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楷这么多类型,如何理解和选择临摹?

雅士生活


欧阳询的碑帖,总体的风格是劲健险峻,笔力刚强,而每个碑都各具面貌 。我们在面对欧阳询这些碑帖时,如何确定哪一块碑才是正宗的欧体字呢?



这就是对书法常识欠缺而产生的疑问。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字的形体是无常形的,而用笔的原则是核心,是不会因字形的改变而更改的。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为终篇之准。所以古人写字无常形,有恒法。不只是。欧阳询是这样,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每个人写的碑,每一块都有每一块的面目。


所有的欧阳询碑帖,都是欧阳询笔法的体现。我们临帖学习,是借助于他的字体形态,学会他的笔法。你能临像几分,就收获到他几分的笔法。若是你学到十分像,便是得到了他十分的笔法。那为什么很多人临的已经十分相似了,依然不能出帖创作呢?这就是现代学书的观念所造成的恶果。现在学书法的人,都是学某某体。并把所学的书体相似度高低用来衡量检验水平的高低。

古人学书,是取法。单一的法与单一的法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每一个人的风格。单一的法,是永远都不变的。组合的方式则会瘦肥长短,藏露逆回的改变而用不同的组合。每一个笔画都是由多种单一的法组合完成。



单一的法有十二个。折,转,提,顿,挫,搭,尖,驻,蹲,侧,衄,抢。这十二个笔法,就可以组合出所有的风格流派。在学习欧阳询的字体时,就是在借助他的形体,学会他的笔法组合。并非是要把他的字体当作最终的学习目标。你学会了他的笔法组合,就能形成欧阳询体系的书写风格。又何必在意是《九成宫》,还是《皇甫君碑》、《虞恭公碑》、《化度寺》、《兰亭记》……


喜欢古朴点,你可以选择《化度寺》。喜欢圆润的,可以学《九成宫》。喜欢娟秀的,可以选择《皇甫君》,喜欢妍丽的,可以学习《兰亭记》。不论选择哪一种,学精熟了,都能达到形成欧阳询风格的书风。


子衿tjk



欧楷书书法只有一种,没有什么那么多类型,要说欧阳询一系书法到是不少,因为师法欧阳询书法者众,历代不乏欧阳询的粉丝。

说到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主要有这么几种,楷书《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 》、《皇甫诞碑 》、《化度寺塔铭》、《黄帝阴符经》,行楷书墨迹本有《张翰思鲈帖 》、《梦奠帖》、《卜商帖 》。《正草千字文 》和墨迹本《行书千字文》等。其中最著名的,历来影响最大的是《九成宫醴泉铭》。要说想学欧阳询书法,还是以《九成宫醴泉铭碑》为最佳范本,这是欧阳询的代表作。


《九成宫》用笔朴茂紧俏,凝重沉着,笔笔不苟,结字险劲峻拔,意态精密,方正中不失姿媚,平正中力追险绝猛峭,历来被评为唐楷之冠。

我们知道,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是奉敕而书,记录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由魏征撰文,此作可谓人书具老,是初唐楷书技法集大成者。何况又是奉敕而书,欧阳询自然用心,故整体端庄中寓险劲,无一点一画苟且松懈,倾其一生心力和书法所学,以自己完美的书法艺术理念,始终以清醒和理性的自觉,将一生对书法的理解,以及谙熟与心的点画形式,结构出一种严谨整饬的楷书范式,故其书“如深山至人,痩硬清寒,而神气冲腴。”又如“秋宵健翮,峭壁双清”。







翰墨书道


欧体指的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历史上有很多的书法家学习欧体,最好的范本就是他的《九成宫醴泉铭》,当然除了《九成宫》以外,欧阳询还有其它的楷书作品,比如他的楷书《化度寺碑》,另外欧阳询还有一幅楷书《兰亭序》传世,不过有人认为是后人的伪作。

我们现代人学习欧体,主要指的是欧阳询的《九成宫碑》这幅作品相对于欧阳询的其它的作品水平更高、字迹也更清晰清晰、全篇作品的字数也非常的多,适合初学者学习,也有利于以后的创作。

但是,我觉得楼主的问题想表达的意思,不止是这样的。

1、历代有不少书法家学习欧体,他们把欧体演绎出各种风格,比如黄自元,现代的田英章等等,他们的欧体楷书能不能学,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学习古代碑帖的好,毕竟欧阳询的作品才是原汁原味的的欧体。

2、另外,因为拓碑的时间不同,欧阳询《九成宫》的拓本风格也不一样,有的粗

一点,有的细一点。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也都是古帖,比现代书法家写的要好多了。都是可以拿来临摹的。

总之,欧体虽然风格很多,要想写出自己的防风,还是要学习古帖。

你觉得呢?


