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探訪紀實——塞上江南的黎明

北上的汽車穿過六盤山,高速公路沿著川地經過同心等寧中地區,兩邊的山上沒有樹木,沒有草地,山是泛黃的,偶爾有一點點綠色,是大西北的典型,山上到處都是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裝置,還有石頭地裡種西瓜的。幾個小時後,綠色開始映入眼簾,在公路旁邊看到了水稻,我們知道,銀川要到了。到銀川的當晚,約了在當地法院工作的朋友,他帶著我們簡短的逛了一下,最後在夜市上吃了一些有西北特色的餐食,感受了一下西北風情。

農村探訪紀實——塞上江南的黎明

第一次進村吃了閉門羹

第二天是寧夏自治區開齋節放假前上班的最後一天(週五),此後將有五天的節假日,我們必須當天趕往靈武安頓好,才能不影響調研工作。靈武民政局和我們對接的是救災中心的主任,因為此次調研的村子距離縣城很近,我們理所當然的被安排進了敬老院(當地的敬老院是那些孤寡老人或者精神異常的老人住的地方,相當於我們平時講的福利院)。放下行李,惠主任就帶我們去目標村子,到了村委會才發現村幹部都不在,經過主任多番聯繫,村幹部答覆說他們都放假了,讓第二天過去。我們只好暫時先回敬老院,回去的途中,主任給我們做了簡單介紹了。他說開齋節就像過年一樣,會殺牛宰羊慶祝,所以他們會很忙,也許會顧不上我們的調研。

再次進村感受到了熱情

再次去村裡的時候,村委會楊主任已經在村部等我們,村主任告訴我們11點左右村裡的小組長都會過來,他會給我們打好招呼,我們只管到村裡調研就好了,有什麼事情就直接找組長。村裡的事情安排好後我們就回到了住的地方休息,午睡過後,由一組組長帶我們在組內調研。臨走的時候,村民給我們送了很大一袋自家種的李子,很熱情。

開齋節期間

開齋節的前一天,早上給紀叔打電話問他有沒有時間,他說明天就開齋節了,今天沒有時間。我們決定過完節後再進村繼續調研。趁著這幾天放假,我們也整理一下材料,整理一下自己,隨便出去逛逛。自從出來調研,很少有洗過衣服,不是不講衛生,實在是沒那條件。身上有股自己都能聞到的汗味兒了,雖然西北不熱,出汗少,但也已經到了不得不洗的地步。開齋節期間,我們打算在塞上江南多走走,黃河水在這裡灌溉出了江南般的美景,第一站我們去的是銀川最出名的景點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影視城拍過很多戲,如《紅高粱》等都是從這裡走向了世界。沙湖是匯聚湖泊、沙漠於一體的地方,有秀美漂亮的江南風光,也有渾厚的西北氣息,雖然這裡不是沙漠,但在這裡我第一次找到了沙漠的感覺。

村部的爭吵

早早來到村部,本打算將三組的兩戶調研完再到十組,可我們到村部發現村裡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很忙,我們只有等等。閒來等著沒事兒,我便去找主任蘇學貴聊聊,正當我們聊天的時候,旁邊辦公室裡一個村幹部和一個村民發生了爭執,還打了起來。碰到這種事本應該去勸勸,但考慮到我們初來乍到,對這裡的情況不瞭解,不能隨便參與到村民的糾紛中去,就喊了村主任去勸說。和村民發生糾紛的村幹部兼任三隊的隊長,我們的調研計劃也必須改變,他現在的心情是不適合也不方便帶我們去調研。

滄桑的家庭,不屈的精神

紀叔是一個很熱情的人,是村裡面的明白人,對村裡的一些事情都看得比較開。他家裡就一個女兒,沒有兒子。不知道什麼原因女兒去年離婚回到了家裡,可以說這是個不幸的家庭,但是在這個不幸的家庭裡我沒有看到家裡因不幸而帶來的憂傷,看到的是他們生活的樂觀與對美好明天的嚮往。看見我熱,紀叔專門給我拿了扇子。紀嬸專門給我泡了茶,還端來一盤包子,這是我第一次在他們家裡吃東西,面對他們的熱情,我忘了我的顧慮。走的時候,他們將一包開齋節做的食品作為禮品送給我,還說明年來的時候叫我提前給他打電話,然後他多買些吃的,我沒法拒絕,也不忍心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