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作者:姜汝祥 锡恩咨询董事长,北大社会学博士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请给我结果》这本书,卖了几百万册了,还输送到国外出版。这本书其实不是写怎么做事的(做任务),而是写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赚钱的商人(做结果)。

下图是《请给我结果》韩文版,书虽然是我写的,但成了韩文看起来就象蚯蚓,体验了一次文盲的感觉: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作为一个社会学博士,我想告诉大家,今天,中国人在执行力问题上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跟商业的逻辑是冲突的!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为了更加形象地把这个事情讲清楚,我今天带来了几张钱,美金,人民币,以及日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美金相当于100日元。我想跟大家讲:真正的商业的思维方式是美金的思维方式,而平时我们大部分人做事的方式,更像是日元思维的做事方式。

同样赚一百元,懂执行的人赚的是100美金,而不懂执行的人赚的是100日元。

《请给我结果》第一节讲了几个故事,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故事中哪些人赚美元,哪些人赚的是日元。

第一个故事是讲:两个人,他们是同班同学,毕业之后,他们的收入完全不一样,其中一个人的收入比另外一个人的收入高出了好几倍。在学校的时候,他们的成绩都差不多,为什么离开大学后,他们的收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老总让这三个人做同一件事情,即去港口查一下货物的情况。第一个回来説“那个港口有一个我的旧识,我给他打了电话,他愿意帮我们的忙,明天给我结果。”

第二个把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做了详细报告。

第三个首先重复报告了货物数量、品质等情况,并且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下来。然后表明,他已向总经理助理了解到,查货物的目的是要与货主谈判。于是,他在回程中,又打电话向另外两家毛皮公司询问了货的品质、价格。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三种做的方式,三个人花了同样的时间,却做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用钱来对应的话,他们是分别代表的什么?

如果都给三人每天工资一百元,那么,第一个人只能赚100日元,第二个人可以赚100人民币,第三个赚的是100美金。

二、商人思维永远都是利益思维,不讲对错讲得失。

第二个故事:有一个小和尚,他每天工作就是去撞钟,一日撞一日的,他觉得很无聊,一天老和尚说,你不能这么撞钟了,你撞的钟你不合格。这个小和尚很纳闷,他说我每天都是准时准点的撞钟,你咋说我不合格呢?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老和尚跟小和尚说,我们为什么要撞钟?是因为要让香客听到我们钟声的时候,让他们觉得钟声能够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灵魂。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想获得这种唤醒灵魂的力量。

小和尚听完如梦方醒,从此以后,他敲钟越来越好。这时候我们就要问大家,同样是敲钟,那个当到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就是日元思维,而那个想着去唤醒众生灵魂的敲钟人,就是很值钱的美金思维。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两个我:一个是美金的我,一个日元的我。只做事,不问结果,只讲态度,不讲效果,只讲感情,不讲利益,可以叫“社会我”或“日元我”,而商业的我,就是“美金我”。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我们绝大部分人,思维惯性是“日元我”,能不讲钱就不讲钱,特别是东北人,宁可不赚钱,但你要惹我生气我就揍你。这种思维方式就不是商业思维的方式。

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不是出生在商人家庭,所以,我们的社会主流也不是商业,可等我们步入社会,要强迫自己赚钱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讲商业思维,要把自己调整到商业思维上。

很多人觉得,姜博士写《请给我结果》这本书写的很浅,其实是没有读懂我这本书,要知道,这本书能够卖几百万册,背后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在讲怎么做事,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如何从社会人,变成赚钱的商人!

是的,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社会的我,一个是商业的我。做事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自然不自然地用社会思维方式做商业,明白了这一点,每次我见客户前,都提醒自己“姜博士,你现在不是一个博士,不是一个老师,不是一个学者,你现在是一个商人”。

这样的好处是,我跟客户交流的时候,就不再掉入细节,而是永远提醒自己,第一句话是问客户的目标是什么,因为客户给我付费,不是为了实现我的目标,而是为了实现他的目标。

请大家记住:商人思维永远都是利益思维。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生意并不难,但真正的商业思维却是很难,因为我们每个人通常会自然的把自己的本性释放出来,比如我们总想获得别人尊重,总想让别人觉得我是多优秀。但这些在商业上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如何愿意付钱给你。

这样听起来很庸俗,很不高雅,但是我告诉大家,这就是生意!

相反,大家看那些夸夸其谈的,做任何事都想说服对方听自己的,对方不服还要跟别人吵架,这些人是很难赚到钱的。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自我为中心的“日元思维”,不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美金思维”。

为了大家更加详细的了解美金思维的逻辑,我在书中给大家讲了“九段秘书”的案例。

三、秘书如何让老板付几万元工资

九段秘书是我独创的,现在这个案例已经成了商业的经典,同样做秘书,可做事的方式差别可以分为九级。从日元思维的一级到美金思维的九级。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比如老板让秘书通知明天早上9点开会。一段秘书的做法就是打电话挨个通知一下明天要参会的人,然后就给老板说,工作完成了!很明显,这种秘书就是典型的日元思维,只能创造很少的价值,如果只会这样做事,工资几百元都是高的。

相反,我们看看美金思维的九段秘书的做法是什么?核心是做流程---把可以标准化的“会议”做成流程,让任何一个秘书都可以根据这个流程,把会议服务的结果做到九段,形成不依赖于任何能人的会议服务体系!

总结起来説,从1到3段,可以归纳为:让人来开会!从4到6段,归纳为:会如何开,而7-9段,是如何让开会的效果达到最好。段位不同,价值不同,九段秘书付个两三万都没问题,但一段秘书付1000块都觉得的亏,这就是商业!

第一章:不要任务,要结果

我们很多人的思维就是一到三段的层次,你让我做一件事情,我就把这些事情做了,但不管能不能做成,更不问做的效果如何,所谓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不值钱的日元思维。

什么是商业社会的思维?商业思维就是结果思维,这种思维要求执行者站在客户的角度,从客户的目的出发,帮助客户实现目标,超越客户期望,这才是正确的做事方式,这也是真正值钱的美金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