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明盛衰之道,通成败之数;审治乱之势,达去就之理。


君子,明盛衰之道,通成败之数;审治乱之势,达去就之理。

 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 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此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大智汇释评:

 大凡以高尚道德立身处世的伟大人物,在其走上社会,施展抱负之际,就已经对历史的发展规律了然于胸,既能预测未来的趋势,又能洞悉兴亡成败、治乱去留的玄机了。由于对主观和客观的规律,时事变幻的奥秘洞若观火,所以天下的兴亡仿佛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一样。


君子,明盛衰之道,通成败之数;审治乱之势,达去就之理。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翻译:治世的规则犹如船,有船才能渡河;实行这一规则的机遇犹如水,有水才能行船。只有船的便利,却没有江河使它乘行,也发挥不了船渡河的作用。


 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大智汇释评:

 伟大人物的成功在于自身的才德皆备,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势而行,待时而动。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会违背时势、恣意妄动。倘若时机不成熟,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如姜太公钓闲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一旦风云际会,时运骤至,就会奋然而起,当仁不让,改变历史,造福于民,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先法制人,诛杀长兄建成;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见机遇、局势对于有志者的重要性。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所以有大智者不与天争,不与势抗。因为他们明白,真理有如舟船,时运有如江河。没有可达彼岸的浩瀚之水,真理只不过是一个如如不动的客观规律。

君子,明盛衰之道,通成败之数;审治乱之势,达去就之理。

 若您从文中受益,请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因你受益,福寿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