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爲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商鞅

戰國初期,秦國丟失了河西,又遭遇陰晉之戰的大敗,處在滅國的邊緣。秦孝公發佈“求賢令”,商鞅入秦,在秦國推行變法,把秦國打造出完美的戰爭機器,為秦滅六國奠定了基礎。秦孝公去世後,公子嬴虔誣告商鞅謀反,商鞅被迫回到封地,發動邑兵攻打鄭縣,結果不敵變法後的秦國正規軍,商鞅戰敗被殺,屍身被車裂。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周亞夫

劉邦在位時大殺功臣,但對漢朝有用的還是會留下,比如周勃。漢初分封諸王,到漢景帝時終於爆發了叛亂,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等七國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向朝廷發難。漢景帝殺掉晁錯後並不能阻止叛軍進攻,於是起用周亞夫為太尉帶兵平叛。

叛軍攻打梁王劉武的封地梁國,卻被周亞夫襲擊了糧道,來勢兇猛的七國之亂三個月就被周亞夫平定。周亞夫因功被封為丞相,後來卻和漢景帝走得越來越遠,平叛中沒有救援梁王,導致梁王老說壞話。周亞夫還反對廢黜慄太子、封王皇后的哥哥為王,漢景帝認為不能把周亞夫留給下一代皇帝,最終周亞夫不堪受辱,絕食而死。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霍光

霍光雖然是外戚和權臣,但對漢朝來說是有再造之功的。漢武帝在位期間儘管開疆破土,但後期對外接連受挫、損兵折將,國內人口減半,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霍光主政輔佐了漢昭帝、漢宣帝,使西漢王朝出現了“昭宣中興”。儘管霍光權力過大,但功是遠大於過的。霍光死後,霍家被滅族,不過也是霍家後人咎由自取。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郭子儀

郭子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頭號功臣,因為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閒賦在家。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平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吐蕃攻陷長安後,郭子儀再次被啟用。僕固懷恩死後,郭子儀出面說服回紇退兵。也就是郭子儀顧全大局,換成別人早就忍不了了,郭子儀雖然善終,不過他功高震主,後半生過得算是有驚無險。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劉晏

劉晏是唐朝著名的經濟學家、理財家,安史之亂後,劉晏疏通河道、打通漕運,將江淮的糧食運到長安,為戰後唐朝的重建續了一口大命。此外劉晏改革了鹽政、糧價、推行常平法等,為唐朝恢復經濟做出了貢獻。劉晏歷仕四朝,管理財政幾十年,卻因讒言被殺,抄家後只有兩車書,幾石米。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岳飛

岳飛的故事你懂的,如果沒有岳飛,南宋恐怕連最後的立足之地也保不住,更不用談北伐恢復中原了。岳飛成功為宋朝續命,可惜皇帝太差勁,只落得身死的下場。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于謙

明英宗在位期間爆發了土木堡之變,明軍精銳損失殆盡,連皇帝也被俘虜。眼看靖康恥即將再度上演,兵部左侍郎于謙挺身而出,力主抗戰,並主持了京師保衛戰。于謙將各地備操軍、備倭軍調到北京,將瓦刺首領也先率領的大軍阻擋於北京城下,最後也先無功而返。

狡兔死、走狗烹,明代宗朱祁鈺病重時,明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復辟,因為于謙得罪的徐有貞添油加醋,于謙最後被斬殺,天下冤之!希望有一天,搜于謙的第一個詞條是民族英雄於少保,而不是喝酒燙頭說相聲的那位!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張居正

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的著名改革家,萬曆皇帝年幼的時候,軍政大權由內閣首輔張居正獨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守邊,經濟上推行“一條鞭法”,使明朝的財政明顯增加,為明朝續命了幾十年。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家屬餓死或者被流放,張居正險些被開棺鞭屍。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袁崇煥

明朝末年後金崛起,努爾哈赤席捲關外,並打算進軍山海關。袁崇煥奉命駐守寧遠,先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粉碎了努爾哈赤、皇太極進軍山海關的企圖。後來皇太極繞道蒙古,直抵北京城下,雖然袁崇煥最終打退了皇太極,卻被彈劾擅自與後金軍議和,崇禎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中國歷史上為王朝續命,下場卻很悽慘的十個人!

雍正

清朝的康乾盛世,事實上還不如說是雍正盛世,康熙在位期間開疆破土,國庫損耗殆盡。雍正繼位後,大力治理貪官汙吏、清查虧空,大量地方官員被查抄。鑑於官吏俸祿低,雍正耗羨歸公,實行養廉銀製度,官場確實比之前廉潔。後來又實行攤丁入畝、改革士民關係、主佃關係,雍正繼位時國庫僅白銀八百萬兩,雍正去世時國庫裡留下了白銀6000多萬兩。

儘管雍正留下一副家當,但乾隆一朝幾乎揮霍一空,後來的皇帝幾乎再沒能起死回生。關於雍正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反正不是壽終正寢,在我看來,雍正是因為積勞成疾和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服食丹藥,導致突發愛新覺羅家族遺傳的心腦血管病而死,具體死因有待查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