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坐牢,到现在才出狱的犯人会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了吗?

不好好v


会的,我一大哥,从小一起耍大的,九六年因为偷盗罪被抓进了监狱,一关就是二十年。

前年放出来的时候我们哥几个去接风,带他去大排档狠狠吃了一顿大肉烧烤,几箱啤酒下去,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打着酒嗝说:还是哥几个好,这一顿饭吃下来得几大百吧?,起码是哥几个几个月的工资啊!啥也不说了,哥明天带你们几个都发财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在床上挺尸,我哥们就楼下大声喊我,我问他咋不给我电话,他憨厚笑下说电话太贵了,买不起,让我扛着锄头跟他走。

我们到山顶,他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说,就这里了,开挖!~我们几个哥们忙乎了几个小时,挖出一个黑色塑料袋包的严严实实的大箱子,大哥一直在旁边叫我们小心小心,挖出来一把抱着感慨万千:“本来只蹲五年的,就因为不说这东西在哪里多关十五年,这他妈就是让我多坐十五年牢的报酬啊!”

当时我就感觉我们未来买房买车应该不是梦想了,打开一看,几百台崭崭新新的,摩托罗拉传呼机,而且还是中文屏幕的。。。。。。。。。


摄影师粗人


出狱后,对外面的世界不适应,那肯定是有的,但要说完全不认识,那也没这么夸张。

90年代,跟现在比还是有变化的,但是变化的大小,也要看地方,比如县城和大城市变化得大一点,而乡镇和农村,变化得不是很明显。以笔者家乡为例,90年代的县城很小,横竖也就是几条街,商场寥寥无几,菜场、小市场到处都是乱搭的摊位,地上污水横流,而现在城市的框架拉大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每次回家,都能感到不一样的变化。但是乡镇和农村,虽然楼房多了,但是面貌还是那个样子,不过非常有亲切感。

犯人虽然身在高墙铁窗内,但也并不是完全与世隔绝,每天晚上都要收看新闻,可以通过新闻了解外面的情况,而且监狱里也有报刊杂志,家里也可以邮寄书籍进去,通过阅读也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监狱里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进去,他们进去了,就把外面的信息带进去了,相互交流,也是了解外面的一扇窗口!

至于手机、电脑这些,说实话,一般人只要稍微学一下,就会使用了。不过,听和看了解到的世界,与实际感受到的世界还是不一样的,这么长时间没有接触社会,肯定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打虎拍蝇


本人2012年出狱,在狱中呆了22年,监狱生活就不说了。

当我穿双新拖鞋走出监狱大门时,想不到我姐和姐夫开车来接我,我本来打算好好逛逛再步行回家的。

出狱后,一切好像回到22年前,在饭店吃饭就找回了熟悉的味道,监狱生活并不是与世隔绝,月月都大把“新同事”来报到,当然听说到外面的世界,什么BB机啦、手机啦、彩屏手机、智能手机啦,没用过但见过,监狱是有电视看的,电视上什么社会画面都有。那些新狱友为巴结你,什么都告诉你,不至于对社会变化很闭塞。岁月不饶人,当然,也知道大家都中年了或老了。

当回到我居住的城市,到了郊区完全陌生了,一点也不认识了,但有心理准备的,狱友早就告诉你城市盖了什么什么,但如果没家人来接,回家都费番周折,在狱中太久了,如果没有亲人帮助,很难适应生活。

首先是金钱,对钱完全陌生,花起来没感觉也麻木了,长期的牢狱生涯使人变得木偶化,习惯听使唤,不懂得支配了。我出来两个月才适应生活收支,找到工作,能独立生存。

至于什么电子产品,拿到手就会了。狱中天天要工作,学东西要快,否则会被人欺负,容不得你变傻变呆,对什么都一无所知是不可能的。

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发展变化最快,娱乐最丰富,文化最多样的年代。纸醉金迷、夜夜笙歌,迪高与摇滚的舞厅,容易得手的青春少女……。说白了,现在还不如那个年代生活繁荣。

话归正题,狱中月月大把“新同事”来,你不至于与世隔绝,狱中的工作更不允许你能与世隔绝,因为人生无非是工作、生活。


丰都判官33号


说一个我们当地真实案例。

上世纪90年代时,有一年大旱天干,各家各户都在想方设法地往自家农田里蓄水准备插秧。甲和乙的农田毗邻且甲的田在高处、乙的田在低处。自私的乙干了一件缺德事,他偷偷在甲家田坎凿了个洞,让他田里的水偷偷流到自己田里。后来甲发现以后就质问乙为何要做这种事,没想到乙反过来辱骂甲,甲一怒之下就挥舞着手中的锄头,一下子把乙给打死了。

