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超越高通却被国外排斥,三度闯关让世界“巨头”妥协,他让中国通信成国际标准

当我们展望着5G时代的到来,享受着4G带来的便利通信,难以想象那些曾全力开辟的中国移动通信之路的艰辛。本期推送,小编就带你走进“3G之父”李世鹤的世界,看他经历的跌宕起伏又具有重大意义的3G之路。

技术超越高通却被国外排斥,三度闯关让世界“巨头”妥协,他让中国通信成国际标准

梦起:立志改变中国通信事业落后面貌

李世鹤196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他便开始了在通信领域的征程。

1978年,他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留学。“我是‘文革’后出国的第一批留学生,那时候国内国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差距大到无法想象。”就在李世鹤潜心苦读时,他通过国际会议等活动,深感通信事业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的通信事业比起国外落后三四十年。李世鹤暗下决心,回国后要改变中国通信事业落后面貌。

“21世纪是无线通信的世纪”,当这个观点在1980年代提出时,业界几乎无人相信。但李世鹤敏锐地意识到,移动通信是中国通信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如果说,有线通信的赛道上,欧美国家早已跑出万米之遥,那么,移动通信的征程中,中国还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李世鹤回到国内,雄心勃勃地要在通信领域做一番事业。

曙光:探讨四天,TD-SCDMA横空出世

“第三代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无线电频谱不够用,需要提高效率。”面对这样的核心需求,美国高通公司做出了关于新制式CDMA(码分多址)。李世鹤看到了高通公司的“作品”,心里涌动出超越它的激情和自信。

技术超越高通却被国外排斥,三度闯关让世界“巨头”妥协,他让中国通信成国际标准

“SCDMA是我和徐广涵、陈卫讨论了三天的产物。”李世鹤颇为风趣地说。相对高通的“作品”,SCDMA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他解释说:“CDMA没有多个码道,是一个自干扰系统。怎么把干扰降得更低、信号更好呢?我想到了天线。”李世鹤结合自己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读研时做天线研究的基础,他利用智能天线,让SCDMA更加完美。

1995年,时任邮电部科技司司长的周寰与李世鹤三人见面。他们在德克萨斯大学一间教室里热情洋溢地讨论了四天,TD-SCDMA形成雏形。作为上级领导的周寰拍板了:“干!”

挫折:TD三度闯关,最后成为我国通信标准

TD的研发在周寰拍板后不久进入快车道。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院与Cwill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李世鹤任董事长,陈卫任总经理。很快,一个非技术性挫折的大浪打来,几乎让人猝不及防。陈卫和徐广涵认为要实现TD的完全商业化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心生怀疑的左膀右臂最终离开公司。

接着是1998年的“邮电部香山会议”。邮电部、科技部联合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国内各大学、研究单位、企业及国外企业参加,讨论我国对3G标准的态度。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TD并没有受到青睐。会议持续了两天,对于“要不要向ITU提出‘中国方案’”悬而未决。最后当时的邮电部科技委主任宋直元下了结论:总有第一次,总得试一试!中国人终于勇敢地踏入了世界移动通信的“游戏圈”,参与最激烈的竞争。

第三道关是国际竞争。英国、巴西、韩国、芬兰、土耳其、美国……一次次国际会议上的唇枪舌剑,TD和李世鹤都经历了重重考验。特别是1988年国际电联在英国的会议中,TD险些出局。当时国际电联内代表美国利益的CDMA2000和代表欧洲利益的WCDMA正斗得激烈,对来自中国的TD也是排斥有加。中国信息产业部力挺TD。在巨大的中国市场诱惑下,各大“巨头”妥协,TD惊险过关。

圆梦:希望更多人为国家通信事业做贡献

“山重水复”中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2004年,中国总理出访荷兰,在当地接听了来自中国TD网络的国际长途电话——这对TD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宣传。2008年12月,国家发放许可,由中国移动运行TD-SCDMA网络。

技术超越高通却被国外排斥,三度闯关让世界“巨头”妥协,他让中国通信成国际标准

“到2013年初,TD用户超过1亿。”李世鹤说,“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李世鹤看来: “这是我国第一次完成国际标准并实现规模应用,这说明我们并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差。5G时代还需要技术突破,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在移动通信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延伸阅读:

李世鹤校友,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1963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学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在移动通信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被称为“影响人类通信生活的十个人”之一、TD之父、中国3G之父。

关注“成电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