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和張之洞的諡號爲何不如張人駿

中國歷史上自古就有對重要人物“蓋棺論定”的傳統,古代帝王、大臣死後,朝廷都要根據他們生前的功業與品行,對其賜予“諡號”。就如同今天某些人物去世,官方訃告稱其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的忠誠的革命戰士,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相仿。

“諡”是一個人一生經歷的總結,“號”是一個人一生功績的評價。“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歷朝歷代,對諡號都有嚴格的諡法制度,比如先秦古籍《逸周書·諡法解》就是指導官方如何取諡號的工具書。宋代蘇洵就在前人的基礎上撰寫出的《諡法》一書,就一直為後來的朝代所繼承。其中皇帝有皇帝諡號,文臣有文臣的諡號,武將有武將的諡號。清代在繼承明代諡法制度的基礎上,雖然有所變化,但大體相同,只是廢除了惡諡。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只有一品大臣過世,才能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

而只有考中過進士,在翰林院當過翰林的,或後來當過內閣大學士的,才可以諡以“文”字。“文”字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和“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具體來說,“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文”字之後的“號”,按從優至良到劣的順序,其排位大約是:文正、文貞、文忠、文榮、文肅、文穆、文憲、文敏、文清、文襄、文靜、文和、文達、文懿、文定等等。

在眾多的諡號之中,“文正”居於首位。“生晉太傅,死諡文正”是唐宋以來千百萬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標。清朝開國二百六十八年,只有八人獲諡“文正”,分別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人。其中朱珪是嘉慶的老師;杜受田是咸豐皇帝的老師,生前是協辦大學士,死後贈太師大學士;李鴻藻是同治的老師,生前協辦大學士,死後贈太子太傅;孫家鼐是光緒的老師,生前是大學士,死後贈太傅。劉統勳、朱珪、曾國藩生前是大學士,死後贈太傅;曹振鏞生前就是太傅大學士。

李鴻章和張之洞的諡號為何不如張人駿

李鴻章

李鴻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安徽合肥人。1844年考中舉人。1845年入京會試,以年家子身份受業於曾國藩門下。1847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50年授翰林院編修,充武英殿編修。1853年(咸豐三年),奉旨隨同侍郎呂賢基回籍辦團練,剿滅太平軍。1859年十二月赴江西建昌,入曾國藩幕府。1861年夏,奉命回鄉組建淮軍,與太平軍作戰。1863年正月,兼署五口通商大臣,開始創辦洋務。1865年四月,署理兩江總督,負責調兵、籌餉等後勤事宜。1866年十一月初一,命李鴻章為欽差大臣,接替曾國藩負責剿捻事務。1867年,升任湖廣總督,仍在軍營督辦剿捻事宜。1868年,被授予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1870年,出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1874年,被授予文華殿大學士。1899年,擔任兩廣總督。1900年六月,復任直隸總督。1901年 11月7日,因病在北京去世。詔贈太傅,晉封一等侯爵、諡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他被慈禧太后稱讚為“再造玄黃”,被毛主席評價為“水淺而舟大也”。

李鴻章與張人駿既是上下級關係,又是親戚關係。李鴻章在安徽組織“團練”與太平軍作戰時,和張人駿的堂祖父張印塘結成了生死之交。後來,張人駿的堂叔張佩綸又當了李鴻章的女婿,所以,李鴻章應該是張人駿的“表爺爺”。李鴻章因此對張人駿一家多有關照。

李鴻章去世以後,清廷賜予他的諡號為“文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諡號。所謂“忠”者,“危身奉上曰忠,慮國忘家曰忠,讓賢盡誠曰忠,危身利國曰忠,安居不念曰忠,臨患不反曰忠,盛衰純固曰忠,廉方公正曰忠,事君盡節曰忠,推賢盡誠曰忠,中能應外曰忠,殺身報國曰忠,世篤勤勞曰忠,善則推君曰忠,死衛社稷曰忠,以德復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擇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慮外曰忠,廣方公正曰忠,肫誠翊贊曰忠。”

總結李鴻章的一生,他對大清的主要功績一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屬於“危身奉上”、“慮國忘家”、“殺身報國”、“死衛社稷”;二是興辦洋務,建立北洋水師,屬於“中能應外”、“世篤勤勞”;三是維護國家利益,屬於“危身利國”、“安居不念”,以前有很多人說李鴻章因為代表中國和外國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而給他扣了個“賣國賊”的大帽子,殊不知李中堂當年在談判桌上曾極力爭取為國家減少賠款數額,甚至老淚縱橫,哭求當時外國首腦。“弱國無外交”正反映了當時中國尷尬的外交局勢,並非李鴻章賣國求榮,實在是逼不得已、無可奈何之舉。但李鴻章也有兩大過失。一是他指揮過“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而以失敗告終的甲午戰爭。使得中國進一步淪陷。二是他親手與外國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這些喪權辱國條約標誌著中國從獨立國向半殖民地沉淪。對此,作為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的重要一員和晚清喪權辱國外交決策的參與制定者和主要執行人,李鴻章絕對難辭其咎。

