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光陰的故事——鐘鼓樓

它伴隨著時光之河慢慢流過這座城市,走過刻度線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它默默注視著著腳下的人來人往,度過了年復一年的歲月……它是時間的證明,是歲月的見證,它是留給宜賓人無限回憶的鐘鼓樓。

精美建築載入宜賓史冊

宜賓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發展和變遷中,保存遺留了豐富的文物和古建築,其中,聳立在宜賓城區中山街中山廣場的鐘鼓樓便是其中之一。

宜賓鐘鼓樓是民國時期宜賓城區最為堅固的一座磚石木結構建築。鐘鼓樓坐北朝南,結構嚴密,風格別緻,主體為正方塔形建築,樓高30米。底座邊長10.4米,高0.9米,由石級組成;第一層邊長5.8米,高6.5米,條石砌牆,南面設門;第二至第五層邊長4.7米,層高4米,為磚體牆身,南北兩方開窗各4扇,外置護牆磚柱,南北方各三,東西方各四,形成豎線裝飾;第六層為鐘樓所在,邊長4.5米,高4米,四方設直徑2米的時鐘度盤;頂蓋,高2.4米,平頂起坡,內裝報時喇叭。步入鐘鼓樓,沿井字型的木梯道向上而行,從第3層就能仰望到懸掛於樓頂的八角形鍾架和已經鏽跡斑駁的銅鐘。

“鐘鼓樓修建的時間是1937年6月,當時成立了鐘鼓修建委員會,由總設計師狄宮午設計修建。” 原宜賓市政協文史委主任甘家和介紹說,鐘鼓樓是按照當時國際標準鐘樓模式,也就是歐洲建築風格來設計的,為磚石結構,裡面大量使用石條和磚木結構。

有民諺雲:“雲南有座雞足山,離天只有三尺三;宜賓有個鐘鼓樓,半截伸到天裡頭”。可見,鐘鼓樓在宜賓市民心目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被載入宜賓史冊。

民族工業企業“寶元通”捐資修建

據宜賓市檔案館資料記載,1936年,當時的宜賓縣城作為川南第一重鎮,人口稠密,但是民眾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標準,這給商家營業、市場貿易帶來諸多不便。

在時任縣長倡議下,準備在宜賓縣城修建一處標準鐘樓,隨即委定士紳卓甫臣、孫我山、劉叔光等13人為建築標準鐘樓委員,並推選卓甫臣為主席。宜賓當時規模最大的民族工業企業“寶元通”公司經理肖則可、熊鬱村獨資捐資修建宜賓鐘鼓樓。

根據資料記載,鐘鼓樓在修建的時候約有4萬泥水工參與,使用鋼筋2噸多、水泥200餘桶、碎石100餘噸、條磚15萬餘塊、木料價值8000餘元,花費法幣6萬餘元。

懸掛於樓頂的八角形鍾架,是花費2300元法幣從亨得利購進的,時鐘大部分機件於1937年抵達宜賓,唯有輪軸及精細部分因存放在重慶,在1938年5月敵機空襲重慶時,不幸被戰火焚燬,最終導致這部分材料無法裝置在鐘樓上。

老宜賓的“高層建築”

晨光微微,鐘聲忽響,整個宜賓城被喚醒了,居民院裡的身影開始忙碌了起來,老宜賓人一天的生活就從這鐘聲開始;夜幕垂垂,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喧鬧了一天宜賓城又在鐘聲中進入了夢鄉。

這是上世紀30年代,宜賓老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鐘鼓樓修建的時候正好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來轟炸宜賓的時候,這口鐘還起到了報警的作用。”甘家和說,上世紀90年代,有關部門曾幾度對鐘鼓樓進行維修,同時,還換上了可以正常使用10年的大鐘,增添了亮化工程等。

具有宜賓地理特色又兼具西式風格的鐘鼓樓一度成為宜賓老城區的“高層建築”。“鐘鼓樓有30多米,在當時都是平房的宜賓來講當然是很高了,加上鐘鼓樓又處於城中心,鐘聲可以傳播很遠,幾乎整個宜賓城都能聽到。”甘家和說。

如今,鐘鼓樓四周環繞著色彩斑斕的鮮花和綠地,樓前的中山廣場已成為群眾文化文藝演出和開展休閒娛樂活動的樂土。這座古樸又現代的鐘鼓樓依舊聳立在宜賓城區,用最洪亮的鐘聲,告訴這裡每一個過往的人關於光陰的故事。

宜賓日報記者 羅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