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蘭州段,十九億年前就有了雛形,最初是兩個湖盆間的溪流

蘭州人,不可不知,黃河就是這麼長大的!

有人曾說,地球上原本沒有黃河。那麼,黃河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黃河蘭州段,十九億年前就有了雛形,最初是兩個湖盆間的溪流


黃河中冬泳的人們、

滾滾而來的黃河,在蘭州這塊土地上,自西向東蜿蜒奔騰。滔滔河水在峽谷和盆地間,劈山斬谷,一路向前。黃河干流從蘭州市西固區達川鄉岔路村入蘭州,流經西固、安寧、七里河和城關等區,繼而經皋蘭縣東南部和榆中縣北部,至烏金峽出境。黃河在蘭州境內流經了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烏金峽等眾多峽谷。這些峽谷山崖陡峭,高出水面30-50米,水勢洶湧,暗礁險灘密佈,“白馬浪”、“煮人鍋”、“大小照壁”、“月亮石”等眾多充滿浪漫色彩的險灘礁石。


黃河蘭州段,十九億年前就有了雛形,最初是兩個湖盆間的溪流


黃河桑園峽口

黃河,所到之處,不僅滋養了一個一方水土,更加留下了無數的傳奇。人們常說,天下黃河向東流,其實在蘭州這塊土地上,黃河並不向東流,它先向西流,後又折向北流。

對於黃河,它給人們留下謎團的自古就有,有一首陝北信天游中唱道:“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對於黃河自身而言,最大的謎團就是黃河是如何出現的?

研究成果表明,黃河的出現,從根本上說是大地抬升的結果。在大地的隆起過程中,大地上的湖泊,逐漸往一起彙集,最後形成巨大水流,在流水的切割下,大地下陷,形成河谷。這是一個粗略的過程。

大約19.5億年前,蘭州的許多地方汪洋大海。這個時期,被人們稱為前中元古代。時光飛逝,在前中元古代末期,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蘭州境內的最高山峰榆中馬銜山開始嶄露頭角。在茫茫的大海中,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孤島。這個生長過程是極其緩慢的,直到距今4億年左右的時候,馬銜山、興隆山才漸漸成型。


黃河蘭州段,十九億年前就有了雛形,最初是兩個湖盆間的溪流


青海湖也曾注入黃河

此時,蘭州大地仍舊被湖盆所包圍,蘭州的東北方向是景泰湖盆,西南部的則是共和湖盆。黃河蘭州段就在這兩個湖盆的夾縫中成長。雖然黃河有了雛形,但它還是非常的弱小。此刻,它仍舊需要一次巨大的動力,促使它真正長大。這個巨大動力就是隨後而來的喜馬拉雅運動。

在喜馬拉雅運動中,來自印度洋板塊巨大撞擊力,推動青藏高原急劇抬升。於是,大地上一些地方成了高山,一些地方成了大河。

在今天的黃河上游一帶,大致有五個湖盆,而將這些湖盆連接起來的河道就是黃河大致的雛形。不過,真正的黃河雛形出現的還要更晚一點。它依然要靠青藏高原的抬升。在青藏高原的抬升之下,在水流的巨大下切之下,黃河漸漸地形成了。


黃河蘭州段,十九億年前就有了雛形,最初是兩個湖盆間的溪流


黃河上的浮橋

當人們在蘭山頂上盡情眺望市區,欣賞這個城市帶來的現代氣息時,在茫茫的時間長河面前,人是多麼的渺小,但又是充滿了探索發現的創造精神。可是,人們並不知道,就在他們的腳下,就有一處古河道的遺蹟,這是在蘭山半山腰,一處難以企及的地方,它的下方則是紅泥溝。

這處黃河古河道遺存,人們稱為下五泉礫石層。這是,黃河孕育時期的衝擊沉積物。礫石曾有上下五泉礫石層之分,厚度大361. 55米。這些礫石層已經發生了褶皺,人們由此推斷,最早雛形的黃河蘭州段,開始形成於248年。而在距今150萬年的時候,蘭州盆地已經有黃河水流流過。但真正的黃河則出現在距今130萬年至110萬年的全新世初,定型於8萬至1萬年前。從蘭州兩山夾一河的地形來說,黃河的最早遺蹟應該在蘭州南北兩山的最高點上。人們所發現的蘭州最早的黃河遺蹟,在九州臺,這裡是蘭州城區邊上的最高點。人們在這裡發現了厚達6米左右的礫石層,這些石頭呈現出典型的,混圓狀。顯然,它們是黃河水衝擊打磨的結果。


黃河蘭州段,十九億年前就有了雛形,最初是兩個湖盆間的溪流


在西固的山頂上眺望黃河

黃河誕生之初,位置今天的九州臺頂上。蘭州九州臺的海拔2067米,而現在蘭州市中心的海拔1520米。一百多萬年的下切中,黃河位置下落540米。在南北兩岸的山間,留下了5-6級階地。

黃河的誕生髮展過程,就是掙脫束縛,滾滾向前的過程。它們一路向前,留下了諸多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