买自主品牌的车?!


要想弄明白这个,你就得去看这些自主品牌车厂的出身、背景。我意识里是不认可那些国企背景的自主品牌的,例如一汽(奔腾等),二汽(东风,风光等),北汽(幻速,绅宝等),原因很简单啊,这么些年了,牛逼吹了不少,不见一款热卖,受消费者肯定的车型出来,整天就是搞大跃进,喊口号,然后为了迎合高层领导,不断的研发(其实根本没有研发,就是瞎拼瞎凑)新车型,至于出来的新车,好不好卖,整个厂子,从上到下几万人,无人问津,无人担责。我想这不光是国企性质汽车厂的特点,很多行业的国企应该都是这样的办事理念--拿了工资不能不干活啊,总的交点什么出来吧?!2017年,北汽的自主品牌项目,巨亏112亿,论新车型诞生数量,他们家是最多的,几乎全都是上市之后就无人问津的产品,从设计到品质,可以说生产方将其视为儿戏,一点不为过。

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买自主品牌的车?!


反观私企或民企性质的车厂,如吉利、长城、比亚迪,他们的车,我们不能说这些车厂的产品都好,但至少这么些年看到人家在拼,在进步,在销量上,也几乎撑起了整个自主品牌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那有人就会来抬杠了,吉利当然牛啦,人家收了沃尔沃,造出来的车当然好了!我想这种逻辑本身就是错的,长城收购谁了?比亚迪又收购谁了?另外,你真的以为收购了老外的品牌,人家的技术就能全盘交给你?做你的黄粱美梦去吧。我记得很多年前,有一次单位出差去参观一汽大众的工厂,我私底下问了一些问题,内部的工人(也许是个小头头)跟我说,他们现在用的设备(主要是冲压、焊接速腾)全部都是欧洲进口的,有意大利、德国、瑞士各个国家的生产设备,当年组装这些设备的时候,无论是组装还是组装完毕后的调试,全部是他们高薪聘请欧洲的专家组来进行的,整个过程,不允许中方人员参与!可悲不?可气不?

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买自主品牌的车?!


那国企性质的车厂,为什么会不思进取呢?因为他们靠着合资品牌的车型,已经过得非常潇洒,甚至有些无法无天了。以大众为例,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2015年的时候1天的利润是1亿人民币。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丑恶的东西,谁家有矿还去当保安,刷盘子洗碗?吃饱没事儿撑的?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私企民企的车厂生产的自主品牌更靠谱,那自主品牌里烂透的就没有私企民企性质的车厂吗?这还用问?肯定有啦!什么力帆啦,奇瑞啦、众泰啦,诸如此类都可以列入黑名单,但凡此类,究其根本,也是因为企业本身国企文化太浓。

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买自主品牌的车?!


我一再说自己当然希望看到中国本土的汽车工业强大,但我深知,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且说到我之前认可的几家品牌,吉利、比亚迪这些,我依旧觉得他们的产品,跟合资产品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最后我想对那些准备买车,但又不是太了解汽车的朋友们说,汽车都是铁做的,你用头去撞,肯定都是车赢(分不出合资车好,还是自主车好),真正考验一台车品质过不过硬,真的要开去高速上撞别人车才知道。还有,买自主品牌的车型,你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就是当你想换车的时候,车子扔去二手车市场卖掉,是卖不到几个钱的,残值太低了,这是所有自主品牌车型的通病。当然,你说你爱国,平时买来也就是代代步,也不打算经常换新车,自主品牌的车型是可以考虑的,但是请尽可能考虑一些私企、民企背景的产品!我说完了,滚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