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和協約國是在何種形勢下形成的?他們分別有哪些國家組成?

普法戰爭結束後,普魯士人佔了很大便宜,俾斯麥擔心法國人報復,便想採取結盟政策,編織起一張大網,網住一心想要復仇的法國。俾斯麥最初想搞一個包括奧地利和沙皇俄國在內的三皇同盟,不過很快他就發現德國和俄羅斯的利益難以調和,於是奧地利就成了德國結盟的首選。1879年,這兩個國家締結了秘密聯盟。1881年,意大利與法國為了爭奪北非的突尼斯而發生衝突,意大利遭二到失敗,很沒有面子,俾斯麥順勢把意大利人攬到懷裡。於是,德國、奧地利、意大利這三個國家結成了三國同盟,稱為同盟國。

同盟國和協約國是在何種形勢下形成的?他們分別有哪些國家組成?

普法戰爭圖

法國人知道同盟國是衝自已來的,他們也想結盟,但俄國和英國這兩個強國曆來與法國人不友好,法國人只有苦苦等待時機。俄國沙皇得知德奧兩國結成同盟後,十分憤怒。俾斯麥不愧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他主持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維持住了兩國傳統的友誼。

同盟國和協約國是在何種形勢下形成的?他們分別有哪些國家組成?

俾斯麥與李鴻章合影

俾斯麥去職後,俾斯麥時代也隨之結束,當政的威廉二世當時年僅29歲,也許他想在國際事務中露一手,就終止了德俄(再保條約)。俄國人大失所望,開始懷疑這個英國公主的兒子是不是要改變德國的外交航向。法國人趁機向俄國人搖晃起橄欖枝,這時的沙皇在歐洲空前孤立,除了法國之外,也找不到更好的選擇,手是在1891年兩國簽訂了法俄同盟協約。兩年後法俄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近乎,政治同盟發展成了軍事同盟。與此同時,英國人也不得不面對現實,放棄了他們堅持已久的“光榮孤立”政策。這時的英國遠沒有半個世紀前的那種雄曙天下的氣度和實力了,日益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他們有意與德國人交好,可是威廉二世卻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讓法國人捷足先登。

同盟國和協約國是在何種形勢下形成的?他們分別有哪些國家組成?

德皇威廉二世與皇后圖

法英兩國經常在殖民地問題上發生糾紛,1904年,英國和法國在非洲的軍隊險些打起來,這一次法國人表現得極為大度,於是兩個原來的死對頭簽訂了《摯誠協議》。隨後,法國人又從中做工作,說和英、俄兩國結束他們之間的殖民地糾紛,簽訂了《英俄諒解協議》。1907年,法國、英國和俄國組成“三國協約”,稱為協約國。

同盟國和協約國是在何種形勢下形成的?他們分別有哪些國家組成?

協約國簽字圖

從此,歐洲分成兩大陣營,只要有兩個國家發生衝突,就會把它們背後的所有國家都牽涉進來。1905年和1906年,在北非爆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德國人殺機畢露,想對法國人下手,法國不為所懼,英國人則表示不惜與德國一戰。這種同仇敵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1908年,土耳其爆發革命,奧匈帝國乘機吞併了巴爾幹半島上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引起了塞爾維亞和塞爾維亞身後的俄國的強烈不滿,沙皇政府聲稱準備開戰。奧匈帝國的部分軍隊立即進人緊急狀態,而德國立即向俄國交了一份態度其硬的聲明,表示堅決支持奧匈帝國。如果不是俄國及時退縮了,世界大戰恐怕早就打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