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對聯出自補鞋匠、廟祝攬沙炮……祖廟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每當有外地的朋友來佛山玩

祖廟是必選地標之一

可是,你對它的瞭解有多少?

該如何向朋友訴說祖廟呢?

今日就帶大家侃侃祖廟的那些事兒!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神宗元豐年間(1080年),祀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簡稱“北帝”,為司水之神。南海地域屬水鄉,居民祈求借水得福,制止水患,廟中香火甚盛。因立廟朝代較早,居後建諸廟之先,故稱“祖廟”。

祖廟歷經擴建,寬敞壯麗,因其年代久遠,保存古蹟文物甚多,也流傳著不少故事趣談。

門前對聯下聯出自補鞋匠

PART/01

傳說明崇禎年間,曾任戶部尚書的佛山居民李待問大建祖廟,親撰廟聯一副,公開徵求下聯,獎金甚巨。上聯曰:“鳳形湧出三尊地”。聯裡點出祖廟建立的地理位置。

佛山地形像一隻綵鳳(有說像鶯),具頭、翼、軀體、尾翎等。鳳是祥物,祖廟地居鳳首。徵聯榜公貼已多天,仍沒有一副應對入選,主事人議論開來,難道文教昌明的佛山沒一個才子?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這時有一個叫阿能的補鞋匠,人稱補鞋能。補鞋能幼時讀過兩年私墊,平日也愛吟幾句詩聯。

他為人老實,工藝眼到手靈,在補鞋匠中屬一流的。由於祖廟門前出入人多,不少補鞋匠在此兜攬生意,補鞋能就是其中之一。徵聯榜貼出後,不少補鞋匠也議論開來,挑逗補鞋能去應對下聯。補鞋能也心動,但想了幾天對不上來。

一日,有位老人家到阿能檔前補鞋,和阿能交談起來。阿能向老人請教,為什麼北帝爺令人那麼信奉?老人說:“北帝是水中龍王,主管水族,能滅火,居天、地、人三尊。一旦缺水,人世將成什麼樣子?”補鞋能大受啟發,回到家裡寫了一副下聯,翌日一早馬上張貼出來:“龍勢生成一洞天。”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主事人看過後,非常讚賞,認為對聯對得天衣無縫,甚有氣勢,要給補鞋能發重獎。補鞋能擺手說:“免獎,免獎!只請求對以後在廟前擺檔補鞋的人,不要隨意驅趕,就能保住補鞋人的飯碗了。”

攬大沙炮——句句真話

PART/02

佛山及附近有一句俗語:“攬大沙炮”,這句俗語與佛山祖廟的北帝誕有關。“攬大沙炮”又是什麼意思呢?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誕辰。信眾除進廟上香祈福外,還有許多相關活動,燒炮就是其中一項,一般在初四舉行。當天在空地中央放一口大沙缸,內置沙石,中間插下一枚手臂粗的大爆竹,藥引套入一個藤圈,寫有標誌,註明頭炮、二炮或三炮。

搶炮者和圍觀者遠離炮位,等待大炮引發。主事人拜過北帝后,持爐香把缸中的巨炮引發,頓時一聲巨響,煙火橫飛,所套藤圈騰空而起,搶炮者瞄準圈的落處搶得,便領到北帝賜給的一份福禮(花燈、畫屏、燒豬和酒食等),由樂隊吹吹打打地送至家中。活動從早至午後始散。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據說某年,佛山祖廟裡有個廟祝蘇真人,主管廟裡香火錢收支事宜。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他為人老實,賬目一向清楚,但由於廟內修建頻繁,當北帝誕辰前一日,眾值理到廟查賬時,發現有些款項交不出單據,便懷疑蘇真人貪汙。

蘇真人在眾人前白口難辯,為了表示自已的清白,發誓說:“北帝有靈,如果我貪吞了廟中款項,不得好死,明日燒大沙炮時,我願意去攬大沙炮,以示清白。”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果然,翌日炮場上,當炮引點燃後,蘇真人從人群中匆匆衝出,撲向大沙缸,雙手把大沙缸攬住。旁觀的人見狀驚呼,以為蘇真人必成肉醬。

說也蹊蹺,絲絲髮響的藥引熄滅了,這一枚居然是死炮,蘇真人給眾人扶出,安然無恙。眾值理也相信蘇真人是清白的,事後不加追究。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不久,蘇真人離世,他的弟子在蘇真人生前用的蚊帳內發現一疊單據,是蘇真人生前過於小心藏進去的,與眾值理懷疑他貪汙的數目恰好相符。

此事傳揚開來,“攬大沙炮”成為佛山和附近人的生活俗語,意思是自己所說句句真實,絕無半點虛假。

60年前祖廟門前有條湧

PART/01

60年前的祖廟前有一條湧。有人將這條湧稱為“洛水湧”,有人稱之為“龍鬚溝”,也有人稱之為“新湧”……

清代的佛山鎮為洛水所環繞,曾經的洛水河岸一側,坐落著祖廟、孔廟、仁壽寺,老佛山人回憶,“當時洛水湧從祖廟門前流過,小時候在湧裡嬉戲玩耍,十分熱鬧。”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1958年的洛水湧

新中國成立前的佛山,全市幾乎沒有一條完好的下水道,人們習慣把汙水直接倒入河涌,或者在屋裡挖個小泥坑排滲汙水。

當時的洛水湧,是佛山城區和農村的分界線。解放前戰爭連年,洛水湧無人管治,湧兩旁的居民都把生活汙水直接倒到湧裡,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臭水溝。

1958年,為了響應全國愛國衛生運動,佛山市愛國衛生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始了。清理“龍鬚溝”,成為了佛山愛國衛生運動的開頭炮。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清理龍鬚溝

那時候,上到市長,下到普通居民,全市百姓都參與到了清理龍鬚溝的項目中。他們靠鏟、鋤頭等簡單的工具,排汙水、挖汙泥,僅用48天,把這條臭水溝疏通了。

清淤工作完畢後,大家還在新湧的祖廟段砌了石岸,種了柳樹。自此,龍鬚溝變成了新湧。當時,市民還可以在湧裡“撐艇仔”。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清理疏通後的新湧

但是,為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不是清淤後的新湧,而是祖廟路呢? 時間來到了1962年,這一年,華僑大廈落成,這是當時全佛山最高、最豪華的建築物。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華僑大廈

而當時的祖廟路還是狹窄的石板路,這讓兩者格格不入。再加上汾江河的水位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低,導致流進新湧的水也日益減少,水循環的緩慢,讓新湧的維護變得十分困難。

1973年,政府再次發起新湧治理項目。同時,擴寬祖廟路也提上了日程。祖廟前又重現了50年代的光景:全市人民聚集到新湧,參與填埋項目。

1976年,祖廟路建成,雙向四車道,瀝青路面,路兩旁種植了白蘭樹,每到白蘭花盛開的季節,一路飄香,因此祖廟路也被稱作“香花路”。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自此,祖廟路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馬路,從臭水溝到祖廟路,“龍鬚溝”實現了華麗轉身。

门口对联出自补鞋匠、庙祝揽沙炮……祖庙这些故事,老佛山也未必知道!

1984年的祖廟正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