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中學:三尺講台繪青春

山陽中學:三尺講臺繪青春

她說,此生最自豪的事是當老師;最幸福的付出是傳道授業解惑;最美麗的青春是在講臺上播撒愛和希望。她是山陽中學教師武丹,從踏上三尺講臺的那刻起,她便下定決心:儘自己所能讓每一個學生成材,讓每一個家長都放心。她以愛為課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同學生一道學習、一起進步。13年的從教生涯中,她用火一樣的熱情,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

今年36歲的武丹是山陽縣人,從小生長在教育世家,聽著琅琅書聲、聞著淡淡粉筆味長大,對教育熱愛的種子自那時起就根植在她心裡。高中畢業時,她毫不猶豫地填報了師範院校。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專業技能,錘鍊教師基本功。2005年大學畢業後,她毅然選擇回到家鄉任教,實現了回報家鄉和教書育人的“雙重理想”。從開啟教育事業大門那天起,她始終用心地做著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對待每個學生,呵護著每一顆成長的心靈。

武丹說,一位好教師絕不僅僅只是一個教書匠,更是學生心靈和智慧的啟迪者。在教學中,她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心他們的心靈成長。來平平(化名)是武丹2009級學生,高二那年由於家裡面突遭變故,成績一落千丈,上課總是無精打采,神情恍惚,而且變得自卑自閉起來。武丹發現這一情況後,多次找來平平聊天,鼓勵她走出低落,並幫助她複習功課。在得知來平平為省生活費而不吃下午飯的時候,武丹為了既能幫到她又不傷害她的自尊心,就每天下午做好飯,假裝叫來平平到家裡幫忙“幹活”,順便邀請她在自己家吃飯。就這樣,情緒失落的來平平一天天變得開朗起來,接受了生活的磨難,並學會了坦然面對。學生孟凡(化名)由於常年患病身體不適,家庭也非常貧困。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武丹每月主動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200元資助她,幫助她買些生活和學習用品。對於其他性格孤僻的學生,她也給予更多關愛,用真誠的關懷和耐心的勸說,幫助他們恢復自信,使他們逐步走出生活的陰影。

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武丹和學生們的心貼的很近,學生們親切地稱呼她“武姐姐”,有的學生已經畢業多年,還和她保持著親密聯繫。想起這些,她就會感到無比滿足,覺得自己收穫的遠遠大於付出的。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己任。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更新教學方法,使自己首先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是關鍵。在教學中,武丹堅持學習充電,她在課餘潛心鑽研教材,廣泛汲取營養,同時,她主動向身邊前輩學習請教,旁聽優秀老師授課,學習教學經驗,借鑑優秀的教學方法。除外,她積極參加各種公開研討課,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大膽採用新的教學手段,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不斷強化自己的綜合能力。

為了上好一堂課,武丹往往會準備兩份教案,一份上課用,一份上完後再修改,再反思;她鼓勵學生多閱讀,提倡號召他們動筆動手,從而拓展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她拿出自己的藏書,在所帶的班級設置了“閱讀角”,讓學生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並且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地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語文。工作以來,她撰寫的專業論文多次獲得國省縣級獎勵。她先後獲得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優秀指導教師、陝西省青少年文學創作大賽優秀輔導教師、“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優秀指導教師,以及“2017陝西最美女教師”等榮譽稱號。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她始終淡然處之、謙虛上進。她說:唯有懷揣教育夢想,不忘育人初心,在教育的路上,更加奮然地前行,才能桃李灼灼。

記者 王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