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漲了20%,我卻租不起房

01

Linda去年畢業,加入公司後參與一個重大項目,表現突出,前一陣子漲了20%的工資,美滋滋的。

這幾天再見她,卻一副愁眉不展,很不開心的樣子。

原來她的房東上週末暗示她,租金要漲1000元,Linda說:“好不容易才漲了點工資,卻還不夠填補上漲的房租,而且說不定租金還要繼續漲,真是租不起,在北京生活太難了。”

最近北京房租暴漲,攪得辦公室中租房的年輕人心神不寧,對未來充滿了迷茫甚至恐懼。

雖然房租每年上漲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今年夏天卻出現了大幅上漲的行情。

數據顯示,北京7月房租同比漲21.89%、上海同比漲16.46%、深圳同比漲29.68%,部分小區甚至超過了50%,堪稱暴漲!

難怪網友自嘲,追不上房價的人,沒想到有一天還會追不上房租。

工資漲了20%,我卻租不起房

02

樓市調控從嚴,剛需買不了房,只能租房,而去年底北京拆除違建,整治群租房等行動,進一步導致租房供不應求,房租上漲。

就在前幾天,一位網友發帖,分享了今夏房價暴漲的起因:他在天通苑有套房子想租出去,原本預期價位在每月 7500 元;但自如和蛋殼兩家中介(長租公寓中介)找上門來,爭著要這套房子,還互相抬價。

三輪抬價之後,房租原地暴漲 3300,高達 10800 元。

工資漲了20%,我卻租不起房

作為房東,租金原地暴漲,自然樂不可支,但是對於租客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捉襟見肘,在工資漲幅甚微的情況下,居住成本急劇上升,生活步履維艱。

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中顯示,全國租房的職場白領人群佔比為45.1%。

其中,在北上廣深等房價較高的一線城市,租房群體更龐大:深圳租房生活的白領達到了68.8%,北京為58.6%,上海為57.3%。

每次房租上漲過程中,這個群體在房東和長租公寓面前,基本沒有議價能力。

租不起房子的白領們,要麼選擇離開大城市,回到老家,和夢想訣別;要麼選擇租住更低廉的房子,比如地下室或城中村。

但這就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急劇下降,因為你必須忍受周邊環境的髒亂差,隨處可見的垃圾堆,臭水溝, 還有狹窄而黑暗的樓道,而這些都在無聲地挑戰人們到底該不該留下來的決心。

而那些早已習慣蟻居的人們,也面臨著隨時被通知非法群租,捲鋪蓋走人,不知道今晚在哪裡落腳的命運。

無法擺脫眼前的苟且,又有什麼資格和底氣去追求詩和遠方?

活活被房租綁架動彈不得的年輕人,連談戀愛,結婚甚至生孩子,都變成了負擔,或者說變成了奢望。

03

有一項統計,2018年北上廣深應屆生平均薪資分別為5000、5000、4500、4000元左右。

拿北京長租公寓來說,東三環附近一間10平米臥室,月租金3200元,東五環的10平米次臥也要2600元,還要另加1個月房租的服務費,遠遠超過他們半個月工資。

房租無疑已經佔了收入的大頭,再扣除交通,餐飲,穿著,交際等費用後,所剩無幾。

另外,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過去一段時間,人民幣貶值近10%。網上看到有人說為了國慶出遊,本來準備兌換1萬美金,因故辦理拖延了一週才去兌換,結果就多付了2000多元。

加上通貨膨脹等因素,人們的實際收入不是增加了,而是減少了,並且是大幅縮水。

打臉的現實毋庸置疑,一邊是不斷上升的各項生活成本,另一邊是實際收入的大幅縮減。

當錢越來越不值錢,花錢的速度遠遠超過掙錢和攢錢的速度時,再假裝自己是個中產階級,就顯得不僅可笑,甚至可憐,因為你再也無法掩蓋“中產”皮囊下包裹的窮人身軀。

04

拼多多上市,讓很多人看不懂,說這麼一個充斥著假貨,山寨貨的傢伙,憑什麼僅用三年就港股上市了?簡直天理難容。

“存在即是合理”,拼多多的迅猛和火爆,正是其背後“3億活躍用戶”在貢獻和支撐著,他們或許居住在狹窄的城中村,也或許居住在幾百萬的房子裡。

我認同這3億人是低價消費的代名詞,但我卻不大同意說這些人是貧困人口的代表。

觀察了身邊用拼多多的人群,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有錢”但並不富裕的所謂中產。

這些人生活在五環裡,卻揹負鉅額房貸(房租),車貸,孩子教育,雙親養老和醫療保險,這些硬性支出,一點都不能少。

比如在北京,大幾千到萬元的房貸(房租)很是平常,孩子上幼兒園的園費,少則3000,多則5000,8000元。

每個月扣除以上硬性開銷,一對工薪階層的夫妻收入僅剩一小半,有時候他們還想“奢侈”一下,買個包包,出門旅行,吃點大餐,這樣一個月下來,根本沒有什麼存款,勉強維持生計。

