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他是湖北襄阳人。七岁时开始练习书法,几乎把古人的法帖都临遍了。他16岁时,跟随妈妈阎氏来到开封,进入皇宫侍奉英宗皇帝和高皇后,同时也抚养后来的神宗皇帝赵琐。

宋英宗去世以后,赵琐继位,是为神宗皇帝。因不忘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他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校对文字,就是现在的秘书角色。后来他被放到外地做官,最高做到礼部员外郎和淮阳军知州。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他和苏东坡是忘年交,同属于“宋四家”。苏东坡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他专程去拜访。他在扬州做官时,苏东坡也专门去扬州找他玩。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他一生对石头的痴迷可以说到了癫狂的程度,每见到一块奇石,必然先拜,然后连续观赏好几天,并且称石头为“石兄”,甚至抱在怀里睡觉。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他非常爱干净,只要用手拿过东西,马上就要把手洗一遍。但他洗手从不在盆里洗,而是用水淋着洗,他嫌盆里洗手又把手洗脏了。因此,他无论走到哪里,仆人都要带一壶水,随时准备着伺候。他洗完手后还不用毛巾擦,要它自然晒干为止。他自己的私人物品,更是不准任何人染指。有一次上朝时,他的朝靴被人踩了一下,他回到家后,把朝靴洗了又洗,最后居然把朝靴洗破了!这才算完。他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动,而别人用过的东西他更不会用了,为此甚至不惜丢官贬职。他在担任太常博士时,主持朝廷祭祀活动,要穿规定的祭服。他嫌祭服有人穿过,就拿回去洗了一遍又一遍,结果把祭服洗得变了色,自己也因此被罢了职。他在给他女儿定亲时大费脑筋,挑来选去总是不合适,后来有个后生叫段拂,字去尘,他一看到这个名字,就高兴地说:“这个年轻人好,已经拂去灰尘了,再去一次尘那就更干净。”然后才把女儿嫁了出去。

他在中秋节时这天也填了一首词,用的也是苏东坡用过的词牌《水调歌头》。我们来鉴赏一下。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砧声:捣衣声。

蟠蟀:蟋蟀的一种。

宋玉:战国时楚国人,是个有名的帅哥,善作赋。

兴况:情趣,意趣。

醽醁(líng lù):一种美酒。

清时:清平之世。

金瓯(ōu):酒杯的美称。

欹(qī):斜倚靠。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译文:

晚风送来急促的砧声,蟋蟀发出深秋的哀鸣。面对此情此景,我没有宋玉悲秋之情。把凄凉的情怀收起,倒进盛满美酒的杯中,倍感不胜幽静。我自有多情之处,正是明月挂在南楼的时候。

抒发郁闷情怀,吹起笛声,清韵悠扬。在这美好的夜晚,借我此地痛快狂饮。面对一天美好的风物,我想倚遍回廊曲槛,宇宙万物也不过是水中浮萍。醉后困乏不知醒来,我就倚在枕上临江而睡。

再来看看他的书法作品: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此人痴迷书法、石头,是个洁癖,他在中秋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没错,这个人就是米芾,人称“米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