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级军官中,谁的军事才能最高?

竞猜达人


军事才干分三种:

第一种:足智多谋型——沙盘名将,不直接上战场杀敌

典型代表一:蒋介石,国军唯一特级上将,所谓足智多谋型,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能够在乱世统帅如此多的国军将领,既要对外抗日,联合国际,又要对内提防打压共产党,实属不易,乱世英雄,非蒋介石莫属。绝对的国名党第一将领。

典型代表二:李宗仁(1891年出生),桂系军阀首领,号称国军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蒋介石,为一级上将。擅长军事政治斗争。

典型代表三:阎锡山(1883年出生),阎锡山早在武昌起义时已经是晋绥军首领,在此时地位非常高,为一级上将。阎锡山属于军阀中厉害角色,属于保守主义,并以防守出名,厉害角色,且文学修养特别高。

典型代表四:小诸葛白崇禧,属于典型的战略型高级军官。一级陆军上将,生于公元1893年。先后担任国民党参谋总长,国防部长,白崇禧著名的军事建议由“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这些措施也是很正确的,而且参与制定和指挥了武汉会战,部分参与了淞沪,南昌,以及第一次长沙会战,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白崇禧是国民党里面最具有战略眼光的高级将领。

第二种:万夫莫敌型——勇大于谋,足智多谋

典型代表:薛岳。一级陆军上将,生于公元1893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最一生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天炉战法。所谓天炉战法就是把军队排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予以全歼。最值得称道但就是万家岭大捷。此次战役歼灭日本106师团八千多人,这次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歼灭日军最多一次战役,三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军十余万人,十万余人,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薛岳属于典型的抗日型将领,大是大非面前,不会顾及太多的派系斗争。

典型代表二:孙立人,“东方的隆美尔”,是一个军事能力很强的非黄埔系将领,主要功勋在缅甸战场,远征军仁安羌一战中,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大败日军,以少胜多,以一个团的兵力大败日军一个师团而威震全球。孙立人和林彪两位被国共两党公认的最优秀将领之一,两人指挥的战役都选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材,被当做战例典范,足以见其军事才华,还有孙立人一直不主张内战。

第三种:智勇双全型。

什么叫智勇双全型,意思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只赚不赔的将军。

戴安澜、王耀武、陈明仁、杜聿明、胡琏、卫立煌、张自忠、黄百韬,当然,还有很多,有人也有不同意见,这里张自忠不做评价,死于对日作战,超高级将领死于对日作战,可想军事战略牛不牛吧。


HI木易子杨


国军虽然在抗战时期溃败千里,这里也有中日国力差距的原因。但是,国军将士的表现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没有国军的浴血奋战,坚持抗战到底,也就没有后来的抗战胜利。之后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失去民心,国军的表现也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内战外行”!只用三年,蒋介石就损失四百多万军队,一千多名高级将领,最终败退台湾。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国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确出了很多优秀的名将:薛岳,陈诚,李宗仁,杜聿明,卫立煌,王耀武,傅作义等人。既然题主问的是军事才能“最”高的。我就只推荐一位国军将领----王耀武!

很多人知道王耀武,还是因为一句话“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产党抓,三天也抓不完。”

这句话是王耀武评价莱芜战役国军的表现时说的。1947年2月20日至23日,解放军发起莱芜战役,仅三天时间,国军七个整师被解放军歼灭,损失五万六千人。

这句话在《亮剑》中,楚云飞评价74军时也说过:“74军五万多人,刚上来三天就垮了。就算是五万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楚云飞说的74军原来的军长就是王耀武!但是,楚云飞口中的74军已经是重新组建的,不是原来王耀武的74军。王耀武从1939年-1945年出任74军军长。在抗战时期,74军战绩最为卓著,在军长王耀武领导下,打出了“抗日铁军”的称号,还被授予军中最高表彰--飞虎旗。1946年74军整编为“整编74师”,全师3.2万人,张灵甫任师长。1947年,整编74师被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围歼。之后,蒋介石重组整编74师,不久又改称第七十四军,邱维达任军长。淮海战役中,74军被全歼,邱伟达被俘。

所以,楚云飞骂的是邱伟达的74军,不是王耀武的74军!

在抗战时期,74军在王耀武的领导下,表现非常勇猛。其领导的74军还被称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除此之外,王耀武在“芷江战役”中表现亮眼。

日本历史学家自己也承认“芷江战役”是一场灾难。此战作为八年抗战时期国军进行的22次大型会战之一的一场战斗,也是日军唯一一次承认被国军打败了的会战。此战中,侵华日军的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日军称此战为"芷江作战"。在中国有另一个称呼,叫“湘西会战(雪峰会战)”。

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日军集中 5个师团,10万余人;国军集中9个军26个师(包括74军,此时军长施中诚),30万人。

此次会战的国军主力就是国军第4方面军,总司令为王耀武将军。其下辖的四个军:第74军,第100军,第73军,第18军。王耀武正是以这四个军为主力,对战日军主力部队。

中日双方在湘西激烈厮杀二个月之久,最终,十万日军被国军击溃,3万余人被国军歼灭。日军被国军全歼一个旅团和四个联队,另有一个师团被重创。

此战中,有几个亮点值得称赞。

第一,在抗战时期,日军对于军旗非常重视,就算剩下一个人也要带走军旗。但是,“芷江战役”中,国军夺得日军军旗90多面!

