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手有清朝总兵腰牌,专家慕名而来,提出一个要求遭到拒绝

明朝在建立之初设总兵官一职,一般在战事即将行动前,由朝廷选任,担任总兵官职位的不是王侯就是重臣。如明代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就屡次担任总兵官一职。但据现有史料看,明朝建国前只有徐达和常遇春出任过总兵官,说明战时总兵的权力极重,从不轻易授人。

72岁老人手有清朝总兵腰牌,专家慕名而来,提出一个要求遭到拒绝

有清一代,沿袭了明代总兵制度。总兵管辖军队的数量,也要看驻地,多则上万,少则数百。清廷无战事时,全国水陆军大约60 余万人,由80 余位总兵统辖。而总兵腰牌的重要性即在总兵调遣自己的军队时,是极为重要的信物,就像古代的调兵遣将的" 虎符",由于年代久远,又出没沙场,总兵腰牌则很少被保留下来。

72岁老人手有清朝总兵腰牌,专家慕名而来,提出一个要求遭到拒绝

 湘乡有一位72岁的老人易邵白,易老出生在一个收藏世家,也是湘军后代。上溯六代祖易真有,在清朝咸丰时期协助王錱创建“老湘营”有功,被诰封为一品建威将军。

从那时起,先祖们就爱收藏木雕、石雕像及图书等。易邵白告诉记者,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庭藏书进入了鼎盛时期。“记得那时我家有一栋两层6间房的藏书楼,名叫‘补拙堂’,收藏的书籍有12万册(卷)、古玩文物3000件,可惜后来大多流失了。”

72岁老人手有清朝总兵腰牌,专家慕名而来,提出一个要求遭到拒绝

在易邵白收藏的许多东西中,有一件东西被他视为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祖传下来的一块腰牌,听他说这快腰牌是从他的叔叔手里传下来的,在清朝的时候,他叔叔因功被朝廷封官,并且这块腰牌就是他当时的信物,从那时候到现在一直被家族收藏。

72岁老人手有清朝总兵腰牌,专家慕名而来,提出一个要求遭到拒绝

曾经有人出高价来买易邵白老人的收藏品,但易邵白老人说:“我只收不卖。所有的书籍我都要留着,将来办一个图书博物馆。”老人如此高风亮节,才有这块腰牌面世的今天。这块腰牌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有专家让易邵白把这块腰牌捐给博物馆,但是出于许多方面考虑,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