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寻求认可?

为什么我们寻求认可?

对许多人来说,如作家,演员,舞蹈家,画家,雕刻家等等,被认可似乎比金钱更有价值,当然,获得劳动报酬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现的形式。

对于笔者而言,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在没有穷的吃不上饭的情况下,几十个人的真诚感谢对我来说是比物质上的富裕更有成就感的事,每当我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有一些读者的留言让我感到暖暖的,很贴心,那种看到别人把你心里话写出来的感觉是很珍贵的。

我自己的感受只是社会中的一个样本,就像汪洋的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寻求认可,因为人类是社会生物,我们需要团队,需要彼此,一开始是因为安全和生存问题,后来是因为它也帮助我们确定了我们在群体中的身份。

在20000年前的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他们的生存方式还是依靠狩猎维持。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环境恶劣,一群很久没有打到猎物的原始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没有食物,恶的头晕眼花。

这时,假设有4个人去寻找食物,其中一个原始人给了猎物致命打击,成功得到了食物,当他们兴高采烈的带着猎物回到部落,整个部落将为他们欢呼雀跃,摇旗呐喊。

由于他在部落最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打到了猎物,避免了有人饿死,所以他被当作英雄,他又更高的机会得到完美的配偶,他的基因也更大概率的遗传下去。

看的此等情形,其他雄性原始人纷纷努力效仿,要当英雄,不当狗熊,哪怕只是几分钟。

至今,你仍可以在人类身上看到这种行为,即使在偏远的农村,被女性青睐的往往是身体好,能种庄稼的男子汉,纯爷们,小鲜肉反而不吃香。

所以我们天生渴望得到认可,是因为我们是我们祖先的后代。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孩子,他们通过别人的眼睛,通过另一个他/她的凝视和反射来定义自己。孩子们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另一个他/她”无疑是他的母亲。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将建立各种各样的机制,通过某些行为来获取母亲的赞成或反对,奖励或是相应的惩罚,一旦孩子学会了方法,他们将尽其所能的吸引母亲的注意,赢得她的认可,得到她的爱。

HarryHarlow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以小猴子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小猴子与母亲结合的机制。

他制造了两个假的猴子妈妈,其中一个是用棉花和布做成的,柔软而蓬松,另一个是用带刺的铁丝网制成的,冰冷且扎人,两个猴子妈妈都配有含有奶水的乳头。小猴子为了生存会群求营养,并迅速回到布妈妈的身边。在另一项实验中,当小猴子的布妈妈被剥夺时,小猴子依然会紧紧依偎在那个带刺的,铁丝网制成的妈妈身边,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笼子里寻求最后一丝安慰。

总之,一个吻比一个耳光好,但是,一个耳光也比轻蔑和冷漠要好。

我们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学到的东西将在其他的关系中重复,我们将寻求尊重、爱、友谊和认可。没有人不期待尊重,不讨厌恨、对抗或拒绝。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父亲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即使是再卑微的男人,心中也渴望得到一丝的尊重。

联想起现代社会中一些热点问题,便迎刃而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归根结底是你打心底里没有认可过你的孩子。我知道,多少的成年人,在孩童时就一直鼓着一口气,希望有一天不是笑我,不是调侃我,而是真真正正的说,我是他的骄傲。

嗑瓜子是有成瘾性的,嗑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但是当给你一大把瓜子仁,省去了剥瓜子的麻烦时,反倒食之无味了。因为嗑瓜子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回报。这也是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努力,因为他们的努力是看得见成果收得到回报的,而失败的人往往陷入负循环中。

是认可将我们定义为社会的存在,缺乏认可意味着我们没有重要性、价值、意义或兴趣,这就是问题所在,这就是当代社会我们生命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