第二,在抗战时期,日军讲究武士道,日军被俘虏的士兵一直很少。此战中,日军有447人被俘虏,其中军官42人。

第三,在抗战时期,日军都会将战死士兵的骨灰带走。而在此战中,重广支队长的尸体都被随意丢在阵地上 。日军重广支队4000余人被全歼,只逃走一二百人。日军溃败时为了躲避国军飞机轰炸,甚至对着国军飞机摇白旗。

此战的胜利,是王耀武得意之战。年仅40岁的王耀武也因此战胜利,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此时,也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的说法。我党也称王耀武为国军将领中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1948年济南战役中,王耀武被解放军俘虏,被关到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毛主席特意让罗瑞卿转告王耀武:

"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国军两字,沉重如铁。

1924年孙中山授命蒋介石创办了黄埔军校,国民党得以逐渐摆脱了军阀对自己的掣肘。

黄埔军校创办以后,便为国民党培养了数不清的名将:胡琏、关麟征、杜聿明、陈明仁、俞济时、郑洞国、张灵甫、宋希濂、余程万、邱清泉、王耀武、戴安澜、方先觉、李天霞、李玉堂、黄维、谢晋元、廖耀湘……

当然,国民党也有许多不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高级将领:白崇禧、薛岳、陈诚、卫立煌、汤恩伯、孙立人……

但是,谁又能堪称军事水平最高?

因为没有学习过军事理论,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战略战术,所以想从军事的角度去评论谁的军事水平更高,我恐怕做不到,因此只能说说两位我认为的水平较高、也是我很喜欢的国军将领。



“老虎仔”薛岳:百战名将。

薛岳生于1896年12月27日,广东乐昌人,因为父亲仰慕岳飞,所以给他取名“薛仰岳”,但是他的理想却是成为当代岳飞,于是自己改名为“薛岳”。

薛岳曾先后在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军校学习,1918年6月薛岳放弃保定军校的学业,毅然南下投奔并支持孙中山革命,投入援闽粤军。1921年5月,薛岳与叶挺、张发奎分任总统府警卫团1营、2营、3营营长,号称“三剑客”。薛岳先后参加东征、北伐,颇有立功。

淞沪会战爆发后,薛岳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后又任左翼军中央战区总指挥,在蕰藻浜南岸坚守半个多月。后指挥军队取得万家岭大捷,叶挺将军闻讯忍不住称赞道:“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薛岳最负盛名的当属指挥过四次长沙会战,在蒋介石想要放弃长沙的时候,他站起来怒怼蒋介石:“长沙不守,军人之职何在?”在前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打得日军找不着北,日军总伤亡十数万。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薛岳创造了“天炉战法”,最终成功击溃日军。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却因为轻敌,同时日军得到及时增援,薛岳最终败给了日军。在参谋处提醒他日军可能会进攻长沙时,他却自信而傲慢地说:“自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只要有我薛岳在,日本不敢向本战区发动进攻!”

薛岳因第四次长沙会战的失败,逐渐走向了军事生涯的低谷。



1947年3月,薛岳被蒋介石剥夺军权。

1950年4月飞往台湾,1952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享年103岁。



“老王”王耀武: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王耀武虽然名声不够响亮,但却是国军将领中响当当的实力派。

王耀武生于1904年,山东泰安人,1924年考入黄埔三期。王耀武这人比较可怜,虽然也是出身黄埔,但是却始终没能被蒋介石视作心腹,但是他自己偏偏又对蒋怀有挺高的忠诚度。与很多国军将领相同,王耀武也是从“围剿”中脱颖而出,因为取得宜黄战役的胜利获得蒋介石的召见,更是破格提拔他为少将旅长。

1936年王耀武升任51师师长,这51师则成了王耀武发家的资本。74军组建时,俞济时更是点名要了王耀武。



王耀武带着51师从淞沪会战打到南京保卫战,打到兰封会战,打到万家岭战役,51师打出了74军的威名,俞济时升官后,王耀武于1939年6月升任74军军长。1941年王耀武带着74军参加了上高会战,王耀武获青天白日勋章,74军获“武功状”。

王耀武带着74军参加过两次长沙会战,屡获战功。常德会战时,王耀武麾下余程万57师8500余人在常德保卫战打到只剩下83人,事后蒋介石想要追究余程万“擅自突围”,王耀武力保余程万。后王耀武因功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又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

当蒋介石询问王耀武应该由谁接手74军时,王毫不犹豫地举荐了自己的麾下爱将张灵甫。

谁又能知道战功赫赫的王耀武,最终名声却不如张灵甫呢?



1948年济南战役兵败后,王耀武化妆成普通百姓逃跑,但是最终却因为在上厕所时使用高级卫生纸而被识破身份,旋被我军俘虏。

王耀武在被俘后,迅速变节,蒋介石闻讯痛骂:“王耀武是我的学生,我待他不薄。他在我困难的时候却来反对我,还要下面的人也反对我,岂有此理!”

