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酷的三次炫富,下場都很慘!

炫富,現代網絡流行語叫裝X。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抹不開一個面子問題,炫富即是證明自己有面子的最重要途徑。

相比較古代粗暴直接的炫富,現代富豪們炫起富來形式更委婉,從不說自己多有錢,而是比較委婉的表達出自己很牛逼,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炫富目的。

比較有名的有:悔創阿里傑克馬,一無所有王健林,普通家庭馬化騰,不識妻美劉強東……是不是一點炫富的意思都沒有?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即使再低調的炫富,難免也會得罪人,最近一些富豪們的日子過得都似乎有點不太穩當。

那麼,古代人是如何炫富的呢?他們的結局又如何?我們列舉出中國歷史上三次最著名的炫富事件,以饗讀者。

石崇:與人鬥其樂無窮

史上最酷的三次炫富,下場都很慘!

石崇堪稱炫富界的鼻祖,準確點說他是鬥富,有句俗語用來形容他很貼切——與人鬥,其樂無窮。

石崇是西晉首富,出生於官宦之家,父親石苞是西晉開國功臣,後來石崇又結交了賈后(賈南風)的侄兒賈謐,因此官場亨通,在任上劫掠富商,自己成了富可敵國的一個朝廷公務員。石崇是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相傳這二十四友經常在石崇位於洛陽的金谷別墅裡聚會,《世說新語》描繪金谷園的廁所修的相當奢華,裡面不僅富麗堂皇,還為客人準備了香水、香膏,經常有十多個打扮豔麗的女僕伺候客人如廁,上完廁所後女僕讓客人脫掉原來衣服換上新衣服才讓他們出去,以至於一個沒見過世面的窮官還以為進入了石崇的內室。

石崇與王凱鬥富的過程也是被記錄在《世說新語》裡。

王凱是晉武帝(晉國開國皇帝)司馬炎的舅舅,石崇聽說王愷家中用麥芽糖水洗鍋,就吩咐自家廚房用蠟燭當柴火燒;王凱也不示弱,從家門口向外綿延四十里路,道路兩側用紫絲編成屏障,讓所有出入家裡的人都經過這40里路的紫絲屏障,因此轟動了整個京城洛陽,石崇誠心要壓倒王凱,於是便用比紫絲更貴的材料綵緞鋪設了五十里的屏障。

兩人的鬥富驚動了晉武帝,他把皇宮裡收藏的珍貴寶物——一株兩尺多高的珊瑚樹賜給舅舅王愷,好讓王凱把石崇比下去。結果這株珊瑚樹被石崇當著很多人的面敲碎,說馬上賠償給王凱,於是石崇讓僕人從家裡搬來很多棵更漂亮,尺寸更高的珊瑚樹,讓王凱隨便選。

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連皇帝出馬都比不過石崇,王凱只好當場認輸。

石崇成功鬥跨了王凱。

不過後來,賈南風和賈謐倒臺,石崇失去後臺,遭夷三族,全家十五口人全部被趙王司馬倫殺害。

沈萬三:錢,並不是萬能的

史上最酷的三次炫富,下場都很慘!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大富商,祖籍浙江湖州,到其父沈祐這代,已是地方富裕人家,因突遭水災,沈萬三跟著父親逃難到今江蘇崑山周莊(著名小鎮,有“江南第一水鄉”美譽),後來在這裡發家,成為全國首富,周莊本來是一個小的山莊,因沈萬三原因成為江南名鎮。

沈萬三從小就特別有經商頭腦,關於他致富的說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勤於耕作,購置田宅,慢慢把產業做大;二是得到元時富商陸道源的資助(陸道源晚年出家,把資產贈給沈萬三),成為全國首富;三是沈萬三利用周莊地理優勢,展開對外貿易,發家成為首富。

