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服役后为何不全速量产?还有些短板存在,需要完善

歼20服役后为何不全速量产?还有些短板存在,需要完善

歼-20还是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的,虽然是建造了几架原型机,不过想要一架性能好的五代机还是需要不断的改进,歼-20虽然服役了,但是还有隐藏的问题没有保留出来,这些问题在试飞和测试时体现不出来,但在实际交付部队使用一段时间后,这些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歼-20的发挥,歼-20的研制就走了预生产型的路线,先生产出一部分带有试验性质的样机,交付部队试用,根据反馈回来的情况,解决问题,最后才是量产阶段,中国在研制歼-20前对五代机是一点经验都没有,不论是定位还是使用都是如此,盲目的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如果是非常重大的问题,那歼-20就要推倒重来。

歼20服役后为何不全速量产?还有些短板存在,需要完善

其实还有一个成功的反例,美国人一开始研发战斗机都是没有原型机的,一上来就是生产型,要求做完测试就能上战场,有问题就推回去改一改,不过这种研发体制问题多多,设计师对设计和气动特征把握不当,问题是肯定有的,如果是大问题的话,飞机经历一次大改,但沿用该体系的F-15“鹰”战斗机的第一架预生产型暴露的问题很少,所以最后的生产型与预生产型基本没什么区别,只能说美国的设计师对于飞机的设计还是很有经验的。

歼20服役后为何不全速量产?还有些短板存在,需要完善

由于五代机相比四代机的技术提升要远大于四代机相比三代机的技术提升,想要爬到这一阶梯很难,后来的F-35的原型机更是以技术验证机的“X”打头,而且研发了怎么久都没能形成完整的战斗力,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有怎么多的设计经验,而且歼-20的涡扇-15发动机一直没有消息,现在用的可能是俄罗斯的AL-31或是国产的涡扇-10,由于配套的发动机不能马上到位,歼-20的生产数量也会被进一步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