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总兵一职,明清二朝皆有。明自太祖朱元璋开始便以总兵职授于出战之将官。如徐达、常遇春、蓝玉、以及建文朝与燕王朱棣军对擂,打起仗来形若卧底內应的李景隆等人。此军职在明朝属非常设应战型职务,一到战时,将官凭总兵印去领到兵员,方可出战。

到了正统朝以后﹐边境狼烟四起﹐总兵逐渐成为常设军职,其挂印将官称为将军。如云南总兵叫征南将军﹐辽东叫征虏前将军﹐交趾的戍边总兵叫副将军等。那个时侯,总兵的权力还是蛮大的。

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但到明中至明末之时,因内阁权力渐渐如日中天、炙手可热,文官集团在明朝政冶架构中的份量上升,再加上承平日久。出现了以文制武﹐重文官﹐轻武职的现象。总兵的政治地位开始显著下降。总之,大明总兵的权力曲线在有明一朝是一条渐降的曲线。

由因应战况、临时挂帅的勋贵武将充当的一军统帅,渐因边情频变成为常设的镇守一方的将帅,后因文官集团的压制,权力和地位是步步走低。 如明末毛文龙做为一名持节的从一品左都督平辽总兵,要受正二品的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文官袁崇焕的节制,不得不说是武将的没落;

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又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总兵。他曾向朝廷建议,将北方各镇的十万名士兵交由他训练三年,保证能将他们训练成大明劲旅。由于皇帝和文官集团对武官的忌惮和压制,此议遭到了文官集团的一致反对。戚不得不用贿赂买通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张居正的大力干预下,最后也仅允许戚继光将浙江招募的戚家军军士二万人调到蓟州。这一举措在当时已是极为罕见的破天荒之举,训练十万兵士之举却无疾而终。

及至清朝,沿用明末军制,军权咸归为巡抚、提督之类的文官统领。而总兵官一般最高为正二品,实际上也无定品。总兵因为要掌管打理本镇军务,所以也叫“总镇”。总兵也由文官调度节制。清朝总兵为绿营兵正(汉兵),不辖八旗兵。统辖兵员多寡不均,多至15000名军士,少至几百、上千名军士,统共83名总兵统辖中国十八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

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到了清末,海军作为一个军种,已正式迈入各国军队的行列。清军也建有北洋水师等海军部队,故那时,总兵又分陆路总兵和水路总兵两种,如北洋水师设左、右翼总兵,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即水师提督在战时作临时委派之时,充当各分队之旗舰,指挥本分队配合主力作战。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