案发以后,甲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直到前不久才刚刚刑满释放。出狱那天,家里人给他接风洗尘大宴宾客,他到家以后看到每张桌子摆满了鸡鸭鱼肉,他竟然大吃一惊:“哪来的这么多鸡鸡鸭鸭的?全村人也没养这么多吧?这都得多少钱啊?”让人一听,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甲发现自己确实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了,他刚开始看到儿子打电话时,竟然问他干嘛要自言自语对着空气讲话;朋友带他一起下馆子让他点菜,他看到菜品标价动辄十几元几十元,大惊失色道:“吃不起吃不起,我在里边一个月拼死拼活地干也就才几块钱一个月,这一道菜都抵得上大半年的工资了。”;他和朋友上街闲逛时,看着大街小巷全是穿着暴露的年轻女孩儿,他竟然羞得面红耳赤说现在满大街都是拉客的吗?……


他本想着出狱以后好好务农,不再和别人争个一田半水的了。但出来以后他竟然发现几乎没人还在种田了,家里的农具也一样也没了。后来他才知道大家都去工厂上班了,老实务农已经不够生活了。不过,他当初在监狱里参加劳动,做的就是纺织工作,每天都要完成一定产量,不然就没得饭吃。家人推荐他去当地纺织厂上班,他去那里以后很受欢迎,因为厂里即使是工龄最长的女工,每天完成的产量也没他高。
他上班第一个月收到4000多工资,不禁感慨万千:这赚钱也太容易了吧?


冰焰


90年代坐牢,到现在才出狱的犯人会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吗?我觉得会,至少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这期间,会发蒙。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就算是我们正常的人每天处在正常的这会,都时刻觉得自己跟不上社会的节奏,感叹社会发展的太快,很多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社会变得面目全非,变得自己完全不认识了,你想我们都是这样的感觉,更别提那些从90年代蹲监狱到现在才出来的犯人了,估计他们就像是原始社会一下子进入到了招待食堂的感觉,无所适从。


虽然在监狱里他们每天也会看电视,偶尔也会接触局域网似的网络世界,虽然他们也会听新来的犯人给他们讲外面世界的各种新变化,通过报纸电视也会接受外边世界的日新月异,但不可否认,这种有限的脑力接受是极其有限的,也只是保持住他们的思想意识跟外边世界链接,只是被动的接受,并不会有什么从量变到质变,也就仅此而已。

虽然如今从监狱里出来了,穿着新衣服,从外边也看不出来跟我们正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其实真正的落后是在思想上,是在骨子里的。因为90年代社会发展到如今,我们外边的正常人是亲自参与的,那种感觉是深入骨髓的,而社会年代变迁的时候他却在监狱里过着每天重复的生活。所以说不认识这个世界可以理解。


诗词公寓


90现代坐牢现在才出狱,实话实说,你基本不认识这个世界了,得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个社会。

算起来,小编2001年开始接触监狱系统,那阵子监狱的服刑人员对于外界的了解,无外乎就是每天的新闻联播,看看监区定的报纸,然后监区还有些图书室啥的,偶尔外面搞警示教育的人来转一圈,看看人家穿的啥衣服,带的啥首饰。还有就是每月接见日,跟家属见面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哪怕直到现在,服刑人员接触外面的东西,主要的还是靠这几个渠道,大不了,就是监区的荣誉室等设施设备上有一定升级更新,比如加装了声像系统、电子触摸系统等,但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我们日常流行使用的电子产品,比如智能手机、IPAD、各式笔记本等,是坚决不能在监区出现的,监区之间有网络也是局域网,能看的内容也很有限,基本都是监区规则、监狱新闻、有限的一些影视剧等。

当然,每天的《新闻联播》中,会播出一些国际国内大事件,从这里,服刑人员能基本做到大概的意识层面不落后,但要是说到自己放出去接触社会,那绝对是蒙圈的。

90年代入狱的人,那时候社会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异地沟通都是书信往来,很多人连电脑是啥都不知道。

把这样思维模式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人,一下子放到现如今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真心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如果说是农村的还好,回到老家种地而已,若是生活在城里,面对智能手机、无线网络、智能物联网,整个世界都变了,没俩月过渡期还真不行嘞。

监狱会对每一批即将服刑期满出狱的人进行相关常识教育,但只是思想意识上的,具体的行动还是要回家慢慢适应。

当然,回归社会后,只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还是有出头之日的,小编采访过不少服刑人员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们也不介意自己过去那段历史,只会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

怕就怕那种破罐子破摔之人,出去不适应社会,又不想下苦力干活,总想着赚快钱、大钱,三转两转的,二进宫三进宫又来了……


盛廷征地拆迁律师


基本上不会认识这个世界了。小编曾经接触过监狱系统。那是2000年前后的事情。很多在九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被捕判的罪犯连手机都没有见过。那时候监狱警察可以带着手机进入监管场所。罪犯看到民警用一个手掌大的东西打电话,感到十分稀奇。