1959年王耀武获得特赦。

1968年因病去世。


吾与吾国


国民党高级的指挥官中,有很多都是军事才能很优秀的,而且也立下了很多战功,这些人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比如很优秀的将领有薛岳,白崇禧,王耀武,杜聿明,李宗仁,这些都是可以排的上号的将领,也都是战功赫赫,至于谁的才能最高,都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位,薛岳,薛岳最大贡献是在几次长沙保卫战中,同时也证明他优秀的军事才能,虽然在抗战的初期,他就已经是第十九集团军的总司令了,但是在蒋介石调任他到长沙的时候,形式十分严峻,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当时的日本进攻速度相当的快,机械化部队的碾压,在上海,南京,南昌多地沦陷之后,长沙成为了日本人实现大东亚共荣最需要攻破的关口。



当时蒋介石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如果让日军连连攻下,后果不堪设想,蒋介石认为守长沙必须换将,于是就把薛岳这个悍将调过来,这也显示了蒋介石对薛岳的信任,薛岳也没有辜负蒋介石,三次长沙会战都是以胜利结束,总共消灭日军人数达到了数十万,给以了日军重重的打击,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同时也帮助中国战场稳住了局面,这才有了后来持久抗战的胜利。



第二位是李宗仁,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估计很少人不知道,那时候日军的进攻猛烈程度不比当年进攻长沙的时候差,虽然国军损失惨重,但是能够守住台儿庄可以说是奇迹,这一仗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在正面战场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他们二位的贡献都是决定性作用的,而且在最关键的时候可以稳住。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国民党名将如云,佼佼者诸如杜聿明、傅作义、王耀武、卫立煌、胡琏、黄百韬等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所以最强之人只能在他们中挑选,待本人来注一甄别之。

傅作义是晋绥军头号虎将,成名于北洋时期的涿州战役,当时傅作义坐困孤城挡住了张学良数倍于己的兵力,一站成名,此后傅作义独当一面,抗战中打出了百灵庙战役、晋北会战等代表作,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指挥了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左右等胜仗,让我军吃亏不少,但是傅作义战略格局不足,在局部胜仗下却逐步被我军逆转局面,最终在平津战役中起义归顺我军。


卫立煌出身于粤军,投奔蒋介石后在中原大战、围剿苏区中表现抢眼,抗战中卫立煌收复郑州,成功指挥反攻滇西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虎将,但他在解放战争中的拙劣表演却让他颜面尽失。王耀武抗战中战功赫赫,内战中却毫无表现坐困济南被我军消灭。黄百韬、胡琏骁勇善战,却止于兵团级,战略方面没有可称道的东西。

杜聿明毕业于黄埔一期,他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解放战争中,杜聿明在劣势局面下进入东北,一度将我军压迫到松花江流域,最艰难时我军在南满只剩几个小县城,差点遭遇灭顶之灾,无奈杜聿明身体不好,关键时候生病最终东北被我军逆转,淮海战役中杜聿明多次提出神级作战方案,可以看到他的军事素养远在粟裕之上,单无奈先是刘峙送人头,然后邱清泉瞎干预,最后是蒋介石瞎指挥,最终让杜聿明的努力付诸东流。



综上,杜聿明从能力上来说,就是国民党第一名将。


林屋公子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国军将领的军事能力排名。1、排名仅遵循军事原则;2是打击日寇作战英勇的给予加成;3以长期担任军职为分档,将是将,帅是帅。

战区级将领:长期担任过参谋次长以上,大区军政长官、剿总总司令、战区总司令、绥靖公署总司令、大区保安总司令、军委会行营主任、行辕主任。名单:杜聿明、白崇禧、薛岳、傅作义、卫立煌、顾祝同。

  1.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米脂人,黄埔一期生。担任机械化军第5军军长、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云南警备司令、东北保安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他是战场救火队长,唯一指挥两个战区华东、东北作战,几乎囊括所有国军精锐。杜聿明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对战场态势洞察敏锐,善于捕捉战机。指挥过昆仑关作战、缅甸作战、东北作战、东进兵团、淮海战役。由于蒋介石乱命干预、兵败被俘。但表现比卫立煌、白崇禧高一个级别。


  2. 白崇禧,字健生。白是桂军军事领袖,因长期担任幕僚职务被称为小诸葛。历任桂系钢7军军长、第4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军委会委员、军训部长、军政部长、桂林行营主任、参谋次长、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华中剿总司令官。白崇禧早期军事指挥较多,罕有对手,抗日战争中有鲜明军事主张,但被蒋忌惮,自己又不懂政治。直到刘邓挺进大别山才重掌兵权,淮海战役他见死不救,自以为能重掌乾坤。蒋介石下野后指挥作战,渡江战役后兵败如山倒,所以暂排第二。