這你就完全理解,拼多多一邊被人罵,一邊又火的不行的真實原因,有個用拼多多的朋友說:“能省一點是一點,如果產品質量還可以,用拼多多也不丟人。”

其實,拼多多根本不是四五線城市用戶的專屬,在一二線城市,使用拼多多的人大有人在,既包括那些純粹追求低價的低收入群體,也包括那些追求超高性價比的中產群體,比如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卻“有房有車”的人......

朋友圈裡光鮮亮麗,口袋裡羞澀難當,拮据的生活,不允許你真的一直裝下去。

正如這樣一句話所說:

拼多多讓許多人看到了五環外別人的生活,也讓別人看到了五環內苦逼的自己。

05

曾經,人們在回老家還是去大城市打拼的兩難之間,最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去(留)往(在)大城市。

人們寄希望於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走出貧窮落後的家鄉,在大城市鑄就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並生根發芽,繁衍後代。

然而冰冷的現實卻是,房價有如脫韁野馬,從未回頭,一路飆升至令人咋舌的地步;今夏房租的瘋狂暴漲,徹底擊碎了買不起房,但是用租房補償的美好願望。

物價的步步抬高,讓精打細算的你就算省吃儉用,每月將節省出來的微薄工資存入銀行,卻發現在重疾和意外來臨時,讓這一切變得杯水車薪,脆弱不堪。

明星們的天價合同,陰陽合同為什麼會引起社會的廣泛聲討?

就是因為在普通人生活已經步履維艱,正在貧困線上掙扎時,在同一片土地上,卻有另一些人的生活奢華無度到令人髮指。

他們一部電影片酬幾千萬,他們在海外狂購豪宅,他們投入十幾億操縱股市,卻在無恥地偷稅漏稅,中飽私囊。

貧富的巨大差距,加速了階層固化,也讓實現逆襲的大門越來越窄,高不可攀。

有的人選擇了堅持,他們更拼更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繼續飛奔,爭取在逆襲之門關閉之前躋身而入;而更多的人則選擇了沉淪,放棄理想和逐夢,聽從命運的安排。

06

別再用“消費升級”來麻痺感官,創造虛假繁榮,“消費降級”的浪潮,來得比你想象中的更快、更猛、更廣。

比如商場中打出“3折,5折”的商品區前,人頭攢動,而沒有打折的攤位,門可羅雀;麵包房8點以後打折的麵包,銷量奇高;超市中的蔬菜區,排起長龍爭相購買的永遠是當日推薦折扣最大的菜品。

認清了現實,卻絕不意味著我們無所作為,怨天尤人,任由命運的擺佈,因為在任何時候,選擇權和主動權都還在我們自己手裡。

連改變命運的想法都沒有,就更別談命運的最終改變。

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建議從如下幾方面對生活進行規劃:

  1. 學會投資理財,合理配置資產,分散風險,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謹慎進入股市。對概念較新,自己又不懂的投資方式,必須繞著走,比如P2P,區塊鏈,“消費金融”等
  2. 對家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者,優先購買保險,家庭成員重疾險和意外險是必買險種
  3. 分清楚需要和想要,抑制不合理的消費慾望,理性對待商家的促銷手段
  4. 別被忽悠辦理面值較大的美髮卡,健身卡,美容卡和各種會員卡。一定要辦的話,控制在1000元以內,以防店家跑路時,遭受經濟損失
  5. 設定個人發展目標和規劃,投資自己,苦練內功,提高核心競爭力
  6. 因為你和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一樣,因此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不必過分焦慮,焦慮改變不了現狀。
  7. 關於租房,不能一味追求租金低廉,還要考慮到通勤時間和距離,交通便利性以及居住安全性。個人認為,租金略高,但是通勤時間少更划算,因為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以學習和提升自己
  8. 工作之餘,開始規劃從事副業,增加自己的總體收入,甚至被動收入,為未來職場遭遇裁員等提前做好準備。

當別人要麼變成樓市的韭菜,要麼變成股市的韭菜,要麼變成一切可被收割的物種時,只有那些理性而從不忘初心,有目標而又堅持不懈的人,才會最終躲過被“坑”被“割”的厄運,坐看雲起。

作者:木沐,清華大學MBA,LinkedIn專欄作家,戰略總監

陪伴最有夢想的你,

成長為實現夢想的人

工資漲了20%,我卻租不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