正因為這些,被慈禧太后稱讚為“再造玄黃”的李鴻章,不僅沒有獲得個“文正”的諡號,反而只落得個排位第三的“文忠”。

再看看張之洞的諡號。

李鴻章和張之洞的諡號為何不如張人駿

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直隸南皮縣人。1852年中舉。1863年中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1866年擔任浙江鄉試副考官、湖北學政、四川鄉試副考官、四川學政。1876年,任文淵閣校理。1879年,任國子監司業、詹事府左春坊中允、司經局洗馬。1880年、授翰林院侍讀、左春坊左庶子、日講起居注官、內閣學士。1881年,升任山西巡撫。1883年,升任兩廣總督。1889年,任湖廣總督。1894年,署兩江總督。1896年,回任湖廣總督。1902年,署理兩江總督。1903年,回任湖廣總督。1907年,升任體仁閣大學士及軍機大臣、太子太保。1909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去世,諡文襄。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毛主席評價說“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張之洞與張人駿既是僚屬,又是好友、姻親。光緒初年,復任京官的張之洞與張人駿的堂叔成為清流乾將,時為翰林院編修的張人駿也是骨幹之一。三人經常在一起把酒吟詩,議論國事。張人駿出外做官後,還多次不遠千里到張之洞任上與張之洞見面,暢談友誼。張人駿的長女,嫁給了具有“甲骨文之父”之稱的王懿榮長子,

王懿榮的妹妹王懿嫻則是張之洞的繼室夫人。

張之洞是慈禧扶植起來以抗衡湘軍和淮軍勢力的重要人物,又是清流派重要成員,一生在清廷權力的中心周旋,試圖以最小代價的改良實現中國向近代國家的蛻變。他對西方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有一定深度的認識,但與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激進改良派持有不同的主張;對革命黨人採取鎮壓態度。而另一方面,他又是繼曾國藩、李鴻章後,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為中華民族重工業、輕工業及近代軍事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因此在清亡後被遺老們視為清朝滅亡的“禍首”。張之洞為官十分清廉,但創設工廠的巨大資金採取“中飽”、“私規”的方法進行募集(如抽籤捐款),又得罪了當地富商。另外,所到之處,建設很多,人稱“財屠”(張之洞借辦洋務,用財如水,耗費大量帑銀,甚至舉借外債,人稱為“財屠”,這也是時人對張之洞的微詞。),與袁世凱(喜好打仗,人稱“人屠”)、岑春煊(喜好彈劾官吏,人稱“官屠”)並稱“清末三屠”。因此,作為晚清政治界、思想界、經濟界和文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張之洞樹敵頗多,死後譭譽不一,甚至毀多譽少。去世之際,《天津大公報》評論說:觀其一生,“張相國毫無宗旨,毫無政見,隨波逐流,媚主以求榮之人也。”梁啟超則稱“張之洞,浮華之人也”。袁世凱也曾評價其不夠務實曰:“張中堂是講學問的;我是不講學問的,我是講辦事的。”鄭孝胥曾說“南皮(張之洞)有學無術,項城(袁世凱)不學有術,西林(岑春煊)無學無術,惟端公(端方)有學有術。”張之洞主政湖廣多年,客觀上為辛亥革命爆發創造了條件。孫中山曾稱“張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據傳,張之洞自恃功冠群僚,在曾國藩死後為其獲諡“文正”而大感不平,憤憤然道:“如滌生(曾國藩字滌生)者,也能諡文正,那我又該得諡如何?”但是他不曾料得到,自己死後得到的僅僅是“文襄”。

本來,“襄”字一般應授予有武功之臣。在清代"文襄"多授予學士背景的同時又有軍功大臣。如福康安、左宗棠等。因為諡法規定“闢地有德曰襄。取之以義。甲冑有勞曰襄。亟征伐。”“闢地有德”乃開疆拓土之義,“甲冑有勞”乃久經沙場之義。張之洞除了在兩廣總督任上有中法之戰一捷外再無其他戰績,其牽頭搞的“東南互保”雖有保護領土安全之義,但並無開疆拓土之功。因此,其“文襄”諡號有些名不副實。張之洞死後兩天,內閣奉上諭對他的基本評價是:“公忠體國,廉正無私”,任疆吏“提倡新政,利國便民。庚子之變,顧全大局,保障東南,厥功甚偉。……服官四十餘年,擘畫精詳,時艱匡南經猷之遠大,久為中外所共見”。可見這些評價可能是一時的虛與委蛇,在授予諡號時沒起半點作用。