  3. 薛岳,字伯陵,广东韶关人,保定陆军军校毕业,外号“老虎仔”。担任过第5军军长、贵阳绥靖公署主任、19集团军总司令、第1兵团总司令、第9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参军长、海南岛防卫总司令。薛岳在抗战中,表现杰出,指挥武汉会战、高安会战、上高会战、四次长沙战役、长衡会战,歼敌无数,被日军誉为“战神”,在解放战争中,表现不佳,半年后免去徐州公署主任。

  4.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人,保定陆军军校五期,人称“西北王”。历任第35军军长、第7集团军总司令、张桓绥靖公署主任、华北剿总司令官。傅作义是有名的防守将军,抗日战争绥远、太原防卫战打的非常出色。解放战争中表现一般,因35军被歼灭、天津失陷,加上为保护北京古城,决定华北起义。

  5. 卫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毕业于湖北陆军学兵营,人称“东北王”。卫立煌是为数极少,能以名字为县名的将领,历任驻闽预备军司令官、第10绥靖区司令官、第2战区副司令官、第1战区司令官、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东北行辕主任兼东北剿总司令官。卫立煌能征善战,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评价其为:支那虎将,史迪威称他为“常胜将军”。到东北任职后,拥兵50余万、毫无作为,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被解放军一一击破。


  6. 顾祝同,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历任第9军军长、第1军军长、第16路军总指挥、警卫军军长、重庆行营主任、贵州绥靖主任、西安行营主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代国防部长。现在很多人轻视顾祝同才能,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擅长军事指挥和军事计划制定。抗战时指挥上海保卫战,后在敌后长期指挥江浙、闽粤部队作战,极为不易。内战担任参谋总长,指挥全国军队作战,制定的军事方案极为出色,但国军派系倾轧,将领阴奉阳违,加上老头子随意干预战事,几乎没有一个军事行动是按原定计划执行,致使兵败如山,实际成老头子背锅侠。

兵团级将领:长期担任过兵团司令官、集团军司令官、绥靖区司令官、省级警备司令官、保安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名单:关麟征、胡琏、邱清泉、王耀武、廖耀湘、李弥、陈明仁、张自忠、宋希濂、范汉杰、刘安祺、张淦、黄百韬、郑洞国、汤恩伯。

关麟征是排不了这个级别前三的,综合能力他远不如胡琏、王耀武等,但他抗战结束就离开一线,没打过总比打败仗好,所以只能他排第一。



  1. 关麟征,字雨冬,陕西酃颥县人,黄埔一期生,外号“陕西冷娃、关铁拳”。历任千里驹师师长、52军军长、32军团军团长、15集团军总司令、黄埔军校校长、陆军总司令。关麟征用兵以稳准狠著称,长于训练,其部以脚快著称,传闻行军速度天下第一,作战奋勇灵活,在各场会战充当主力,给予日军重创,日军称其部为“最强劲之敌”。关麟征排在兵团级将领第一,主要是他没有参加内战,不肯出任第1兵团司令官。

  2. 胡琏,字伯玉,陕西华州人,黄埔四期生,外号“金门王”。胡琏长期在土木系任职,直至升任18军军长、整11师师长、整18军军长、12兵团副司令官、金门防卫司令官、陆军副总司令。胡琏擅长练军、治军,作战勇猛善变、攻守兼备,“狡如兔、猛于虎”是其最恰当评价。抗战中石牌保卫战爆发最大规模白刃战,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解放战争充当战场救火队,其主力10、18军在双堆集被歼灭后迅速重建。

  3. 邱清泉,字雨庵,浙江温州永嘉人,黄埔二期生,外号“邱疯子”。邱清泉长期担任第5军军长、整5军军长、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文武双全,极有文采,擅长治军、练军,善待下属,但对上司不屑。抗战中主要功绩有昆仑关大捷、滇西缅北作战等。其部在解放战争中一直是华东战场主力,作战无数,有“逢五不打”之说。在定陶、豫东、大许家战役气势汹汹,是国军最后一个被歼灭的主力兵团(邱清泉、廖耀湘、胡琏兵团为3大主力兵团)。


  4. 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生。历任74军军长、29集团军司令官兼74军军长、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官、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统一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是74军灵魂人物,把部队打造成抗日铁军,参加淞沪战役、南京战役、兰封会战、上高战役、长沙保卫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衡会战、雪峰山会战,74军被日军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获得全军唯一飞虎旗,时人有说:“宁遇阎王,莫遇老王”。解放战争王耀武除了济南战役,几乎没有和解放军交过手。济南战役防守8天后被俘。


  5. 廖耀湘,字建楚,湖南邵阳人,黄埔六期生。廖耀湘历任新22师师长、新6军军长、国军规模最大的野战兵团第9兵团司令官(辖6个军16万),东北主力全在其手。廖耀湘才思敏捷,著有不少军事文著,其才智、信、勇、德兼备,作战凶猛灵活,新6军战力强大,是东北国军第1主力。蒋百里评廖耀湘,是蔡锷之后湖南军人第一人。但廖耀湘升任兵团司令后,无甚作为,优柔寡断,辽沈战役率西进兵团进彰武,竟不知攻击黑山给兵团留好退路,10万大军一夜就烟消云散。


