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國防軍戰鬥力下滑?而黨衛軍卻要拼個「魚死網破」

如果光單純從戰鬥力上面來看,德國國防軍一直是很能打的。先前國防軍是把黨衛軍看成是一幫政治打手,可是到了戰爭後期,國防軍的戰爭潛力已經越來越枯竭。

二戰末期,國防軍戰鬥力下滑?而黨衛軍卻要拼個“魚死網破”

二戰德軍士兵

因為希特勒的偏心,許多精銳的裝備大部分配給了黨衛軍,而國防軍部隊許多損失得不到有效補充,士兵的士氣問題也開始下滑,比如越來越多沒有戰爭經驗的新兵加入等。

還有就是很重要的一條: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們在戰爭後期,已經不太相信元首對他們說的話了,甚至有國防軍內部軍官發動對元首的暗殺事件。所以說前期的國防軍戰鬥實力很強,但是到了後期國防軍的能力下滑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二戰末期,國防軍戰鬥力下滑?而黨衛軍卻要拼個“魚死網破”

納粹黨衛軍

但是黨衛軍就不一樣,戰爭後期的很多重大戰役基本上都是黨衛軍在唱主角。著名的第二SS裝甲師“帝國師”在首任師長保羅·豪塞爾的調教下,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在黨衛軍中是數一數二的。

但是也要知道在黨衛軍中也不全是厲害的部隊,按照兵員素質和裝備水平來看,一般來說可以分為3類:一類就是由純德國人組成,被定為一級戰鬥部隊,被用於戰場主要位置或擔當消防隊挽救前線緊張局勢。

二戰末期,國防軍戰鬥力下滑?而黨衛軍卻要拼個“魚死網破”

東線戰場上的德軍

第二類就是由歐洲日爾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組成,被定為二級作戰部隊主要用於非主要方向和防禦戰。第三類就是由東歐人和巴爾幹人,甚至是印度人組成。

第一,二類的黨衛軍作戰部隊戰鬥力很強,第三類純粹是拿來湊數的,甚至還有印度人組成的黨衛軍團,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但是總的來說在前線作戰的都是好樣的,他們也成為最讓盟軍感到頭疼的部隊。

二戰末期,國防軍戰鬥力下滑?而黨衛軍卻要拼個“魚死網破”

黨衛軍軍官

戰鬥力最差的第三類黨衛軍雖為黨衛軍指揮,但是名義並不正式屬於黨衛軍部隊序列,主要執行主戰線後游擊隊的清掃和佔領區的控制等工作。

納粹黨衛軍對希特勒極為忠心,當第三帝國即將崩塌時,黨衛軍幾乎都在拼死抵抗,柏林戰役中抵抗最後的都是黨衛軍部隊。

二戰末期,國防軍戰鬥力下滑?而黨衛軍卻要拼個“魚死網破”

德軍士兵

這種頑強的戰鬥力,除了他們所謂的“信仰”以外,還有一種私心在裡面。都知道在戰爭中,黨衛軍作為一支納粹的先鋒,往往在戰場上犯下了許多戰爭罪行,殺害平民和戰俘,種族清洗等。

而且作為黨衛軍成員,在法理上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軍人,並不享有戰俘的國際公約待遇。因此,他們除了拼命,別無他法!特別是在柏林城中,面對復仇的蘇聯人時,寧可拼個魚死網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