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捨營銷:劉強東心理的微妙度

劉強東最近有一些變化,不再單純地熱衷於炫富,他要表達自己的一些社會責任感。

但他表達的內容和方式,與其他企業大佬還是有差別。譬如說,曹德旺33年累計捐贈公益70億;馬雲不僅慈善捐助百億級,還在創造可複製的公益模式。

但是劉強東每年都在大張旗鼓的重複什麼呢?歸納起來,有這麼幾條:我給員工蓋宿舍啦!我給員工蓋宿舍啦!我給員工蓋宿舍啦!

重要的事情不僅說三遍。劉強東一直到今年1月底,還在說。可去年京東的員工宿舍甲醛嚴重超標十幾倍,多名員工疑似出現中毒症狀,還被嘲笑“忍忍,別太矯情了”,又怎麼說?

新京報都報道這個事了,劉強東迄今對此避而不談,京東的第一反應卻是去刪稿。

蘇寧的董事長張近東看不下去了,幾天前他在股東會上開懟京東:有我們蘇寧交稅多嗎?

一家從來沒有盈利過的企業,只有資本追捧的企業,正常嗎?

但這個質疑也難不到劉強東。他很快在網上公開回應說:“剛剛看了一下去年各種數字!

為兄弟們繳納了60億的保險和公積金!繳納的稅收更多!!我們堅持全員全額繳納五險一金!

如果通過勞務外包或者少繳,一年至少可以多賺50億人民幣!”

注意大強子用了這麼多感嘆號!!!!!!!!!!!!網上一下子就炸鍋了。繳納五險一金不是企業的法律義務嗎?怎麼到大強子這裡,就變成好像做公益一樣的榮耀了呢。

快醒醒!

阿里巴巴公關部的小強當了回真相帝:

施捨營銷:劉強東心理的微妙度

我擔心有一天中國會出現一個新詞彙:劉強東式公益。

對它的解釋可能脫離不了這幾個關鍵段落:企業家將履行法律義務當作施捨予以炫耀,

或者將給員工的劣質福利誇大宣傳為慈善行為,以偷換自身及企業在踐行社會責任上的缺失。

對此作出開創性貢獻的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

真的不希望,百年後回看,這是劉強東留給世間的最大遺產。

假設這樣一些場景:主持人在公益頒獎典禮上興奮地表示,很高興看到我們這個社會,

劉強東式公益越來越少;而企業家之間相互揶揄的方式竟變成:你才劉強東式公益呢,你們全家都是劉強東……

我其實挺想分析一下大強子的這種心理。把他和出身背景聯繫起來,可能有點道理。但起於貧微卻熱衷公益的又有大把人在,只能說是劉強東的個性使然吧。

這不,劉強東又開始給光明村的老鄉拜年發紅包了,這是劉強東式公益的一部分。他算的很清楚:市值4000億人民幣的企業家捐幾百萬根本沒人關注,但把它賞賜給熟人社會,卻能

又製造新聞性,又光宗耀祖,多好阿。廉價營銷的同時,滿足自己俯視的心理。

上一次,他不是帶著奶茶妹妹,撒了一回幣嗎?有個奶茶妹妹真好。傳播正能量時有奶茶妹妹,危機公關時也祭出奶茶妹妹。

我只是有點擔心,未來詞典裡或許會多出另一個詞彙:奶茶式公關……

劉強東其實創造了一種戰略。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熟人,為我所用。(比那些為不特定陌生人做公益的企業家高到不知哪裡去了)利用快遞員、利用村裡大爺二大爺、利用老婆、

利用前女友,甚至利用祖宗,縱橫捭闔,無所不勝。

“施捨”,是劉強東營銷的核心。

阿里巴巴的王帥,前幾天分享了好企業與壞企業的差別。他說得很妙:一個好的企業的基礎就是要有回饋社會的感恩之心,社會擔當。一個好的企業能帶動更多的企業一起,解決更多社會的問題,創造更多的就業和稅收。好的企業賦能別人,追求幸福感和成就感;不好的企業賦能自己,追求自我的膨脹感和虛榮感,走到哪都要說說前女友,天天喊老鄉來給自己當保安。

好的企業習慣打造一個闊大的舞臺,創造條件讓每個員工都有牛逼閃閃的可能;不好的企業蓋幾間宿舍就天天掛在嘴上,讓自己這個老闆金光閃閃。

劉強東現在的確金光閃閃,但他是不是能在“五險一金”、員工宿舍和老鄉紅包之外,少一些施捨和廉價營銷的心態,踏踏實實真正做點公益?

我們對著高山喊:大強子,你說好不好嘛

我們對著大海喊:大強子,你說好不好嘛

我們對著……

以我對劉強東這麼多年的瞭解

答案是:

不好!

你們都想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