  6. 郑洞国,字桂庭,湖南石门人。原为关麟征部下猛将,但关扶持张耀明,打压郑洞国,使其愤然离职,投奔杜聿明出任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善于治军练军,作战勇猛顽强,亦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他出任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前敌总指挥,多次替代杜聿明指挥几十万大军与林彪作战,并击败联军。48年出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率十万杂牌军固守长春,辽沈战役末期,举行战场起义。

  7. 罗卓英,字尤青,广东大埔人,保定军校毕业。罗卓英军事能力很强,更有大局观,为人低调务实,善于发现培养人才、协调将帅关系,亦能搞地方治理。是蒋介石、陈诚倚重的干臣、土木系实际当家人。抗战中论参加会战之多、跨越战区之大、歼敌数量之巨,无人能出其右。罗卓英是国军中难得帅才,本应排该级别第一,但47年随陈诚去东北担任行辕副主任,表现不佳,毁一世英名。

  8. 李弥,字炳仁,云南盈江人,黄埔第四期生。历任荣誉第1师师长、第8军军长、第13兵团司令官。抗战中李弥作战积极,在宜昌战役、昆仑关战役多次立下功劳。李弥擅长治军,在鲁南作战期间,整训部队,将王牌整编第8师、扩编出整9师、整99师,得以升任整8军军长。当时认为其战斗力超过黄百韬整25师,于是有“拖垮第8军”的口号。淮海战役李弥率13兵团营救黄百韬兵团未果,被围歼于陈官庄,但其战斗表现超过王牌第5军。李弥化装出逃后重建第13兵团,1950年李弥率部撤往缅甸、老挝、泰国,53年回到台湾。


  9. 陈明仁,字子明,湖南省醴陵人,黄埔一期生。历任预备2师师长、王牌军71军军长、第1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起义后任21兵团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55军军长等职。陈明仁性格倔强、作战勇猛,参加过九江保卫战、桂南会战,后加入远征军,攻克松山,打通中印公路。内战中被调往东北,以一军之力坚守四平。后与陈诚不和被调离东北。在湖南组建第1兵团任司令官,1949年宣布起义。

  10. 宋希濂,字荫国,湖南省湘乡人,黄埔一期生,外号“鹰犬将军”。宋希濂军事造诣很高,先后毕业于日本千叶陆军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历任第71军军长、第11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参加过东征、北伐、中原大战、淞沪战争、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怒江战役等,立下诸多战功,是蒋介石心腹爱将之一。后在华中地区组建14兵团,又扩为3个兵团,企图在川东阻止解放军入川,兵败西逃,在逃往西昌途中被俘。

  11. 范汉杰,字汉杰,广东大埔人,黄埔一期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将官班、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历任第10师师长、第1军副军长、第27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8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参谋次长、徐州剿总副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第一兵团总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誉为文武全才,抗战获得多次胜利,担任第1兵团(辖6个军)司令官时,是华东地区作战最强力兵团。其后任锦州指挥所时不愿东撤,被林彪一举歼灭。

  12. 刘安祺,字寿如,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黄埔军校三期生。历任57军军长、青年军第6军军长、21军军长、71军军长、第7兵团司令官,青岛绥靖区司令官、台中防卫司令、金门防卫司令、陆军总司令等。刘安祺是蒋介石心腹爱将,升迁极快,抗战胜利时只是个师长,二年里已担任兵团司令。后刘安祺拒绝出任济南城防司令,蒋介石只得任命其为青岛警备司令。49年5月蒋秘密命刘安祺率21兵团在高雄登陆,成为台湾主要军事指挥官。

  13. 张淦,字洁斋,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外号“罗盘将军”。第7军军长、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第7绥靖区副司令、第3纵队司令、第3兵团司令官、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张淦长期担任桂系第7军(号称钢7军)军长,为桂系第1主力,作战勇猛灵活,尤擅长山地战。后张淦升任第3兵团司令官,辖第7军、第48军,为华中、华南战场主力兵团,号称国军中坚。张淦极为迷信,行军打仗皆携带罗盘,每战必算一卦,被白崇禧称为“罗盘”。

  14. 黄百韬,字煥然,广东梅县人,极为特殊的是黄百韬没有保定、黄埔军校经历,也不是浙江人,是真正靠实力升为兵团司令的杂牌军将领。历任第三战区参谋长、第25军军长、整编25师师长、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杂牌出身,没有派系,全靠拼死作战,赢得升迁;黄擅长治军,把一个杂牌军训练成国军罕见能夜战的部队,是华东作战最凶悍部队。但是总体指挥、协调管理能力不足,在淮海战役连续犯下3个致命错误,以至兵败身亡。


  15. 汤恩伯,字克勤,浙江金华武义人 ,毕业于援闽浙军讲武堂、日本明治大学。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第13军军长、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20军团军团长、31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总司令、第1兵团司令官、京沪警备总司令。有很多人认为汤恩伯排名要靠前,小编认为:汤恩伯在抗战在立下不少功劳,因为其指挥全是中央军嫡系,装备精良,部曲善战,而日本人缺乏战争艺术。汤恩伯那套内线机动在日军那屡试不爽,但是抗战胜利后汤恩伯就没打过一次胜仗,特别是断送74师战役,简直是军事门外汉指挥。其后汤恩伯战上海、守厦门,无不一败涂地。

