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防治任重道遠

全國高血壓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23.2%

2018年5月,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在國際知名雜誌Circulation發表文章,發佈了中國高血壓患病情況的最新數據:我國18歲及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3.2%,高血壓前期的患病率則高達41.3%。

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隨著中國城鎮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血壓以及高血壓前期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儘管高血壓的治療藥物已廣泛普及,但在中國,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卻依然很低。

中國高血壓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高血壓的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儘管既往我國開展過高血壓的相關調查,但因為樣本量不足或樣本代表性等問題,調查結果並不一致。該項包含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大規模人群調查於2012年10月開始,2015年12月結束。該研究採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在每個省級行政區內均隨機選擇了有代表性的人群。調查對象為大於15歲的中國公民,在隨機挑選的733,600名調查對象中,共有487,349人接受了調查,應答率為66.4%。而本研究的結果是基於其中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共451,755人。

該研究中高血壓的定義為收縮壓(SBP)≥ 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 90 mmHg,或過去兩週內服用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高血壓前期的定義為120 mmHg ≤ SBP < 140 mmHg和80 mmHg ≤ DBP < 90 mmHg,且未服用高血壓治療藥物。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3.2%(約2億4千萬人),高血壓前期的患病率則高達41.3%(約4億3千萬人)。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別為46.9%、40.7%和15.3%。調查的31個省級行政區劃中,北京、天津、上海的患病率位列前三,分別為35.9%、34.5%和29.1%。

在事後分析階段,研究團隊根據2017年美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中高血壓新的診斷標準(SBP ≥130 mmHg和/或DBP ≥80 mmHg),計算了相應的高血壓患病率,結果高達46.4%,而控制率僅為3.0%。然而,正如作者提到的,中國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應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如地區、民族、海拔等,是否應用國外新的診斷標準需慎重考慮。

該研究同時應用多因素Logistic迴歸模型對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男性、高齡、超重或肥胖、高血壓家族史、文化程度低、吸菸、飲酒等會增加患病風險。

中國的高血壓患病率依然處於較高水平,患病人數規模龐大,且“三率”(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較低,高血壓防治與管理任重而道遠。

鑑於該研究結果的重要意義,Circulation同期配發了評論文章《高血壓在中國:從認識問題到解決問題》(Hypertension in China: Time to transition from knowing the problem to the solution),在充分肯定調查方法學合理性和研究價值的同時,對中國高血壓嚴重的疾病負擔表示擔憂:巨大規模的患病人群,不到一半的知曉率,超過一半的高血壓患者未接受治療,不到五分之一的有效治療率等;並指出,在中國高血壓患病人數規模龐大、疾病分佈存在地區和民族差異的情況下,提高和發展初級保健機構的專業能力,可能更有利於高血壓的防治和管理。

本研究的價值

1. 人群覆蓋面廣,通過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設計,選取有代表性人群,得到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新的高血壓和高血壓前期患病率,以及與高血壓防治相關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等數據。

2. 通過對地區、城鄉、性別、民族等不同類別人群高血壓患病情況的比較,揭示了我國高血壓分佈的人口經濟學差異。

3. 通過影響因素分析,提出與高血壓患病相關的風險因素,為未來的防治提供了線索。

本研究的侷限性

1. 研究設計為橫斷面調查,因此不能確定疾病風險因素與疾病發生的因果時序,如肥胖與高血壓等,在病因推斷中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可能存在上一期提到的“因果倒置”的問題。

2. 該研究未收集調查對象的飲食信息,以及血脂和血糖信息,因此風險因素的考慮不夠全面。

3. 隨機抽樣雖然能夠提高樣本的代表性,但實施難度大,可能會導致較高的無應答率,產生無應答偏倚。

知識點:抽樣權重

橫斷面調查是醫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人群調查方法。研究者往往希望通過選取有代表性的人群,通過樣本率來估計總體率。考慮到個體的變異性,為減少抽樣誤差,研究者往往採用複雜抽樣的方法,如該研究中採用的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來選取有代表性的研究人群。除此之外,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也是橫斷面調查中常用的抽樣方法。抽樣權重即指在抽樣研究中,樣本中的各個觀測(本研究為每個研究對象)在總體中的重要程度,或樣本中每個觀測所能代表的總體中的個體的數目。抽樣權重大小與抽樣方法有關。在統計分析階段,可以通過分析軟件實現對抽樣權重的考慮從而得到更加真實的結果,本研究中作者應用SAS軟件中的SURVEYLOGISTIC過程來處理抽樣權重,此外還可使用SUDAAN軟件實現對抽樣權重的計算。

本文作者何慧婧,首發於協和醫學雜誌微信(xieheyix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