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湘潭最大省級農業產業化龍企業華綠集團為中國新型農業綜合性企業、集糧食產業全程社會化服務、新型有機肥料及傳統複合肥生產與銷售、原生態水稻園區化種植、鄉村休閒及農耕文化體驗、智慧農業平臺建設於一體的現代農業企業,公司現有三個基地,包括糧食烘乾、倉儲、加工中心、農業生產服務中心及智慧農業信息管理中心等。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4月20日,召開2018湘潭縣安全生產.食品安全暨行政執法推進大會上,湘潭華綠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又斬獲殊榮,榮獲2017年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歷年來華綠公司注重品質的同時狠抓安全生產為第一要務,才有今日獲領導肯定認可。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4月18日下午,湘潭大學副校長劉建平率領湘大哲學系專家教授和市委黨校副校長洪學敏等同行到碧泉潭參觀考察,並就碧泉潭水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碧泉書院的恢復重建與當地幹部群眾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碧泉潭位於湘潭縣錦石鄉碧泉村龍潭山下,距今已有1300多年。清嘉慶《湘潭縣誌》雲:“唐天寶間,石巖中泉忽湧出,色如靛藍,投物水中,皆成碧色。”碧泉之名始於此。南宋理學家、大學士胡安國父子為避免金兵南侵中原之戰亂,受湘潭人士黎明之邀,南下移居錦石鄉碧泉潭附近開壇講學,創辦“碧泉書堂”,繼而其季子胡宏擴建,改之為“碧泉書院”。他們在這裡著書立學,傳道授業,培養出了一大批湖湘學派傳人。其中,以張栻為最。胡宏去世後,張栻回到長沙創辦了嶽麓書院,湖湘弟子紛紛從碧泉書院轉到嶽麓書院。故此,碧泉潭也被稱之為湖湘學派之源。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近年來,錦石鄉黨委、政府與湘潭華綠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緊密合作,緊緊抓住湘潭市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機遇,充分發揮碧泉潭水資源優勢和深厚有湖湘文化底蘊,全力推進碧泉美麗鄉村市級示範村建設。為助推鄉村旅遊業發展,今年3月成功舉辦了碧泉潭現代農業示範園開園典禮暨錦石鄉首屆“花朝節”,吸引近兩萬名遊客和觀眾前來參加。隨著鄉村文化旅遊的升溫,慕名來到碧泉潭的遊客越來越多。但令人遺憾的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地農民因無地建房,在碧泉書院殘垣之處蓋了幾幢住宅,只能找到古書院一些零星的舊磚破瓦。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考察組一行來到碧泉書院遺址的上坡路邊立著的一塊表層石碑前。他們仔細地打量著,似乎想要找到石碑上早已被風化的字跡。劉建平深情地說道“我每次都是懷著朝聖的心情來到這裡的;我1999年對全市文化資源調查的時候來過這裡,當時還能看到石碑上的刻字。”劉校長有感而發之(一):“探勝尋幽聚碧泉,屈盤山下納群賢。汩汩深潭流古今,有本亭思越千年。”之(二):“《訪碧泉書院》踏路尋蹤到錦石,碧泉小溪遊人織。書院庭外古碑在,武夷道脈惹人思。”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座談會上,劉建平指出,碧泉潭這汪聖水,是湖湘文化的源頭,滋養了三湘大地千年文脈。以樹立“文化自信”為宗旨,就可以做好地方經濟發展與湖湘文化的大文章。站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角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放眼衡山文定書院、寧鄉南軒書院等周邊書院,做好旅遊的科學規劃; 碧泉潭是千年聖泉,須合理開發,有效保護稀有資源;雙院區重建碧泉書院,有昨於錦石鄉的文化旅遊建設,又能結合湘潭大學現有優勢,發揮傳統書院功能。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洪學敏指出,錦石鄉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傳統和地理優勢,碧泉書院應該成為湖南省的“文廟”。近代湖湘人才輩出,得益於碧泉潭在血性湖南人身上注入的理性與靈氣。全社會要形成“碧泉興,湖南旺”的共識,加強與湘潭大學的合作,把碧泉潭與碧泉書院打造成湖湘文化的聖地。湘潭縣要轉變為四石景區(即:烏石、花石、白石、錦石)聯動開發戰略,順應全域旅遊新理念,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關於雙院區建議由湘潭大學陳代湘教授提出雙院區重建。此方案綜合兼顧兩種方案的優點,經與多位湖湘文化專家以及地方文史專家溝通,大家認為此方案最具現實可行性和持續發展能力,而且具有突出的特色和獨特的發展優勢。具體設想為: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1. 在碧泉書院遺址上恢復書院古建築,配合湘潭市隱山文化開發和湖湘文化園建設,闢為湖湘文化展覽館,兼為碧泉書院研究院,書院建設與歷史遺蹟保護成為一體,同時也可慰藉人們對原址歷史文化的懷念之情。碧泉書院原來建築規模不大,而且有老圖片可以仿製,恢復不難。另外,在恢復的古書院旁邊修建會議場所和會議住宿場地,可定名為“春秋書堂”,供舉辦各種會議以及國學和企業培訓使用。

