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究功德,在我們鄰國緬甸他們是怎麼做的,做法超乎你的想像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國家,全國人口80%以上信奉佛教。佛教講究功德,而在緬甸佛教信徒的心目中,最大的功德就是捐款造塔。於是,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佛塔便布村鎮城鄉,給緬甸贏得了“金塔之國”的美稱。

佛教講究功德,在我們鄰國緬甸他們是怎麼做的,做法超乎你的想象

仰光大金塔夜景圖

在林立於細間境內的佛塔中,最有名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仰光大金塔。人稱它“瑞大光塔”。在語中,“瑞”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仰光大金塔始建於公元前585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有一年,細甸人釋迦達普兄弟去印度經商,在一棵菩提樹下巧遇佛祖釋迦牟尼,他們把隨身攜帶的蜜糕獻給了佛祖。為了報答善良的緬甸人的好意,佛祖就賜給他倆8根頭髮。當釋迦達普兄弟歷盡千辛萬苦回到緬甸時,佛發只剩下4根了。他們把這4根佛發獻給緬王奧加拉巴,王視若珍寶,就築塔把佛發珍藏起來。初建時塔高只有8米左右,後來經過多次修建,塔越建越高,規模也越來越大。直到1775年,塔身才修成現在的高度。

佛教講究功德,在我們鄰國緬甸他們是怎麼做的,做法超乎你的想象

緬甸鄉村圖

據民間相傳,最初建這座塔時,忽然從空中落下無數的金磚,眾人拾起這些金磚,就成了這座金塔。實際上,仰光大金塔是一座磚塔,它那金光燦爛的外表,來自貼滿塔身的1000多張純金箔,光這些金箔所用的黃金就有七噸多重。這還不算大金塔的四周掛著的1.5萬多枚金鈴和銀鈴。

佛教講究功德,在我們鄰國緬甸他們是怎麼做的,做法超乎你的想象

緬甸城市圖

這座大金塔的塔頂是純金鑄成的,它出現於15世紀。達摩悉提國王用四倍於他和王妃體重的黃金,給這座金塔鑲了一個金頂。到了1775年,阿瑙帕雅王的兒子辛漂信王來到仰光,把塔身修到現在的高度,還給它安裝了一個金。這柄黃金寶傘重1260千克,四周嵌著64顆紅寶石、51顆翡翠、43顆金剛石,其中有一顆金剛石重76克拉。寶邊上還掛著1065枚金鈴和420枚銀鈴。有了這麼多寶物裝飾,平凡的磚塔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寶塔。自天在陽光的照射下,金碧輝煌;夜晚在燈光的輝映下,斑奪目無論人們站在仰光城內的哪個角落,一拾頭就會看到它金光燦燦的塔頂。從一座座寶塔,我們便可看出,緬甸佛教徒對功德的痴迷程度,緬甸佛教信徒的做法是不是很超乎你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