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还记得史诗级大片《开学》吗?

如今,开学已经有大半个月,

在学校门外,

抱着家长的腿,

不愿进校门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值得一提的是:

“哭鼻子指数“直线下降!

这不,各媒体纷纷关注。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大伙儿深入一些学校进行了探访,

据说有的学校的“哭鼻子指数”

从五年前的10%已经降到了接近于0!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对于那些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这些天可能是他们感觉最新鲜的日子,而对于他们的家长而言,这些天可能是他们最忐忑不安的日子。

据教育君了解,常州的不少小学都开展了期初课程,开学初并不会直接进入课本教学,而是用各种活动,让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状态,消除对学校的恐惧。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拒绝“哭鼻子”,

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局前街小学:5 年降到几乎为零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谈到一年级新生入学的不适,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常州市特级班主任王奕老师说,开学以后,孩子难免会有一些不适,下半节课会走神,发困打瞌睡,还有孩子反映小学没有点心吃了,所以老师会提醒孩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除对作息时间的不适外,小学还会面临更多独立性的挑战。幼儿园由老师带着玩,小学则是孩子自己出去玩,和谁玩,如何选择器械,都对孩子的独立沟通提出了很高要求。

另外,一年级刚入学的娃还不习惯自己记好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尽管只是阅读之类的口头作业。孩子会觉得这些不用动笔的都不是作业,觉得做作业是家长的事。老师得不断提醒他们,作业得自己记牢,不能总是依赖家长。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针对一年级新生入学不适的多种状况,局小教育集团自从 2015 年起,就推出为期一周的 " 期初衔接活动 ","5 年前,第一周哭鼻子的学生比例在 10% 左右,3 年前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降到了 3% 左右,到这一两年几乎看不到哭的孩子了。" 局小负责人说。

实验小学:游戏中完成入学课程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开学第一周,实验小学集团双桂坊校区并没有急着安排一年级的孩子马上学习教材,一年级 8 门学科第一周实施不用课本的入学课程,让孩子们在开心游戏、画画、故事的同时,从假期中过渡到学习中来,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 语文课我们主要是让一年级的新生读绘本,形式有讲故事、画画等,一点点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在阅读中认识新同学、新老师。数学课上做游戏来传递本子,组成小组来数数,合作学习,开学每一门课都是结合了游戏开展。" 常州市实验小学集团校校长杨娟玉介绍,从 2013 年开始,学校尝试第一周不用课本的入学课程,2015 形成了整体架构,目前每年还在对课程不断完善。

" 今年开学基本上没有发现哭的孩子,即使有个别孩子有点害羞,在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的 - 带领下,很快就适应了。" 杨校长说,多年前学校开学直接给学生上课,将规矩,这让孩子有一定的抗拒,而最近几年第一周主要引导孩子认识新伙伴和校园,孩子开心了也更愿意学习了。

香梅小学:开学大家先玩一周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香梅小学二(4)班的杨奕老师是第三次带一年级的新生了。" 上月底,我们将传统的新生报到,变成了新生夏令营活动,学生会发现,学校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 她告诉记者,几年来,学校对开学报到日的活动不断升级,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变革,她带过的 2014、2016 和 2018 新生,总体来说小朋友们越来越喜欢开学报到活动。

拒绝“哭鼻子”,听听常州这些学校有什么妙招!

采访中,杨奕告诉记者,如今的不少家长对小学的回忆,还停留在,大人们的各种告诫 " 一节课要 40 分钟 "、" 没有幼儿园好玩 "、" 学校里的规矩很多 "…… 虽然这样的提醒并没有恶意,但是让学生对学校产生了莫名的恐惧。" 我们学期初的课程是将各种活动和学科教学进行融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加快对新学期、新环境的适应速度。"

五(1)班沈显丽老师的记忆中,十几年来,学生开学第一周的变化真的很大,特别是新生,已经很少看到有哭鼻子的了。" 十多年前,开学第一周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很恐怖的事情。学生过完一个假期,非常不适应,会产生厌学情绪。老师的教学也会受制于学生的状态,效率很低。" 随着期初课程的推行,这几年来,开学第一周不再是 " 愁云惨淡 ",师生们一起在校园里乐翻天。

" 对一年级新生来说,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对过了一个暑假的老生来说,他们又有很强的交流的欲望。既然这样,我们就专门准本了‘秀一秀’的课程,让他们相互熟悉,把上课时说不完的悄悄话,大声地说给全班同学听。" 沈老师说,如今即便是给学生提一些要求,介绍学校的规则,也是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们更易接受。

家校携手,

把“哭鼻子指数”降到零,

让我们共同承担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