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科舉是中國古代官吏的選拔主要制度之一。其形成於隋唐時期,結束於清朝末年,共歷經一千三百餘年。古人有云:”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正是因為科舉制度的形成,讓大批寒門學子躋身仕途,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封建社會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據史記載,古代科舉制度一共產生了504位狀元,由於年代久遠,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究竟是誰,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是,最後一位狀元名叫劉春霖,卻被大家所熟知。他是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自此以後,清廷便下令停止科舉,因此,劉春霖得以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據說,劉春霖在考試結果出來時,並不是狀元的首選,有個叫朱汝珍的廣東考生,在才華上更勝劉春霖一籌。然而,朱汝珍卻不如劉春霖的命好。當時,廣東是各路革命黨人的聚集地,慈禧太后非常討厭廣東籍考生,而且,朱汝珍的名字和光緒皇帝的”珍妃“有個字相同,慈禧覺得非常不吉利,於是她大筆一揮,將朱汝珍的狀元頭銜劃掉,榜眼位置的劉春霖便得以更上一層樓,成為新科狀元。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劉春霖雖然才華不及朱汝珍,但是長相卻非常英俊,而且寫的一首好字,因此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其高中狀元之後,先被授翰林院修撰,隨後被派往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回國之後,劉春霖歷任諮政院議員、記名福建提學使、直隸法政學校提調、北洋師範學校監督等職。可以說是晚清政壇上一個非常耀眼的未來之星。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然而,正當劉春霖認為憑藉自己的一番努力,可以在官場上更進一步的時候,辛亥革命的到來,敲響了清朝覆滅的喪鐘。劉春霖的命運,也隨著清朝的滅亡而急轉直下。在民國初年那段你方唱罷我方休,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日子裡,一個空有滿腹才學的人,是派不上一點用場的。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袁世凱當上民國大總統之後,為了籠絡讀書人,給了劉春霖一個總統府內史虛職,主要從事文字編輯之類的工作。在為北洋政府供職的期間,劉春霖見慣了官員之間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故事,因此萌生了退意。劉春霖離職之後,一直賦閒在老家,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深得慈禧信任,後因此事讓人肅然起敬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人攻佔東北,在東北建立了以末代皇帝溥儀為首的偽滿洲政權。此時,日本人鑑於劉春霖的名氣,極力拉攏他去東北,並許諾他出任“滿洲國教育部長”、“北平市市長”等偽職。劉春霖此時雖然窮困潦倒,但是頗有氣節,嚴詞拒絕了日本侵略者的一切請求,讓當時人肅然起敬。

拉攏不成的日本侵略者,對劉春霖懷恨在心,將劉春霖收藏的書畫珍寶洗劫一空,劉春霖也因此氣出一場大病來。然而自始自終,劉春霖都選擇了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