不二斋


一、狭义上的分类

从狭义上讲,欧楷有且仅有一种,欧楷根本就没有其他的类型。欧楷,顾名思义,就是欧阳询的楷书,历史上有几个欧阳询?所以,从狭义上来说,只有欧阳询的楷书书法这一种。

但是欧阳询一生的楷书书法主要是四大作品,所以,如果真的要说欧阳询的楷书类型多,也只能说欧阳询的楷书作品是多的。其实相较于其他书法家,欧阳询传世的楷书作品还真没多少,其他书法家比如颜真卿,楷书作品多得很。

但是欧阳询这四个作品,各具其妙,各有特色,下面简要分析每一个作品的特色、风格以及学习注意事项。

二、四大书法作品之一——九成宫

《九成宫》是欧阳询书法作品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学习欧楷的人几乎没有不学习九成宫的。它也是中国书法是上的三绝碑。所谓的三绝碑,就是它是由名臣魏征撰文、明君唐太宗主导、大书法家欧阳询撰写的书法作品。

这块碑石不仅书法精美,是欧阳询少有的作品中字体比较大的一个,因此更利于初学者学习掌握,而且它的词句撰写精美,里面有很多魏征对于唐太宗的劝谏,语句委婉、含义深刻。

比如说“持满戒溢,居高思坠”其实就是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奢淫逸,要时刻保持自己谦虚的态度和包容的心胸,否则政权就有颠覆的危险。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魏征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

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欧阳询所有书法中最清晰、最完整的一块碑石,虽然有很多地方字迹也是漫漶不清,但是这已经是保存的比较好的了。

此外,这篇书法作品也是欧阳询几块碑石中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的。很多人批评这篇书法作品的一个理由就是,这篇书法作品是欧阳询奉召给皇帝写的,因此其在书写过程中,必然紧张而且发挥不好,所以他们据此认为《九成宫》不值得学习。

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我们学习欧阳询这块碑石的意义所在,因为紧张,欧阳询在这篇书法作品中较少的熔铸了他个性的因素。

书法作品中个性的因素,说白了其实就是依靠书法家个人情感的发挥。对于一个艺术品而言,个性因素多到底好不好?当然好了。但是对于一个学习书法的人来说,个性太多就是累赘。所以这篇作品如果真的如人们说的那样,那么我想《九成宫》让初学者学习再恰当不过了。

《九成宫》推荐端方本和三井本,不推荐李琪本,个人感觉字迹不是很好,有后人描作的嫌疑。上图为后人临本——姚孟起临本。

三、四大书法作品之二——化度寺

《化度寺》是欧阳询四个作品中受到赞誉最多的,但是也是最模糊不清的一个书法作品。对于这篇书法作品,赵孟頫给予了高度的赞誉,认为是欧阳询书法中的第一。但看过这块碑石的人都知道,这幅书法作品字迹严重模糊,而且极不易于学习。

关于这块碑石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这块碑石是被一个当地的地方官在一座寺庙中发现的,这个官员非常喜欢这块碑石,知道这块碑石的价值所在,因此他非常高兴的告诉当地的和尚说,明天我会亲自来取这块碑石,这块碑石价值连城,此中有宝!一定要好好看护。结果鬼迷心窍的寺庙和尚一听这里面有宝贝,就趁着官员外出,用大锤把这个碑石砸个稀巴烂。结果第二天官员来取碑石的时候,只剩下满地碎石,和尚还气冲冲的问哪里有宝贝啊?骗人!

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这块碑的确损毁非常严重。但是正因为他沧桑的外表,给这件书法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别有一番风味,其书法的朦胧模糊美在艺术上也是独具一格的。

但是对于想要学习这块碑石的初学者来说,不要一上手就学这块碑,因为极难驾驭。但是他的学习价值也是很高的,而且在欧阳询的所有中楷书法中,这块碑也是最平淡自然,写的是最真切的,其艺术远在《九成宫》之上。

此外《化度寺》有敦煌残本问世,虽然字迹清晰,但是疑似是翻刻本,所以当作参考就好了,推荐临摹学习吴湖帆的版本比较好。

四、欧阳询其他书法作品

欧阳询其他的书法作品,比如《虞恭公碑》和《皇甫诞碑》其名气不如前面两个大。但是也不容小觑。尤其是《皇甫诞》,是欧阳询的欧楷书法中写的比较有特色和个性的。在结体方面气势凌厉、风格雄健,用其中的一句话概括此碑书法极为精当——劲草标于疾风。

但是这块碑石对初学者来说学习难度较大,风格不易掌握,应该在精研《九成宫》后进行比较好。

《虞恭公碑》是这四个书法作品里面现存字迹最少的,虽然《化度寺》损毁严重,但是很多字迹都还可以考证。唯有《虞恭公碑》,本来原文应该是二三千的篇幅,结果只存500字左右。但是其中现存的几百个字也是写的相当精妙,适合深入学习。

