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翁解讀風水經典系列-《青囊經》(九)

以下是語音的文字實錄:

我們繼續來解讀《青囊經》。上一講,我為大家解釋了“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四句話的涵義,意思是天地間的各種事物都已順天道,各安其位,山脈與河流水澤形成了一個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循環系統;雷與風相伴出現,相互接近交雜;水和火二者不會互相爭搶、互相壓制。

今天呢,我們就繼續來解讀接下來的“中五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六句話。

關於這六句話的解釋,現在也是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用《河圖》《洛書》中的理論去做解讀,或者反過來,認為黃石公是在解釋《洛書》中的一種局法。這兩種說法有一定的正確性,但並不嚴謹,因為首先,按照古人的習慣,黃石公如果在此對《洛書》做註解,一定會寫明其所釋內容的出處,就如《青囊經》開篇的“經曰”二字一樣,但此處黃石公並未提及《洛書》,也未引述《洛書》中的內容。其次,黃石公並未作“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這種《洛書》中的立體次序的論述,而是作“背一面九,三七居旁”的平面論述。最後,這六句話上下文中的內容皆是論述天道、自然運行之象,在此處突然出現對上古圖書的詮釋性內容明顯不合邏輯。

當然,用《青囊經》中這六句話所敘述的理論方法是可以對《河圖》中的某些局法作出解釋的,但我們不能說黃石公《青囊經》中的這六句話就是為解釋《洛書》而做。

那麼黃石公的這六句話到底是在說什麼呢?其實很簡單,這六句話實際上是對八卦的一種局法的描述,或者簡單地說就是對八卦的排布的描述。

明代的蔣大鴻在其《地理辯證》中對《青囊經》中的此句做了非常詳細的註釋:“故中五者,八卦託體儲精,成形顯用之所也,故河圖洛書,同此中五以立極也,河圖雖有四象,而先天陽升陰降,上下初分,未可謂之四方,自中五立極,而後四極劃然,各正其方矣,有四方之正位,而四維介於其間,於是八方立焉,統中五皇極而為九,分而布之,一起正北,二居西南,三居正東,四居東南,五復居中,六居西北,七居正西,八居東北,九居正南,謂之九疇,此雖出於洛書,而實與河圖之數符合,天地之理,自然發現,無不同也。”

這段話應該很好理解,實際上就是解釋了“中五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這六句話中數字與方位的對應關係,也就是一在北方,二在西南,三在正東,四在東南,五在中極,六在西北,七在正西,八在東北,九在正南。

而這其中的數字實際上是與八卦的卦象所對應,“背一面九”指的是,坐坎向離,從離動上爻成震三,震動中爻成兌七,兌動下爻成坎一,坎動中爻成坤二,坤動上爻成艮八,艮動中爻為巽四,巽動下爻為乾六,乾動中爻為離九。

“二八四六”指的是以坤為坐向,動上爻成艮八,艮動中爻為巽四,巽動下爻為乾六,乾動中爻為離九,離動上爻為震三,震動中爻為兌七,兌動下爻為坎一,坎動中爻為坤二。

這種數字與八卦相對應的方法叫做“翻卦法”,據說就是《青囊經》的作者黃石公所發明的,實際上,《青囊經》中在這個地方描述奇偶數字、陰陽八卦與方位的對應關係,也是在與上下文相呼應,描述陰陽、奇偶、八卦按照自然天道各安其位的情況。

而這種情況就叫做“縱橫紀綱”。縱橫即陰陽,紀為紀律,綱為綱要。意思是陰陽不亂各安其位。

好,最後我再為大家簡單地總結一下,《青囊經》中“中五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六句話的意思是:五居中位,為極點,四方皆以此為據,一也就是坎在北方,二也就是坤在西南,三也就是震在正東,四也就是巽在東南,六也就是乾在西北,七也就是兌在正西,八也就是艮在東北,九也就是離在正南,陰陽各卦各安其位。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下一講,我為繼續大家解釋“陽以相陰,陰以含陽,陽生於陰,柔生始剛,陰德宏濟,陽德順昌”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