除了技术的进步,带来生活的变化,还有就是基础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导致城市和乡村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监狱服刑十几年甚至更长的罪犯在他的脑海里,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庭还是那个多年前的样子,但是事实是很多罪犯的家庭住址都变了,原来生活的那个环境完全变得认不出来了,家里人也都搬到新的居所,住上了更加现代化的住宅。所以,很多罪犯在新生之前,都会和家人反复沟通,确认新的家庭住址。一旦回归社会立即被眼前的显示震惊,完全没有想到十几年时间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完全变了,想都没有想过的高楼大厦奇迹般的出现在他们眼前,各种新式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挂念更是迅速更新。这时一个刚跨出监狱大门的罪犯,真的不认识这个曾经熟悉的世界了。


江南不缺水


前几年接过一个重刑犯人,是个女的,出狱时已经38了。前后减刑几次大概蹲了17年。忘了是什么罪,只记得当时接她出来的时候,穿着崭新但已过时的衣服裤子,鞋子是白色的运动鞋,走路小心翼翼的,眼神中充满着惊奇,但也充斥着畏惧,好像离开了这里无法再生存下去的样子。正值花样年华,本应绽放在这美好的世界,却因一时糊涂萎缩在暗无天日的高墙内,令人感慨万千,为之惋惜。她的父母一直在等她,办完手续交给她父母那一刻,三人泣不成声。好在对于这样群体,国家是有帮扶政策的,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进行一定的帮扶,以保证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力更生,重新融入社会。


法律服务工作室


大实话:人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这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不会持续太久以至于让人无法适应。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监狱就是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世界,在里面无法了解到外界的任何情况,如果是这种坐了二三十年牢,那估计出来后就真的很难适应现在的生活了。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一些艺术化的场景,现实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的。


首先,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虽然监狱里这种刑期比较长的人出不来,无法来了解外边实际发生了什么事,狱警也不会没事跟他们说这些。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在这几十年的光景里,外边的人是会进去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是有狱友的,那这些新狱友指定会告诉他们外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的。

所以,就单单从信息了解方面来说,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闭塞。并且,他们也不需要了解整个详细的发展过程,只需要了解最新的就是了,这就好比是一个2010年出生的孩子一样,他不知道之前发生过什么事并不会对他后期的生存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然后,从实际体验的角度来说,一开是会有一些不习惯这是正常的,毕竟,在里面住了20多年再加上里面和外边的生活方式的的巨大差异,指定不可能说是出来就立马适应,但是这个适应过程不会太久。顶多也就是一两个月。

因为他们要适应的不是这些新型的智能手机或者高端电子产品之类的,而更多的是居住环境和外界的生活方式。毕竟,要涉及到生存问题,20年前的工资和物价跟现在相比指定是差别很大的,而这那些新型的工具基本上就是一两天也就玩儿得很熟了。

所以说,这些事指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但是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不然要是真的进去了,那就是几年的光阴就真的没了。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放心,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首先要说一下,有没有可能出现90年代坐牢到现在才出狱的犯人,笔者认为几乎是不可能有了。

即使1999年被判了死缓(那时还没限制减刑),那么2001年减为无期徒刑,2003年减为有期徒刑二十年,那时无期减为有期徒刑二十年是改造表现非常的差了。而2003年到2011年是减刑收益最大的时期,可以达到坐两年牢减两年刑的程度,就算表现也很差,两年才减一年半,那么八年时间可以减六年,还剩下六年。这六年还能减掉差不多2年,只需要服刑四年。也就是说,即使1999年服刑的死缓犯人,也会在2016年左右就刑满了。



凡事总有例外,就算真有90年代就入狱的犯人,到了现在才刑满,其实也不会产生多大的陌生感。因为在犯人刑满前三个月会被送到出监监区,专门学习怎么适应现在的社会。


比如手机,90年代的时候没有手机,连电话都很少。但是呢犯人可以看电视,电视里有手机广告,而且他们每个月都可以打电话。另外,在手机还能带进监狱的时候,他们可以看到警察使用手机。

又比如以前没有地铁之类的交通工具,汽车站也比较古老,而出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熟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及怎么买票,怎么进站出站等等。还有怎么去医院看病,怎么去办理各种证件等等。



虽然监狱是封闭管理的,但并不代表监狱里面就是很落后的,相反的监狱很多管理设备都很超前。比如平板电脑,一个没读过书的犯人,很有可能会使用平板电脑;比如卡拉OK,警察会经常组织犯人搞些娱乐活动;比如电影,可能你还没进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犯人们可能已经看过了。


所以,即使罪犯在监狱坐牢,也不会对这个社会脱节太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