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苜蓿的主要步驟

苜蓿也叫做金花菜,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多年生植物,可以治療牙齦出血、流鼻血、小便出血等大部分出血病症。苜蓿還可以作為牧草,很多養殖戶們都用它餵養家畜。因為苜蓿的這些功用,所以種植的人也不少,但是很多人都不熟悉種植方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種苜蓿的方法吧。

種植苜蓿的主要步驟

(選擇種植地):

苜蓿對土壤沒有多大的要求,只要土壤的酸鹼度略微偏鹼就可以正常生長,但是想要提高苜蓿的產量,就要選肥沃度比較高、土層比較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能力好的沙壤土上種植。

(整地施肥)

選好種植地以後,需要深耕一番,將土裡的害蟲和地面的雜草都清除出去,耕的深度需要30釐米-35釐米。耕完地以後,每畝施入5000斤-6000斤有機肥、15斤-30斤磷肥,施完肥料後耕翻一遍地,將肥料翻入到地下。

種植苜蓿的主要步驟

(選擇種植品種)

苜蓿只要播種1次,就可以收穫3年-5年,因此大家在種植之前要選好品種。現在苜蓿的品種很多,比較好的品種有紫花苜蓿、天藍苜蓿、褐斑苜蓿、若葉苜蓿等。種植地地勢比較高的還可以用毛莢苜蓿,這種苜蓿可以在海拔2600米-3100米正常生長。

種植苜蓿的主要步驟

(播種方法)

1、播種時間:在8月初-9月初是最好的播種時間,在這個期間播種的話,種子出苗率非常高。如果在8月份到9月份之間沒有條件來種植,也可以在春天3月份種植。

2、開始播種:播種方法可以按照當地的情況來定,最常用的都是條播的方法。用條播的時候,先要按照行距離25釐米-28釐米,挖0.5釐米-1.5釐米淺溝,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播入溝裡,最後覆土澆水。

種植苜蓿的主要步驟

(田間管理)

1、排水灌水:在播種以後,馬上澆一次透水;在出苗後查苗補苗的同時澆1次水;在入冬之前灌1次過冬水;在返青的時候灌水1次壯苗水。遇到乾旱以後及時澆水,遇到多雨的天要及時排水。

2、中耕除草:在苜蓿的幼苗期,要經常清除田裡的雜草。在每次收割以後,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3、採收要適時:苜蓿每年可以採收2次-4次,因此採收的時間要及時,否則會影響到下次採收的產量。每次收割的時候,要保留5釐米高的莖,這樣才能經過40天-45天后可以再次收穫。

種植苜蓿的主要步驟

(防治蟲害)

1、金龜子。症狀:金龜子在幼蟲期會以種子、莖、根為食,很容易造成缺苗現象。防治方法是:播種之前,在種植地裡撒入藥劑混合土,即百分之6西維因粉劑2斤+園土50斤混合後的土。

2、棉鈴蟲:症狀:棉鈴蟲在幼蟲期間會以嫩葉、梢為食。防治方法:在種植地上噴灑百分之30蟲酰肼1000倍液,每隔7天噴灑1次,連續2次。

種植苜蓿的主要步驟

種植苜蓿很簡單,但是種植前必須要挑選好品種。最後希望種植戶們都能賺大錢,8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