以上三種發跡的說法都有史料記載,因此三種情況可能同時存在。

還有一個民間傳說,說沈萬三有一個聚寶盆,不管放進去什麼,都能變成寶物,因此他成為首富,還是財神爺。當然,跟搖錢樹一樣,只是一種民間傳說而已,當不得真。

成為鉅富後,沈萬三極力攀附權力,先資助元末起義軍領袖之一的張士誠守蘇州,張士誠被朱元璋打敗了後,沈萬三又改為攀附朱元璋,出錢資助他打仗,後來朱元璋北伐、西征統一全國,建立明朝,沈萬三也因此到達事業頂峰。

明初,朱元璋要建都城南京,沈萬三出資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而且建設速度比皇家建築隊還快,由此名聲遠播,但這也讓朱元璋覺得很沒面子。

以為對明朝建立有功,沈萬三緊接著又向朝廷提出出資犒勞軍隊的想法,商人出錢犒賞三軍將士,不知道沈萬三當時腦袋哪根筋出了問題,軍隊是國家的重器,哪能隨便示人,朱元璋一聽這要求,發怒的說:“匹夫敢犒勞天子的軍隊,亂世之民,該殺。”

還是馬皇后勸說下,沈萬三才逃過一死,最後被髮配到雲南,並死在那裡。

後來沈萬三的兒子女婿繼續在官場中極力鑽營,希望能攀上當時權貴階層,甚至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當上中央官員。不過最後,因受到“胡惟庸案”和“藍玉案”牽連,沈家80餘口被殺頭,一代首富之家落得個悲慘下場。

胡雪巖:從首富到破產,只用3天

史上最酷的三次炫富,下場都很慘!

胡雪巖是大清首富,紅頂商人,從屌絲到首富用了30年時間,從首富到一無所有也只用了3天時間,他的故事富有傳奇性。

胡雪巖家境貧寒,沒讀過幾天書,就從安徽老家跑到浙江杭州當鋪當跑堂的學徒、夥計,得到錢莊老闆5000輛財產,靠這個起家,成為浙江地方富豪,因此結交浙江巡撫,後來又結交了左宗棠,成為左宗棠的左膀右臂。

胡雪巖為左宗棠四處打仗籌措糧餉,再從朝廷報銷,賺取利潤,一步一步做大。後來,建立胡慶餘堂,成為南方藥王,為了跟同仁堂炫富,胡雪巖搞了各種虧本促銷大甩賣,還提出“真不二價”、“戒欺”兩句商界名言,當時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的說法,杭州的胡慶餘堂保留至今,已是百年老店。

胡慶餘堂只是炫富的一個,炫得最大也最終讓大清首富跌下神壇的,就是生絲生意。

胡雪巖資產最多的時候達到3000萬輛白銀,仗著財大氣粗,他非要搞生絲壟斷,一是造福老百姓,二是要給外商點顏色looklook。恰恰這時候李鴻章想整垮左宗棠,他們提出口號是“倒左先倒胡”,也就是說要想扳倒左宗棠,得先把他的左膀右臂胡雪巖搞垮,足見胡雪巖的勢力有多強。

於是李鴻章派手下盛宣懷暗中做空胡雪巖錢莊,傳出胡雪巖錢莊要倒閉的謠言,讓國內外投資者到胡雪巖的阜康錢莊擠兌現銀,當時意大利等國蠶絲豐收,盛宣懷讓外商不從胡雪巖處購買生絲,於是胡雪巖手中積累大量生絲沒法出手,大量擠兌造成現金流出現問題,最終宣告破產,2年後,抑鬱而死。

從首富到破產,只用了3天時間。

繼胡雪巖之後,盛宣懷成了大清的首富。

石崇、沈萬三、胡雪巖,三位都是歷史上富可敵國的大富豪,他們有個共同特點——愛炫富,最終結局就像前面所述那樣,輕則一夜回到解放前,重則人頭落地。

當然,歷史上也有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不僅賺錢能力強,還在恰當的時機選擇隱退,抱得美人歸,這人就是范蠡。

你對炫富有何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