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象棋中的團隊文化

淺談象棋中的團隊文化

象棋作為中國的國粹,歷史久遠,趣味濃厚,千百年來,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凡是象棋愛好者都知道,引人入勝的對局,構思精巧的排布,它的魔力決不亞於一曲動聽的音樂、一幅絕妙的圖畫或其他藝術。另外,它在臨局交爭時的戰鬥性和競爭性,更是其他藝術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它愈來愈受到人們的喜愛。由於象棋歷史悠久,在世界各國流傳很廣,關於它的起源問題,說法也較多。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遊戲,六博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係,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遊戲。”

淺談象棋中的團隊文化

其實團隊經營就像一盤棋,在團隊運作當中經常談到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強調了規矩在團隊運作中的重要性,而象棋棋盤的方與棋子的圓,也應證了在象棋中規則就是基礎。象棋的規則中最為可貴的一點是從小卒到老將,無論級別大小、能量大小、品位高下,都有嚴格的行為規則:車行線、馬走日、象飛田、炮打隔山子,小卒子一去不復還……就算將帥的地位顯赫,可是將帥也有它的煩惱,它只能囿於九宮中,缺少足夠的自由。所以在象棋中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行為規範,並且不折不扣地執行,下棋的人在這個規則下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調兵遣將,一招一式都可以顯示出自己的謀略和思考,規則的固定和權威正是讓象棋多變複雜、富有情趣的基礎。

一盤棋就是一個團隊,每個團隊成員在棋局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車靈、馬歡、相穩、士柔、炮精,卒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無畏前行。象棋中沒有閒子,每個棋子都有自己明確的職責,或負責進攻,或負責守衛,或負責配合,總是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淺談象棋中的團隊文化

棋盤上的車是有勇有謀,活動自如,做事直來直去,長驅直入,棋盤上每一條直線都是他的軌道,進可底線抽殺攻無不克,退可看家護園守如磐石,從不拐彎抹角,威力無窮,往往得到老將的器重,一般都是他帶領組織,但關鍵時刻也會以大局為重,捨命保帥。

馬在棋盤中也是很重要的角色,他總是身先士卒,跳過楚河漢界,拉開進攻的序幕,雖說萬事開頭難,但馬總先打破對峙的局面。他總是和大家默契配合,雙馬近乎完美地詮釋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馬後炮更是映照了團隊齊心合力斷金。

炮隔山打牛的功夫把面前的攔路虎踏成墊腳石,相很笨重,但他們很忠誠地守護老將。

淺談象棋中的團隊文化

高手間昏天暗地地殺到最後,往往最後都敗在卒子上,都因為卒子攻心而亡。他似乎在警告對手再小也不容忽視,否則後患無窮。

我們作為這個棋盤上的一枚棋子,無論自己是將是象,還是車馬炮,哪怕就是小卒,也要充分發揮團結協作精神,勇往直前,哪怕精疲力竭,也在所不惜。象棋的每個棋子都會顧全大局,為了大局的勝利,每個棋子都會隨時做出奉獻,一場棋局的勝利,既有留在棋盤上棋子的功勞,也有被吞棋子的功勞。所以大家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對敵,等到越過楚河漢界,得勝凱旋時,驀然回首,你就會發現,和團隊一起奮戰的人生是最值得回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