军级将领:长期担任过主力军军长、整编师师长、警备司令官。名单:张灵甫、孙立人、刘玉章、李玉堂、方先觉、石觉、刘镇湘、郭景云。

这里入选的军(整编师)级的将领,其实和兵团级无大区别,随时可以晋升到兵团级。



  1. 张宗灵,字灵甫(大家习惯叫张灵甫),陕西长安县人,黄埔四期生。张灵甫历任74军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整编74师长,是蒋介石、王耀武爱将。张灵甫文武双全,书法造诣极高;万家岭战役时组织敢死队,爬上日军驻守的张古山悬崖,一战成名。上高战役获一号武功状和全军唯一飞虎旗。抗战后张灵甫74军被誉为五大主力之首、御林军。张灵甫作战勇猛、战术灵活,擅长侧翼迂回。内战充当急先锋。在进攻临沂时被粟裕15万大军围歼于孟良崮。


  2. 孙立人,字抚民,安徽庐江人,清华大学毕业,外号“东方隆美尔”。历任38师师长、新1军军长,在孟关杰布山、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万多人,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等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将领。孙立人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与军事理念,擅长治军、练军。作战勇猛灵活,其新1军为东北国军主力,在孙立人指挥下有不俗表现,时东北民主联军十分重视新1军,有口号:“只要不打新1军,不怕中央百万兵。”但林彪评价,其部战斗力略逊廖耀湘新6军。后因与杜聿明不和,调任陆军训练部司令官。


  3. 杨百涛,胡琏之后18军军长。杨百涛作战勇猛、擅长军事谋略。凭战功一路从排长升到第11师师长。5大主力更换主将后,除18军外战斗力都大幅下降。唯独18军不但保持强大战斗力,还一分为二,分出军官和主力重建了第10军,杨百涛功不可没。淮海战役他多次指出黄维错误,但不被采纳。在双堆集战役中,他违背黄维命令,提前撤退建立双堆集防线,得以保住12兵团没有溃散。杨百涛被俘后,还撰写了《美军战术研究》,志愿军以此书为教材,作为与美军作战依据。




  4. 刘玉章,字鳞生,陕西兴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抗战期间任师长、军长,后任王牌52军(关麟征基本部队)军长、台湾防守区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刘玉章带兵自成章法,有独特军事理念,抗战时提出“短距离,短时间,集中火力”的作战理念。内战时是首批登陆秦皇岛进攻山海关的国军精锐,辽沈之战东北国军几乎被全歼,唯有刘玉章反应迅捷,在营口撤退,得以撤到华东战场。后在上海战役中,刘玉章再次率52军全身而退,被称为第1王牌军。


  5. 李玉堂,字瑶阶,山东省广饶县人,黄埔一期生。历任第3师师长、第8军军长、第10军军长、27集团军司令官、徐兖绥靖区司令官、海南防务副总司令。李玉堂作战勇猛,擅长防御作战,其第10军为第9战区主力军,与74军号称9战区两把钢刀。因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执行薛岳天炉战法,以一军之力,坚守长沙不失,号称泰山军。内战李玉堂任徐兖军事长官,手下基干部队被抽完,逐步被边缘化。于兖州战役被俘逃脱,被国防部永不叙用。

  6. 方先觉,字子珊,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黄埔三期生。历任预备10师师长、第10军军长。方先觉参加过北伐、中原大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指挥“泰山军”第10军面对6倍日军重兵围攻,坚持防守47日,号称“方先觉炉膛”,第一次把中日战损比打成1比2,战例选入西典军校教材。 内战中方先觉受薛岳压制,表现平平。后任澎湖防卫副司令、第1军团司令官。

  7. 石觉,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三期生。历任第4师师长、第13军军长、第1绥靖区司令官、第9兵团司令官、京沪杭警备副司令官、舟山防卫总司令、台湾防卫副总司令、联勤总司令。石觉所部第13军,是汤恩伯系基干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参加过抗战一系列重大战役。45年石觉率13军在秦皇岛登陆,攻占山海关、 热河,是东北国军主力之一。48年以13军为骨干成立9兵团,石觉任司令官。傅作义起义时,石觉与部分高级将领乘飞机离开北平。


  8. 刘镇湘,字涵伟,广东防城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毕业。历任64军156师师长、整编64师副师长、师长,第64军军长。很多人不知道刘镇湘,他作战勇猛,攻守兼备。其64军是粤军老部队,抗战时在湖南、广东一带作战,收获不小。内战时在苏北、豫东作战,粟裕对其评价是,作战比黄百韬整25师更凶猛。淮海战役时,黄百韬兵团(64军归其指挥)走到碾庄,刘振湘自恃战力强大,提出不走了:既然有现成工事不如打一打再走,逐爆发惨烈的碾庄之战。64军坚持的比25军更久。


