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天長地久……這些美得不行的成語都源自《老子》(一)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結晶《老子》以“道”解釋萬物演變,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做出了深遠貢獻。我們經常使用的很多成語都來自《老子》,它們優美精煉,富有深刻的辯證思想和哲學意涵。


和光同塵、天長地久……這些美得不行的成語都源自《老子》(一)



一. 成語“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出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語譯-

“道”這種東西可以表述出來,但表述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名”也可以說出來,但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名”我們可以稱它為“無”,因為它是天地的初始。也可稱它為“有”,因為它是萬物產生的根源。

從慾望消解的角度,能夠揣摩出道的奧妙;從功利性的角度,可以探尋道的蹤跡。

這二者實際上出於同一源頭而名稱不同,它們都是很玄妙的。它們玄妙至深,正是宇宙間一切奧妙的源頭。

◎和解

1. 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對於不可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

2. 古希臘哲學的“本原觀”。

二. 成語“和光同塵”的出處。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 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語譯-

“道”是虛幻並且無形的,但它的作用卻是永遠不會窮盡的。它是那樣的淵深,就好像是世間萬物的宗主;它不露鋒芒,化解紛爭,與日月齊光,與萬物同塵。它又是那麼隱秘,好像沒有卻又彷彿存在。我不知道它產生於何處,似乎在天帝出現之前就存在了。

◎ 和解

1. 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萬事萬物都預先為普遍的自然律所規定,其存在與運行都有其固定的方式。”


和光同塵、天長地久……這些美得不行的成語都源自《老子》(一)



三、成語“天長地久”的出處。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語譯-

天長地久。天地能夠長久存在的原因,是它並不為自己而存在,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因此,聖人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眾人後面,結果自己成了首領;把自己的身體、生死置之度外, 反而能夠使自己的性命得到保存。這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這樣做反而有助於實現他自己的目標。

◎ 和解

1. 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如果人要大致竭力享受天然屬於個人的權利,就不得不同意儘可能安善相處,生活不應再為個人的力量與慾望所規定,而是要取決於全體的力量與意志。”

四、成語“上善若水”的出處。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語譯-

最接近於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

◎ 和解

1. 古希臘七賢每人都有特別有名的格言, 其中, 泰勒斯(Thales)的格言是:“水是最好的…… 水是萬物的本原或始基,而地則是一個圓筒浮於水上,天水也是水,萬物生於水而歸於水,水是不變的本體。”


和光同塵、天長地久……這些美得不行的成語都源自《老子》(一)



五、成語“金玉滿堂”“功遂身退”的出處。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語譯-

金玉滿堂,不會長久守持住。富貴而又驕橫的人,自尋災禍。功成名就之後,自己便歸隱離去,這才符合天道。

◎ 和解

1.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凡採取溫和謙恭政策的君王往往能夠維持他們的名位。王室的權威較小者,其統治常常較為耐久而且少受損害;他自己既因此而不致妄自尊大,處處專制,就多少保持些同他人平等的觀念和行為。……”

六、成語“寵辱若驚”的出處。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 語譯-

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懼,重視榮辱這樣的大患就像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

◎ 和解

1. 《小窗幽記》:“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2. 《莊子·逍遙遊》:“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3. 林肯:“我們關心的,不是你是否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能否無怨。”


和光同塵、天長地久……這些美得不行的成語都源自《老子》(一)

相關閱讀:

和光同塵、天長地久……這些美得不行的成語都源自《老子》(一)

餘世存主編 “我們的經典”系列 《自然之書 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