《虞恭公碑》推荐内务府藏本,这个版本比较好,上图为电脑处理过的选字帖图片。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传闻为欧阳询的书法作品的,比如《楷书兰亭序》、《阴符经》,因为最终无法确定,所以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但是这些作品可不可以学习呢?我认为当然可以。是谁写的那是学者的问题,是他们要研究的问题,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只要书法是好的,是不是赝品都无关紧要。

五、广义上的分类

但是欧体书法如果从广义上也不光仅仅指欧阳询的书法,只要是后世学习欧阳询并且有一定成就的,我们其实都可以把他们的书法归入欧体的范畴,这其中有黄自元、成亲王等人,包括现代的田蕴章、田英章其实都是很好的选择。

六、选择的先后顺序

首选欧阳询的本人书法,在这其中以《九成宫》为主,然后学习《皇甫诞》《虞恭公碑》,最后学习《化度寺》。有精力的可以选学《楷书兰亭序》。其他的作品可以稍微看看,但是一般来说价值都不大,可以作为参考,还是以前面的为主。

如果想学习其他人的,可以学习成亲王的,抑或是学习田蕴章、田英章,但是我建议还是当作参考比较好,主要学习欧阳询的。


松风阁书法日讲


学二田不如学黄自元,学黄自元不如直接学欧阳询。

理由:二田学欧 ,远未达到黄自元造诣。

黄自元为清人,自幼从其祖父学书,参加科举考试为殿试第二(榜眼,仅次于状元),后为翰林院编修、考官,毕生书写工具为毛笔。

二田显然没有这种书法环境与条件。

黄自元写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应是楷书入门教科书之一。

黄自元学欧,可谓卓然成家,但距欧阳询远甚,连欧阳询儿子欧阳通造诣也没达到 ,就像华士奎之于颜真卿。

欧阳询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书法论著有《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书《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真正要学欧,应该直接学“九成宫”,但“学九成宫,十有九人不成功”。

学欧难,也最易误入歧途。


大悔忆智冰


谢谢:

看来题主提出的问题是要学习欧楷,但欧楷多类型,意思是不知从哪里入手;其实题主想多了,真实的欧楷只有一家,是指欧阳询的楷书,其它都不是原帖,是赝品,临摹品,习作品;要想学欧楷,不走弯路,偏路,见意直接从欧阳询的原帖学起,欧阳询的《九成宫》已是初学者不二的选帖;既喜欢上欧楷,就坚定信心专习一帖;学书法,临帖是基础,临帖的目的是在掌握字帖书写要领,了解其笔法,结字之特点。总之,多临摹,多观察,多领悟,认准的就坚持学下去,别怕吃苦,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水天一色梅竹雙清


小秘书的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什么叫欧楷多类型?您这所谓的多类型是打哪儿传习过来的?有什么根据吗?

既然叫欧楷,或者欧体,那就是指的欧阳询本尊,难道还有其他人先于欧阳询发明和推出了欧楷吗?

显然不是。

这就纳了闷儿了,您这儿多类型多类型,多的是什么类型啊?欧体还有哪些类型呢?

莫非,您把当今正吵得沸沸扬扬的二田也归入欧楷了吧?或者,还有前清的遗老遗少黄自元,也自称欧体,打您这儿算,都算欧楷类型吗?

以我之拙见,欧楷也好,欧体也罢,纯粹是欧阳询本人的书写,可谓独家秘籍,别无分店。至于世上有人大言不惭的说自家是研习的欧体,则属于旁逸斜出的支流余脉,或者是沾了星光染了余辉,和真正的欧体天壤之别,判若云泥。

欧楷的字体特点也很鲜明独到,自打问世以来,就一直占尽春光一花独秀,成为史上最令人倾倒的正楷字体,又被推崇为唐人楷书第一。其字的特点是:

欹侧险峻,疏朗挺拔,于平正中见险绝,于严整中见飘逸,森森然若武库戈矛。正如启功先生所言:行笔如乱水通人过,节日如悬崖置屋牢。


您再看所谓的自称欧体,无不四平八稳、锦秀绮糜,秀则秀矣,险绝却无一做到,无论是黄自元还是二田兄弟,他们的字体和欧阳询的字体,差别如深壑鸿沟,只是捡拾了欧楷的皮毛,略窥门奥,还没真正领略欧楷的精髓,算不得真正的欧体字。


所以,您这无序的自下论断、自讨封号算不得真正欧楷,就像我们常听到的那句话一样:他只能代表他自己,他代表不了欧阳询

再说明一下儿:您要是临摹研习,《九成宫醴泉铭》才是最佳范本,舍此别无分店,除非您练的是四不像的所谓“欧体”。


龙吟148119260



师范小王子


正宗的欧体只有一种,那就是欧阳询。其它的都是临习欧体的副产品,最好不要拿了当范本,这样不但学不到欧体的精髓,很有可能走向偏路耽误了自己。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即是此理。其实,不但学习欧体是这样,其它书体也是如此。

所以,学习欧体一定要选择历史公认的欧字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