就這樣,張之洞的諡號,不但遠遠比不上曾國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鴻章的“文忠”還低了十多級。這也是時人對他一生的看法吧。

再看看張人駿的諡號。

李鴻章和張之洞的諡號為何不如張人駿

張人駿

張人駿(1846-1927),字健庵,號安圃,晚號湛存居士,直隸豐潤縣大齊坨村人。1868年進士,歷官翰林院庶吉士、編修、監察御史,1889年任廣西桂平梧鹽法道。1895年七月任廣東按察使。1895年十二月任廣東布政使。1898年七月任山東布政使。1900年任漕運總督。1901年任山東巡撫。1902年任河南巡撫。1903年任廣東巡撫。1905年任山西巡撫。1906年復任河南巡撫。1907年七月任兩廣總督。1909年任兩江總督、南洋大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失守南京,退隱天津。1917年張勳復辟,被遜帝溥儀授予協辦大學士。1924年,溥儀賞賜其“太子少保”。1927年2月8日卒於天津,溥儀派鎮國將軍到府祭奠,頒御書“忠貞清亮”匾額,並授予諡號“文貞”。

在整個清朝,大約只有張人駿和被譽為“太平宰相”的張玉書兩人被授予了“文貞”諡號。張玉書(1642-1711) ,字素存,號潤甫,江蘇丹徒人。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侍講學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康熙五十年五月十八日卒於熱河,諡號文貞。他“知識淵博,慎謹廉潔,效忠皇室,萬無一失,遠避權勢,門無雜賓”。在任期間,輔佐康熙帝治理朝政,清正廉明,國泰民安,被譽為“太平宰相”。

那麼,遜帝溥儀為什麼給張人駿這麼高的評價呢?

諡法規定,“清白守節曰貞,大慮克就曰貞,大憲克就曰貞,不隱無屈曰貞,內外用情曰貞,憂國忘死曰貞,內外無懷曰貞,忠道不擾曰貞,保節揚名曰貞,履正中饋曰貞,守教難犯曰貞,幽間專一曰貞,恆德從一曰貞,直道不撓曰貞,名實不爽曰貞,事君無猜曰貞,德性正固曰貞,率義好修曰貞,德信正周曰貞。”

縱觀張人駿的一生,他為人低調,處事沉穩,老成持重,可謂“德性正固”、“德信正周”。他在擔任廣東巡撫期間,曾經堵塞漏洞,每年省下四十多萬元財政支出,並將本可裝入自己腰包的這比鉅額資金上繳國庫,受到清廷嘉獎,可謂“清白守節”、“幽間專一”。他在擔任山東布政使期間,協助袁世凱鎮壓義和團立有大功。在擔任山西巡撫期間,領導護礦運動,從英國人手中收回其非法擭取的礦產主權。在河南巡撫期間,曾經依法力爭,從美國傳教士等手中收回雞公山主權。在擔任兩廣總督期間,曾經從英國艦隊手中收回西江緝捕權;從日本人手中收復東沙群島;發起第一次抵制日貨運動,啟動澳門劃界。這些行動,可謂是“內外用情”、“憂國忘死”、“內外無懷”。他曾經派兵兩赴南海,科學考察,將南海諸島親自命名,組織繪入我國版圖,成為確立南海主權第一人,可謂““闢地有德””。他在辛亥革命之中,在江南省市紛紛獨立,袁世凱擁兵觀望藉以逼宮,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固守城池,直到最後一刻。可謂是“忠道不擾”、“保節揚名”。翻閱晚清歷史,張人駿一生沒有半點差評。因此,授予他“文貞”,確實是名至實歸。

由此看來,張人駿雖然論年歲比李鴻章、張之洞小許多,論資歷比二人差,論官職最終也比二人低。但是,他的品德,他對國家的貢獻,一點不比他們差。只是因為他太過低調,一般讀者不瞭解而已。所以,他的諡號高於李鴻章、張之洞,也是理所應當得了。

李鴻章和張之洞的諡號為何不如張人駿

喜歡不喜歡 (單選)
0
0%
喜歡
0
0%
不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