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讓下一代失業?這樣才能處於不敗之地

近兩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美國一家公司曾預測到2030年,也就是12年以後全球將有8億人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人工智能將使50%的工作崗位消失。去年7月,天貓無人超市正式投入運營,沒有任何一位導購員或者收銀員。可能隨著科技高速發展,人工智能會將很多崗位都取代。

很多人擔心,當人工智能取代了眾多崗位時,或許我們已經退休,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又如何呢?他們已經面臨著與人工智能的競爭時代了,又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呢?孩子現在要學的,必須是面向未來的思維方式和技能。這種思維方式和技能,不該是10年前的奧數,5年前的速記,而應該是面向未來的基本能力。

而我想突出強調的就是,編程能力。在早期就讓孩子接觸少兒編程,最核心的是要給孩子一種計算式思維,教會孩子用一種新方式思考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必須明確孩子學習編程並一定能夠幫助他成為編程天才或技術大牛,因為他們在這個年齡段還達不到那個思維水平,但少兒學習編程,同他們學習語數外一樣重要。

一、讓孩子專注於分析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將自己的創意通過編程語言得以實現,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使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和開放。二、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學生在上學過程中花費了太多精力在語數外上,這不利於他們未來去適應社會的發展。通過學習編程,能夠非常有效地拓展孩子的思維,思維邏輯性與延展性變得更好,另外他們也會自己創造出一種更好的學習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這對所有學科都會產生很好的促進作用。三、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科技社會,只有理解了未來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生活。

所以,為了給孩子更多的創造機會,使他不在未來被新科技或者同齡人所超越,現在就應該開始讓孩子逐步接觸少兒編程教育,面對未來它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思維邏輯,這樣才能處於高科技時代的領跑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