  9. 郭景云,字秀山,陕西富平人,陆军15旅随军学校毕业。历任王牌军第35军101师师长、第35军军长。35军是傅作义起家部队,抗战中表现勇猛,特别擅长防守作战。郭景云长期在35军任职,熟悉部队情况,是华北剿总主力,是当时的摩步军,在华北实施机动作战,后被解放军围于新保安,郭景云自视战斗力强大,不愿主动向友军靠拢,结果被歼灭。35军的覆没直接动摇了傅作义侥幸心理,促进其起义。

烟酒阁大学士


国民党将领中,能打仗的不少,军事才能最高的,个人认为王耀武。国民党七十四军称为抗日铁军、蒋介石亲点的御林军,也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军长王耀武。

王耀武(1904-1968年)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国民党陆军中将,授青天白日勋章,蒋介石赠中正剑,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蒋介石称赞:宁碰阎王,莫碰老王。粟裕大将明确指出,国民党最会打仗的就是王耀武。

图中为王耀武,右为74军第三任军长施中诚。

王耀武的崛起从红军交战开始的,1933年宜黄之战,王耀武率32旅抵抗22天,大获全胜,升少将;1934年谭家桥之战,进行反围攻,升51师师长。1937年抗战爆发,淞沪会战王耀武率部坚守吴淞口,击毙日军联队长2名,战后51师与58师合并为74军,1937年底五耀武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阻敌6天后奉命撤退。

图左蒋介石,图中陈诚,图右王耀武。

抗战时期,王耀武带着74军打遍了大江南北,大放异彩,当时军界长期流传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这里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都是黄埔一期,还不如一个黄埔三期的王耀武。1938年5月,王耀武率部参加兰封会战,在兰考县境内重创日军第2师团;1938年7月王耀武率部参加万家岭战役,在九江境内剿灭日军106师团1万多人,升任74军军长。

万家岭战役有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史称万家岭大捷。

1941年3月,王耀武率部参加上高会战,在宜春境内利用夜间出击日军,击毙日军数千人,打死日军少将岩永,收复高安县,74军获国军最高荣誉“飞虎旗”,王耀武授青天白日勋章;此后王耀武带领74军转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等,参加数百个大小战役,屡获战功,在1945年4月雪峰山战役中,王耀武的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湘西雪峰山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复杂工事,击毙日军5000多人。

特赦后,政协委员王耀武在办公室履职。

1945年9月,王耀武作为长衡地区受降长官,作为战胜国身份,接过坂西一良中将指挥刀。解放战争时,王耀武不愿面对内战,但蒋介石还是将他调往山东,消极对抗后潜逃被解放军活捉,据说是王耀武化妆逃跑时,上厕所用了高档的厕纸,被村民举报了可能是个大官最后被抓捕,1959年,王耀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特赦的战犯。


图文绘历史


蒋百里,国军将领中,唯有他的军事才能无法争议,堪称第一。有三个理由佐证。

蒋百里(1882-1938),男,名方震,1882年出生,浙江海宁人,是清末秀才、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蒋百里1901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6年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37年出版了军事论著集《国防论》。

1.蒋百里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拿走日本天皇佩剑的中国人,因为他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期毕业生的第一名。

2.蒋百里虽然不带兵,但是他在保定军校带出的学生,都是国军的高级将领。我们现在说黄埔如何了得,殊不知黄埔学生的老师和长官,大多出于保定军校。保定一期的学生,就由蒋百里校长带了一年。

保定一期(1912年8月秋入学、1914年11月毕业、1114名) 著名学生有,郑大章、唐生智、董宋珩、蒋光鼐、梁春溥、晏勋甫、傅汝钧、魏益三、龚浩、曹士杰、曹浩森(肄业)、黄辉祖、夏首勋、晏道刚、周址、周玳、周祖晃、荣鸿胪、荣臻、张定璠、张樾亭、张笃伦、张钺、吴尚、杨石松、杨爱源、苏炳文、刘文岛、刘玉珂、门炳岳、门致中、刘凤池、王镇淮、王天培、左世允、冯轶裴、税梯青、向传义(肄业)、李炳之、李品仙、孙楚、孙震、李树春、李兴中、刘牧群(航校1期)甄纪印。

3.蒋百里是第一个用系统理论提出中日必战中国必胜的人,他的国防论成为抗战的战略指导,有的理论提出比毛主席还要早几年,并被实践证明完全正确。




顺便说一句,还有几个名人跟蒋百里渊源很深。

第一个是梁启超,他是蒋百里的老师。

第二个是鲁迅,他是蒋百里的文友。

第三个是钱学森,他是蒋百里的女婿。

第四个是金庸,他是蒋百里的侄儿。


有文化气息的历史号,有军事气质的文化号,欢迎关注头条号军缘鑫播客。

军缘鑫播客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军事才能较高的有两个人,他们两个人一个是王耀武,另一个则是胡琏。

王耀武出身于农民家庭,毕业于黄埔军校,曾经担任有着“抗日铁军”之称的74军第二任军长,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由于他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他有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三李即是李仙洲、李延年和李品仙。时人称“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足以见得王耀武的军事才能。

