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一府衙

一、徽州府今歙縣徽城鎮二級行政區,自唐代武德二年(619年)開始成為徽州州治

徽州一府衙

“徽州府衙”的修復參照明弘治《徽州府志》所載《府治公廨圖》,按明清府衙建築格局資料,“原遺址、原規制、原材料、原工藝”進行恢復。整個建築群氣勢恢宏,古色古香,延續了明清時期的徽派建築風格。此圖為“徽州府衙”的儀門,儀門分中門和左右邊門。中門只有在迎接朝廷聖旨、上級大臣和舉行重大儀式時才打開,一般情況下只開邊門。

徽州一府衙

穿過儀門,呈現在眼前的就是左、右廂房。左右各三間,是官員辦公的地方。按照左文右武的古制,左邊是工房、禮房、吏房,右邊是刑房、戶房、兵房 。左右廊房前各有一座“息民亭”,供來府衙辦事的百姓休息。

徽州一府衙

儀門的正前方就是整個府衙的核心——正堂。正堂又稱公廉堂,是知府發佈政令、舉行慶典、審理重大案件的地方,莊嚴肅穆。正堂地勢高,體現權力的至上。臺階兩邊的石獅詮釋著威嚴。

徽州一府衙

正堂的建築設計輝煌宏偉,雙人合抱的山楂木柱子、冬瓜梁、斗拱、屏風,乃至寓意吉祥的祥雲、福壽圖案,全都體現了徽州古建築的風格,讓人歎為觀止。

徽州一府衙

穿過正堂就來到後堂,後堂是接待貴賓的地方。後堂正中懸掛著“一府六縣”的行政區劃地圖,所轄六縣分別是:歙縣、黟縣、績溪、婺源、祁門、休寧。整個建築延伸了正堂的格局,散發著徽文化的氣息,讓人觸摸到了徽州文化歷史的脈搏。

徽州一府衙

正堂兩邊有寬敞的左右迴廊,環境優雅靜謐,是古代官員休閒的地方。清澈的池水映襯著亭臺樓閣,悠閒的魚兒在水中自由地嬉戲,透過天井,看白雲描繪藍天,聽清風淺唱低吟,樂在其中。

徽州一府衙

徽州府衙後院的清心閣別具風格,小橋流水成趣,假山亭臺對峙,樓閣飛簷雕窗,樹木清風濃蔭,置身其中,靜心養性,愜意無比。

徽州一府衙

俯瞰徽州府衙,粉牆黛瓦,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與整個歙縣古城融為一體,宏偉壯觀,氣勢磅礴,展現了徽州古典建築的魅力。修復後的府衙,與陽和門、南譙樓、古城牆、許國牌坊等成為歙縣古城最具代表性、最具震撼力的古建築群。徽州府衙也將成為學術研究、文化交流、廉政教育、旅遊接待、休閒娛樂的綜合平臺。

你,從歷史深處走來

滄海雲煙,一襲明清的雲裳

綴滿斑駁的痛與噬痕

你,從晨曦鳥語中走來

兩袖清風 一脊傲骨

屹立於古城之濱,豪氣貫虹

你,是匍匐的贔屓

載著千年徽文化的豐碑

從此,這片土地

五峰拱秀,六水回瀾

你,是飛簷的螭吻

守候著徽商故里的寂寞

從此,青磚黛瓦

五脊六獸,翹首青雲

青石板,望夫石

鞋底青光,多少女人淚

明月訴說相思苦

冬瓜梁,山楂木

滿堂華麗,多少空暮雲

天涯夢斷故土魂

秋風起,桂花香

洗面革心,明鏡又高懸

遙想昔日府尹,端坐威嚴高堂

兩旁衙役威武,一聲斷腸吼

誰知當年英姿

轉身已成千古腐朽

秋陽站在兩山之間,柔情似水

鼓聲攜風聲一起,離井背鄉

多少次深情回眸

多少年執著守候

你,從歷史深處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