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器,与共朝夕


在东方文化里,

书房是一个家中最文雅的地方,

而构成这个大雅印象的区间中,

诸多雅物相映成趣。

笔筒,

承载妙笔生花的典雅,

以艺术个性和文化品位,

以侍君子。

君子之器,与共朝夕

唐代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有“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句子。到了明中晚期,圆口直壁、造型新巧、简约实用的笔筒开始出现,经过能工巧匠的设计加工,材质多样、雕镌精致的笔筒取代了笔床,成为文人雅士的芸窗新宠,至今盛而不衰。

君子之器,与共朝夕

笔筒初兴时,多用竹木之类的材料,取材方便,又为文人提供了亲自操刀发挥创造的空间。正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笔筒更具书卷气和文化寓意。皇家的推崇,也为笔筒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清两代都有特别喜爱附庸风雅的皇帝,为满足自己的爱好,自然可以倾国家之力,不论多么贵重的木材,都可以用来制作珍玩。

君子之器,与共朝夕

笔筒是文房雅致之物。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是“于细微处见精神”,笔筒虽是案头“小器”,但它包含着很多的人文气息,细节处甚至令人叹为观止。如康熙时期,文房以笔筒最为出色,造型、纹饰相当美艳,艺术表现也呈多样性。

君子之器,与共朝夕

文房笔筒,置于案头,帮助文人叙说他的审美心境。同时,也向后人展示了他们的非凡才华。古人不吝赋予其它品格,曰正仪止,曰思无邪。“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权益影响,请及时告知酌改,感谢!

坚持品质 价值收藏

信仰手工 倦勤禅雕

+

什么样的作品能取悦你

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用你的品味

定义你自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