早年王耀武担任补充一旅的旅长,在1934年参与围剿红十军,打败了他的同学刘畴西。此战除粟裕等少数人突围外,寻淮洲牺牲,方志敏被俘,余部全军覆没。


同时,王耀武是一个抗日名将。淞沪会战爆发后投身抗日战争,任五十一师师长、七十四军军长等职位,几乎打满全场。在上高会战与湘西会战中,王耀武一战成名。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又参与内战。最终于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被俘,后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他的抗日攻绩的到了新中国政府的认可,改造时他被告知:“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1959年王耀武被特赦,1968年病逝。

和王耀武一样,胡琏同样也是出身寒门,毕业于黄埔军校,同样是抗日名将。

胡琏有着“狡如狐,猛如虎”之称,是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

同王耀武一样,胡琏也同样身经百战。在抗战中胡琏任第十一师师长和十八军军长,参与了淞沪会战、枣宜会战、湘西会战等战役,并在1943年的石牌战役一战成名。

1949年10月25日,胡琏指挥了金门战役击溃了解放军的进攻,因此被称为“金门王”。

胡琏和“西北王”胡宗南称为“二胡”,因此有着“十个西北王,抵不过一个金门王”的说法。

1977年胡琏在台北逝世。

因此,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军事才能较高的很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王耀武和胡琏。

但是,胡琏的军事才能绝对实在在王耀武之上林彪之下,而王耀武的军事才能则和粟裕不相上下。


Minecraft军长解说


在不同时期,国民党涌现出很多高级军事指挥官,包括中央军的和地方军阀的。今天纵横就来浅略的探讨一下,个人见解,不做任何参考意见。

关于军事才能

军事才能,纵横认为还是包括两部分,第一种是战略级的,第二种是战术级的,确切来说就是帅和将的区别,能够统筹全局,进行战略级的规划和战役的才可以称之为帅;能够在战术单位上出色完成任务的,并且能够带来惊喜的,才可以称之将。

比如,林 彪在平型关大捷中就是以将的职能超水平完成任务,并不是帅,到辽沈战役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完完全全的帅了。

本题,在军事才能前面有两个定语,第一个是国民党,第二个是高级军官,我认为应该是帅的统筹范围,在抗战时期至少应该是战区司令级或者是集团军司令级的人物,在解放战争时期,至少应该是剿总一级的。

下面,纵横就浅谈几个人吧!说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薛岳

在抗战初期,薛岳已经是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一直进行战略级的指挥战斗,1938年调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包括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七十四军抗战的功劳,其实不单纯的是俞济时、王耀武等人打出来的,很多战役都是薛岳指挥的。

使薛岳真正名声大震的当属几次长沙会战,在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薛岳调集21个军52个师与日军进行激烈对抗,日军伤亡四万余人。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更是奠定了薛岳在抗战史上的地位,在该次战争中,薛岳创造天炉战法,先是诱敌深入,再是形成反包围,歼灭日军五万多人。

李宗仁

徐州会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对全国抗战形势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战役的指挥官就是李宗仁,抗战爆发后,李宗仁任第五战区总司令,徐州会战时指挥六十万国军与日寇对抗,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已经完成战略上的任务要求。

尤其是在台儿庄战役中,国军奋勇杀敌,死不后退,通过惨烈的牺牲,打败日寇一次次的进攻,最后在汤恩伯援军赶到之际,重创日军一万多人,是中国全面抗战之后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

但是,李宗仁就打完这一仗就退隐了,后来并没有再指挥过大型抗战会战,纵横也不清楚细底,这里就不猜测了。

杜聿明

其实,黄埔学生培养的都是基层军官的任务,高级指挥军官并不是完全靠教育出来的,因此,黄埔生很少有人能够在抗战中成为战区司令级人物。

然而,杜聿明却因为在缅甸战场的表现,以及一直掌握国民党最先进的机械化部队,在抗战结束后,杜聿明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在辽沈战役之前,杜聿明指挥得当,东北战场一度占据优势,后来因为杜聿明生病,老蒋换了陈诚,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辽沈战役。虽然,后来让杜聿明去东北力挽狂澜,终究还是局势所致。

辽沈之后,杜聿明被调往徐州剿总,在黄百韬被全歼,黄维兵团被包围,杜聿明提出带领三十万国军逃出生天,结果老蒋要杜聿明救出黄维兵团再撤退,结果被围歼。反正杜聿明和老蒋就是人微言轻,以前那些能打仗的,老蒋不用,只用听话的,杜聿明是属于那种有才能的,但是太听话,最后还是失败了。

帅就是帅,必须要有在战场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既有自己的谋略,还要有自己的主见,只要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了胜仗,那领袖也不会怪罪你的,杜聿明就是前期因为打了败仗,因为听了老蒋的话,反而受到了表扬的缘故吧!


当然,国军中还有汤恩伯、卫立煌等人也算够资格,由于篇幅有限,就列这三个人吧!至于孙立人、王耀武那样的,纵横认为虽然抗日战果斐然,但还是处于战术层面的,战略的少一点,也就是算将而不算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