2. 在湘潭大學校園內重建碧泉書院本部(古建築群式樣),融入現代教育體系,依託湘潭大學現有的教育資源與平臺,打通書院與大學隔閡,發揮書院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與創新以及社會服務的功能,招收國學碩士、博士研究生,承擔國學培訓、舉辦各種學術會議等任務。湘潭大學現已新徵600畝土地,而且校園西邊是丘陵地帶,有無限的擴張空間,可為重建碧泉書院提供建築用地。

3、重建後的書院,立一塊永久性的石碑,銘刻《重建碧泉書院記》,記載重建書院的情況。出版《碧泉書院志》,尊重歷史,將碧泉書院的歷史發展、重建情況以及山川形勝、學術狀況等各種具體細節,詳細記錄,並配以圖片、照相等各種資料,永久流傳保存,讓後人對書院有非常清晰的瞭解。

4.重建後的碧泉書院,兩個院區距離不遠(3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一個在市區大學內,一個在清雅風景區,大學院區充分利用湘大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與創新以及社會服務的優質資源,碧泉院區承擔保護遺址、展示湖湘文化、參觀遊覽、配合大學校區承擔國學培訓、舉辦各種學術會議等任務。未來的國學培訓和各種學術會議可以先在碧泉書院的大學院區舉行,然後再到碧泉院區繼續,把市區大學的學術資源和碧泉的清雅意境融為一體,把碧泉書院打造成長株潭地區最具特色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國學培訓中心和會議中心。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碧泉潭的水,妙在水溫恆定,不論春秋,不論冬夏,四時均不超過攝氏20度,冬溫而夏愈涼,故為理想的良種繁殖基地。經科學家化驗,此泉富含鈣和其他微量元素,PH值為8.5,略呈鹼性。遠勝一般泉水。怪不得古往今來,以碧泉澆水稻,穀粒十分飽滿;以碧泉養雞鴨,蛋形圓實;以碧泉制水豆腐,潔如璧玉,久日不餿。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在乾隆皇帝遊江南時,指定碧泉潭羅家四畝產的米為貢米。坐落在潭口旁的碧泉書院是湖湘文化發源地之一,據書院前石碑記載:南宋紹興之初,始擺皇帝趙構的老師胡安國父子躲避戰機隱居到碧泉,創建“文定書堂”,廣收門徒,傳播並研究理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開創湖湘學派,湘潭從此聞名江南,後延續發展了衡山“文定書堂”,寧鄉“通山書院”,長沙“嶽麓書院”等學府,發展了湖湘文化。華綠公司揭開碧泉潭現代農業示範園發展的序幕後,歷來重視校企合作,與湖南農大,湖南農科所結成戰略合作,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省水稻研究所張玉燭教授、方寶華博士常來到華綠e家莊園碧泉水潭稻種植基地指導工作。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做好做活"泉水農業"這篇文章是建設"碧泉潭現代農業示範園"之核心!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買山固是為深幽,況有名泉洌可求。 短夢正須依白石,譫情好與結清流。 庭栽疏竹容馴鶴,月滿前川待補樓。十里鄉鄰漸相識,醉歌田舍即丹邱。”(胡安國)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

2018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開局之年,我們緊緊抓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和道路連線延伸,美麗鄉村提質美化兩條主線,充分發揮園區和鎮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發展為主題,以項目為生命,以民生為根本,團結奮進,眾志成城,努力開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局面,打響"碧泉潭"現代農業示範園品牌,華綠必將大步快步三年內邁入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
「湘潭」華綠生態農業又獲殊榮,專家學者獻計碧泉鄉村振興​(湘潭雲湖村趙子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