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你家娃坐第幾排?”

這是家長們湊在一起時常常會聊到的話題。在許多家長眼中,讓孩子在教室裡找個好“地段”,是件再重要不過的事情——如果坐到了教室前三排,那就算坐到了黃金位置,而如果坐到了最後一排,那還真是糾結得不得了。

面對家長們的這種擔心和糾結,老師們也是想盡了辦法,頻頻放招,以使得絕大多數家長能夠安心。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家長擔心:怕孩子個兒太高被排到後面

一位爸爸覺得,孩子最好長得矮一點,起碼不用為了座位操心。“大家都覺得在前三排好,可是,班裡總會有最後一排,作為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受點關注,不願坐最後一排。”他也為了孩子的座位找過老師,現在孩子班裡後三排開始前後輪換座位。

一位媽媽以前聽到別人誇自己兒子高,心裡美滋滋的。可自從今年8月份開始,她就開始擔心了,因為在她的印象中,班級座位是要按照高矮個來排的,個子高意味著就要往後坐。果不其然,開學後她的兒子就坐到了最後一排。

對於排座位,前三排的座位真的要比最後一排更好嗎?座位管理大盤點,哪種最高效?

(一)秧田型

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是課堂教學最普遍的方式。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採用“秧田式”的模式,把學生排列成一行行、一列列,使講臺成為教室的中心。

優點:便於教師管理。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缺點:不利於師生交流。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老師說:“我個人比較喜歡‘秧田型’的課堂座位排列。在這種空間形態中,學生相互干擾少,聽課注意力容易集中。從教師來說,也易於觀察與控制全班學生的課堂行為,利於進行系統講授。”

(二)分組模塊

這種模式類似於文章開頭提到的“團團坐”,與秧田式不同,改變了學生看著學生的後背的方式,面對面圍桌而坐,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教學任務。

優點:增強學生間互動合作。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缺點:老師監管較難。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老師說:“我覺得小組式排列法比較好,我會讓學生自由組合,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溝通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一些探討性的實驗,這樣的排列方法最有利於他們的學習。”

(三)餐桌式

學生們面對面而坐、時不時互相討論、老師則拿著課本“全班繞”。課桌椅按照長餐桌的形式擺放,所有學生都是面對面坐著聽課的,以方便自由討論。

優點:有利於學生的合作學習。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缺點:分散學生注意力。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四)馬蹄式(U型)

馬蹄式座位模式又叫作U型座位模式,是指教師站在U型入口處,學生面朝教師而坐。

優點:有助於師生交流。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缺點:只適合小班教學。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老師說:“我們班學生人數比較少,學生在這種U型結構中可以互相對視和傾聽,方便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我也能很迅速地看到每個學生的反應。”

(五)圓形式

圓形座位排列方式是全班同學圍坐成一個大圓形進行學習和討論,中間空出來的空間,則可以用來開展班會遊戲等活動。

優點:激發學生表達自我。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缺點:縮小了學生間的交往面。

你家孩子坐第幾排?“黃金座位”?老師是這樣給孩子排座位的!

老師說:“現在班裡的學生明顯比以前活躍,遇到問題也愛討論了。同時‘圓圈’形式的座位,有助於老師照顧到每一個同學,老師與學生也有更多的交流。”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得到足夠的關注,希望孩子能夠更順暢地接受知識,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課堂座位並沒有嚴格的優劣之分,只有合適與否,而達到這個“合適”,需要的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合作、信任和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