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輕易擊敗美國,控制全球半導體

中國可輕易擊敗美國,控制全球半導體

沒想到,外國也開始吹起了我國的牛皮,這次可能有點過了。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19日報道,赫爾曼·豪澤是劍橋芯片設計領域的開拓者,他告訴《每日電訊報》,中國可輕易擊敗美國,控制全球半導體市場

關於赫爾曼·豪澤這個人,我們所瞭解的就是,他在1978年12月5日同工程師Chris Curry,共同創辦了CPU公司,主要為當地市場供應電子設備。可能大家對CPU公司不瞭解,它其實就是arm的前身,其中赫爾曼·豪澤就是其聯合創始人之一。他還策劃了安謀公司的剝離。

那他本身的實力確實毋庸置疑,可是對於他說的那些有關中國半導體的言論,卻有失偏頗了。

我們很有信心在半導體領域能夠打敗美國,但是過程卻是艱難的。目前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應用市場,有著全球最多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但是核心技術卻掌握在美國等國家的手中,而且不誇張的說,國內的芯片設計公司也是依託於國外的技術授權,沒有了這些前提,就如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還有,國內芯片設計公司做出來的模型必須通過fab廠變成設計的IC ,現在全球最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是臺積電,沒有它提供最先進代工工藝比如7nm我們設計的IC還是變不成實際IC。

再來談談我們最自豪的中芯國際,過去幾年已經投資了超千億用於晶圓廠的建設,但是全球半導體設備前十的工廠沒有一家是中國企業

我們固然也有自身的優勢,比如說應用創新 ,像華為、OV的手機,各種平衡車,娛樂設備,就是利用各種IC設計出的各種創新的產品,但是光靠這些卻遠遠不能夠控制全球的半導體。

應該清晰的認識到,美國不僅僅在頂尖技術上有優勢,而且在半導體產業鏈上各方面都發展很均衡,各大半導體公司在美國都有研發團隊,這就體現了它在半導體上游的優勢,要想撼動它的地位,不是簡單的說說就行。

也許豪澤的意思是通過arm的幫助,來擊敗美國就顯得有些天真了。目前arm的母公司被軟銀收購,算是一家日本公司,其在中國成立的合資公司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也不會無條件的站在我們這邊。

另外,如今中美兩國貿易戰正打的火熱,說出這樣的言論有點火上澆油的味道。中美現在迫切的需要坐下來一起合作發展半導體,推動全球的半導體發展,因為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一旦分離,勢必會對全球造成影響。

從中美貿易戰中都避開了集成電路,就可以看出其重要性,若是開戰,必定兩敗俱傷。

所以,從整體上看,我國半導體依然存在很多短板,現在需要的是做實事,發揚“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去研究,打牢基礎,而不是喊口號就行了。

要是三星存儲芯片漲價,MLCC繼續哄抬價格,歐美的廠商在MCU、射頻器件、功率器件、三極管、功率管上在漲點價,試問中國的廠商能夠承受的住考驗嗎?

中國半導體不需要口號,不需要獻媚,需要的是實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