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區塊鏈技術革命——DAG技術

現如今,區塊鏈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領域,不少企業也早已深入其中研究該技術的落地情況。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對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概念並不熟悉。

鏈動學院特為大家整理推出【區塊鏈小知識】的系列課程,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講解區塊鏈的小知識,希望能幫您更快速更簡單的認識區塊鏈。

秒懂:區塊鏈技術革命——DAG技術

今天聊一聊DAG技術,這個與區塊鏈技術分庭抗禮的,大家都聽過而又不瞭解的技術。

1、什麼是DAG?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中文意為「有向無環圖」。

DAG原本是計算機領域一種常用數據結構,因為獨特的拓撲結構所帶來的優異特性,經常被用於處理動態規劃、導航中尋求最短路徑、數據壓縮等多種算法場景。

從結構上看,DAG是分佈式的體系結構,而不是鏈式結構,DAG與鏈式結構的本質區別在於異步與同步通訊。

具體來說,鏈式結構的本質可等同於數據庫事務日誌,而出塊操作則為檢查點操作,所以鏈式結構體系可以看做是,定期同步檢查點的數據庫事務同步機制。而DAG是一種典型的謠言傳播算法,它通過在節點間發送操作日誌,將事物操作進行異步處理來增加網絡吞吐量,即異步通訊。

因此很容易發現,DAG能夠解決比特幣挖礦集中化的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整個分佈式網絡的吞吐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

秒懂:區塊鏈技術革命——DAG技術

總結來看,DAG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高併發、交易速度快。DAG的設計理論上是無限多的併發,容納海量級交易,而且交易的人越多,越頻繁,速度就越快;

2.不用挖礦。不需要礦工打包成區塊(不需要挖礦)再廣播給所有人,也就沒有了挖礦(POW)。這意味著包括算力攻擊、礦工中心化在內的由挖礦引發的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

2、DAG技術與區塊鏈有什麼不同?

與區塊鏈技術不同,DAG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區塊。在該網絡中沒有礦工的概念,其一致性由交易本身來維護;每筆交易發出時都需參考之前未確認的交易,並立刻廣播至全網,以形成互有聯繫的數據網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DAG就像是併發式多線程區塊鏈;把傳統區塊鏈一維單點的存儲模式改變為,一個三維全網並行的複雜工作環境。

在並行存儲模式之下,隨著交易量的增多,DAG網絡的結構會越來越複雜。雖然如此,但是從一個節點出發還是能找到一根主鏈的,只要把所有主鏈捋順,便能夠順著結構鏈追蹤到“誰給誰轉賬”及“每個地址發生了什麼交易”等等信息;從而處理交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雙花問題。

總的來說,這種數據存儲架構具有交易速度快、無須挖礦、手續費較低的特點,常用於解決交易驗證、併發及交易處理速度等問題。而每個使用DAG技術的項目都有一定的區別——IOTA使用的結構叫“Tangle”,Byteball使用的則為Witness……其中最先將DAG與區塊鏈結合在一起的是NXT社區,該社區旨在解決區塊鏈的效率問題。

秒懂:區塊鏈技術革命——DAG技術

從理論上看,DAG技術在加密貨幣市場有著明顯優勢;但其仍處於發展階段,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3、總結

凡事有利必有弊,DAG的速度快,吞吐量高,但作為一個很年輕的數據結構,安全性和一致性還有待更多驗證和認可,應用場景也還不像傳統區塊鏈那麼廣泛;但DAG技術的優勢和創新速度已經嶄露頭角,越來越多後繼基於DAG的創新項目和DAPP正源源不斷的迅速湧現

秒懂:區塊鏈技術革命——DAG技術

當前人們喜歡把DAG與傳統區塊鏈做比較, 但是我們認為,DAG僅是分佈式賬本應用的一種技術實現,部分創新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在探索Block+DAG的融合模式。

從廣義上講,DAG僅是廣義區塊鏈的一種組成技術。區塊鏈和Token經濟驅動作為關鍵組件,與AI人工智能、大數據、AR/VR虛擬現實、5G高速無線網絡等共同迎接第四次價值互聯網浪潮的到來。

更多區塊鏈小知識,持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