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和《陈桥兵变》。关于这两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即使作者我不说,相信每个人随便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今天不啰嗦这个了。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然而,说起赵匡胤明明已经兵变成功的当上皇帝,却又为什么没有按照一山不容二虎的规律,杀掉七岁的恭帝,反而是好好养着他,恐怕所有人提起这个问题都会说,赵匡胤太善良了,所以才没忍心杀掉一个七岁的孩子。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可事实上,能当皇帝的人,真的不能用傻白甜三个字来看待。也就是说赵匡胤他不是不想杀恭帝,而是杀不了。说到这儿,有人一定会笑着反问一句,皇帝都当上了,怎么会杀不了一个七岁的孩子?事实上他不是杀不了,而是不能杀,换句话说,就是留着恭帝比杀掉他更有利用价值。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作者我会这么说也是有一点点根据的,首先赵匡胤本来是恭帝他爹周世宗柴荣的员工,因为他能力出色,老柴又信任他,这才提拔他当了二把手,也就是说赵匡胤的所有打天下的家底,都是人家老柴留下来的。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虽然老柴也没想到,他刚一死,赵匡胤就夺了他留给儿子小柴的家产。但是这些打天下最重要的家底,就是老柴留下的来人。要知道人可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老柴留下来的人,还是对老柴很有感情的,因此,就算不想跟着小柴打天下,那对小柴肯定也是差不了的。

按照这个情况来说,赵匡胤就是再怎么不想留下小柴的命的,也得顾忌着这些老柴留下来的人,如果他一旦杀了小柴,恐怕老柴留下来的这些人就算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肯定也肯定不免犯嘀咕,毕竟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老柴的人。试想,一旦人心不齐了,对他赵匡胤打天下也是有很大隐患的。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所以说,对小柴,杀是不能杀了,可放了又实在不能放心,毕竟谁也不敢说,要是小柴将来长大了,还会甘心自己的家产被别人霸占着。至此,杀又不能杀,放又不能放,于是赵匡胤想了个好办法,就是封他一个没实权的大官当,说白了就是不仅不杀,还要好吃好喝的待着小柴,但唯一的条件就是,小柴从此不能随便上街买东西,往明了说叫善待,往黑了说那就是软禁。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虽然不怎么人性化,但不管怎么说,到底是没杀小柴,于是留下的老柴家人,一见赵匡胤连小柴都能容忍,就更放心的跟赵匡胤打天下了。也由此可见,赵匡胤的怀柔政治手段,是很成功的,不仅为他赢得了人心,更赢得了天下,所以没多久就建立了大宋王朝,结束了自《安史之乱》后长达两百年持久战乱。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在登基后,没杀七岁的恭帝

虽然作者我一向不喜欢政治人物,但也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持久安定,都是因为当时的执政者,那出色的政治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