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

2018-09-23 21:0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何伊伲 林上军

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

“耶啰吼嘞!阿拉家里嘞!……”9月23日下午4时,舟山国际水产城渔民广场,随着原汁原味的舟山渔歌号子响起,2018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舟山渔场丰收节活动拉开帷幕。

品海鲜、赏节目、展技术……众多舟山市民纷纷赶来,用特有的方式庆祝舟山渔场秋冬汛作业大获丰收。

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

“下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请看大屏幕。”主持人话音刚落,视频中出现两条刚从市场里收购过来的鲫鱼,被放入以零下196摄氏度液氮为制冷剂的超低温速冻机内。先速冻后解冻,仅用十分钟时间,两条解冻鲫鱼重新在水里游动起来。经过液氮超低温速冻后的梭子蟹,口感如活蟹一样鲜美,令现场观众难以区分。

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

张伟波告诉记者,不久前,该技术获得了浙江省第四届农民创业大赛“好点子”奖,目前,舟山市相关部门正在制定《舟山液氮活冻梭子蟹技术标准》。

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

紧接着,一盘盘盐烤舟山红虾端上餐桌,现场观众大呼过瘾。“我们的舟山红虾可不输阿根廷红虾!现在,捕上来的舟山红虾第一时间进入超低温冷库,不仅外观完整,还能保证口感和品质。”东极镇东青海洋捕捞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岳定介绍,他们合作社有210艘拖虾船,目前90%的船都用上了冷冻技术。今年是舟山红虾生产作业旺年,预计产量可达200多万公斤。

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

科技促丰收。去年舟山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7亿元,全市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06:1,位列全省前茅。舟山渔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正以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渔业经济新的腾飞。

科技“绝活”上舞台 首届舟山渔场丰收节侧记

现场,舟山市水产流通与加工行业协会授予浙江大菱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为地理证明商标使用单位,京东生鲜和相关企业签订舟山海产品推广合作协议,东青海洋捕捞专业合作社与收购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舟山市海洋渔业局与金融机构签署共建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