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商品房預售制,讓誰害怕了?

9月21日,據澎湃新聞: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已擬訂了“關於商品房預售許可事項調整”的材料,並將於9月25曰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據媒體報道,在上報的材料中提到:

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槓杆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據中國經營報,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相關人士表示,向廣東、湖北、四川等各地下發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全面實施現售徵詢意見情況並不屬實。

現行的商品房預售制來源於香港,並在1994年出臺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正式提出,意思是允許開發商將正在建設當中的房子預先出售,收取預付款的一項新房買賣制度。當時由於房屋緊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商品房預售制有其正面意義,但是進入新階段,商品房預售制的缺點也越來越突出。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讓誰害怕了?

1、在預售當中購房人預先繳納了全部款項(含銀行貸款),購房人對房屋的質量難以把控,同時也存在因開發商資金斷鏈無法完工而使購房人蒙受巨大損失的風險。據悉,不少的開發商在樓盤還沒封頂時就開始預售,而從開盤到入住一般也用一兩年才可以入住,對購房人是一種考驗。

2、預付款的資金全部進入開發商的賬戶中,一方面會放大槓桿的倍數,開發商在拿到這些錢後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開發更多的項目,而源源不斷預付-貸款-開發之間的循環將無限放大槓桿的倍數,一旦資金斷鏈極易產生系統性風險。

另一方面,預付資金缺少有效的監管,我都知道,我們在網上購物雖然是預付款,但是預付的資金是在第三方的賬戶裡,而不是直接打到商家手中,直到買家確認收貨賣家才會收到資金,而現在商品房預售相當於先付錢,後拿貨,今後的商品質量很大程度取決於開發商的信譽。

基於此,社會上一直有人呼籲取消現行的商品房預售制度,而本次媒體報道的有關部門或地區建議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無疑會讓其存在成為現實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已經達到159%,而房地產企業尤甚,2018年上半年上市房企整體資產負債率為80%,136家上市房企資產負債額超過10萬億!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有助於降低房企負債,也有助於降低中國的宏觀槓桿率,但短期來說來會給開發商帶來資金壓力,有的甚至存在破產倒閉的可能。

眾所周知,房地產本來就是資金密集行業,誰拿的錢多,借的錢便宜,錢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誰就是最後的笑者。對於開發商來說,商品房預售制最大的意義在於加快資金週轉,降低財務成本。

舉個例子,你向銀行申請100億的貸款,在利息固定的情況下,如果你的資金被利用一次那麼成本就是N,如果被利用兩次那麼成本就是N/2,被利用3次成本就是N /3,週轉的速度越快,成本就下降得越快。近幾年,很多開發商的“成功”就是這麼得來的。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最大的考驗就是那些規模小、資金實力較弱的房企,如果成行,未來房地產領域大魚吃小魚的態勢將會更加白熱化。

對於房價而言我認為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原因有兩點:一是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了存量房時代,新房供應越來越少,而二手房交易越來越頻繁,取消商品房預售制難改目前的房地產格局。二是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可能會抑制房企拿地的熱情,但難以顯現的房價上。在2016年-2018年,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